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欣

作品数:16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汕头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综合征
  • 3篇眩晕
  • 2篇低钠
  • 2篇低钠血症
  • 2篇血管
  • 2篇血症
  • 2篇医疗卫生资源
  • 2篇渗透性脱髓鞘...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髓鞘
  • 2篇脱髓鞘
  • 2篇卫生资源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机构

  • 16篇汕头市中心医...
  • 5篇汕头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6篇叶欣
  • 7篇陈日坚
  • 3篇谢锷
  • 2篇周厚仕
  • 2篇唐亚梅
  • 2篇杨映珊
  • 2篇金涛
  • 1篇周玉华
  • 1篇方依卡
  • 1篇郑少燕
  • 1篇吴壮雄
  • 1篇王蓓
  • 1篇张雄如
  • 1篇邱卫黎
  • 1篇金涛
  • 1篇林楚楠
  • 1篇许燕杏
  • 1篇谢静文
  • 1篇陈素心
  • 1篇辛季麟

传媒

  • 5篇医师在线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科医生怎么建立全科思维
2020年
当下,随着医改政策的实施,全科医生逐渐成为了基层服务的主力军,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也正在逐步强化。全科医学作为一个以全程、综合、连续、可及和个性化服务为特点的医学学科,自有他独特的诊疗特点:全科医生为每位成员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医疗,照顾、健康维持和预防服务。但正因为他们是居民的首诊医生,所接触到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初始的、尚未接受过医学处置,需要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躯体、心理和社会多个层面评价并做出的全面诊断。所以,全科医生应注重训练全科临床思维,学习人文关怀的理念,训练RICE问诊能力,并逐渐强化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和接问诊技巧。本篇,我们来谈全科医生应从哪些方面建立全科思维。
江家欣谢锷叶欣杜慕英邱卫黎
关键词:全科医生临床思维医学学科全科医学全科思维
施普善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施普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3组各50例,均应用施普善联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治疗,小剂量组应用施普善10ml/d,中剂量组应用施普善30ml/d,大剂量组应用施普善50ml/d,分别于发病后48h内、治疗20d后对3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比较3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3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大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治疗后3组临床疗效比较,大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小剂量组。结论:施普善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叶欣陈日坚庄大文
关键词:施普善急性脑梗死
颅内外血管病变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病变对BPPV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神经内科门诊确诊的150例BPPV患者,随访1年,并将其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测患者颈动脉附壁斑块、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脑部腔隙梗死灶、评估大脑白质变性分数;血液生化仪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同型半胱胺酸的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仪测定血浆中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BPPV复发组患者中并发心脑血管病的比例以及颈动脉附壁斑块的阳性检出率相比于无复发组患者显著增高。结论:在中老年患者中,并发心脑血管病、颈动脉附壁斑块是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
杨映珊叶欣周厚仕吴壮雄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抓住医共体建设契机,开展镇村公卫分工
2021年
2009年,国家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健康管理为特点的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慢病管理、疾病预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为基层的基本服务任务之一。根据规定,卫生站需要承担40%的任务量并可享受40%的资金补贴,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服务能力和服务条件的限制,很少有卫生站能真正做到40%的工作量。基层卫生院由于没有具体的公卫分配细则,在指导和考核上存在模糊地带,导致对卫生站的补贴出现偏差。有些卫生院为了完成资金分配任务,在没有具体工作量的依据下就按文件直接发放40%的公卫经费;有些地方由于没有开展资金下沉,导致了卫生站开展公卫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基层医疗网底出现漏洞。
江家欣叶欣徐敏娜邱卫黎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院慢病管理任务量疾病预防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输液架,包括底座、支撑立柱、至少一个输液袋挂钩、固定连接件、悬挂连接件、安装座和多个滚轮;底座上设有上下走向的连接通孔,支撑立柱的第一端部自上至下穿过连接通孔后与固定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支撑立柱上设...
辛季麟叶欣郑少燕林楚楠陈素心周玉华许伟涛许燕杏方萍萍谢静文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的相关性
2022年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眩晕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或南澳分院就诊的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多导睡眠监测结果将其分为非SAHS组、轻度SAHS组、中度SAHS组和重度SAHS组。比较四组间的临床特征,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_(2))、SAHS严重程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与眩晕残碍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探讨DHI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纳入120例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包括非SAHS组患者45例、轻度SAHS组患者26例、中度SAHS组患者28例和重度SAHS组患者21例。除了性别比例、高血压患病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四组间的体重指数(BMI)、AHI、夜间最低SpO_(2)和DHI评分等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I评分与AHI(r=0.896,P<0.001)、SAHS严重程度(r=0.858,P<0.001)、PSQI评分(r=0.813,P<0.001)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pO_(2)(r=-0.775,P<0.001)呈负相关。多因素线性回归显示,BMI(β=2.044,P<0.001)、总胆固醇(β=1.743,P=0.001)、糖尿病(β=3.157,P=0.038)和SAHS严重程度(β=4.322,P<0.001)是DHI评分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SAHS与中老年原因不明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存在相关性。
叶欣吴禹宏黄文涛陈日坚黄泽锋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老年眩晕
拓展服务半径,基层医养结合迈出新步伐
2021年
3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将大力发展普惠性养老服务。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居民的基本健康诉求。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医养结合作为健康的重要内容,被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规划中,写入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江家欣叶欣陈卓辉邱卫黎
关键词: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发改委促进法
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非典型PSC-BPPV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在非典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of 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PSC-BPP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06-2019-03经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诊治80例PSC-BPPV患者为病例组,根据发病情况分为非典型PSC-BPPV患者40例和典型PSC-BPPV患者40例,同时选择40例门诊健康人员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后和健康对照组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P1、P11、P13、P25、F5评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P1、P11、P13、P25、F5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非典型PSC-BPPV组和典型PSC-BPPV组治疗后DHI5和DHI2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可用于指导非典型PSC-BPPV临床诊疗,其临床应用价值与典型PSC-BPPV相当。
杨映珊叶欣周厚仕
低钠血症患者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患者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OD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血钠低于130 mmol/L低钠血症患者,收集其发生ODS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生ODS与未发生ODS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OD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40例低钠血症患者,其中12例(5.00%)发生ODS。ODS组患者血钠水平更低[114.6(108.0~117.5)mmol/L vs.122.3(118.2~124.3)mmol/L,P<0.001],且更多存在慢性低钠血症(100.00%vs.7.46%,P<0.001)、纠正低钠速度过快(83.33%vs.4.82%,P<0.001)、营养状态不良(58.33%vs.6.58%,P<0.001)、脏器功能衰竭(66.67%vs.18.86%,P=0.001)、严重感染(50.00%vs.3.95%,P<0.001)、长期使用利尿剂(75.00%vs.14.91%,P<0.001)、慢性酒精中毒等因素(16.67%vs.0%,P<0.001)。而在性别、年龄、血压、血钾浓度、空腹血糖浓度、总胆固醇浓度、甘油三酯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颅脑病变史、长期吸烟史等方面,两组患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低血钠、慢性低钠血症病史、纠正低钠速度过快、营养不良、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长期应用利尿剂、慢性酒精中毒等可能是ODS发病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上对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更应控制补钠速度及进行综合治疗。
叶欣金涛陈日坚唐亚梅
关键词: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低钠血症
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5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ODS)分为ODS组和非ODS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损伤程度(GCS评分)、合并伤、脑挫伤、脑疝、颅骨骨折、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清除、甘露醇使用剂量等指标差异。结果:450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11例,发生率2.44%;单因素分析表明,ODS组年龄大于对照组,重度损伤、合并伤、脑挫伤、脑疝、低血压、血肿清除高于非ODS组(t=9.584,χ~2=4.877~9.58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龄、GCS评分(3~8分)、脑挫伤、低血压、血肿清除为重型颅脑外佃租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危险因素(β=0.032~0.754,S.E=0.007~0.302,Wald=5.324~28.302,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发生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与年龄、损伤程度、损伤类型等因素有关,应加强对高危因素的预防,减小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的发生率。
金涛叶欣王蓓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低钠血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