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改花 作品数:21 被引量:41 H指数:4 供职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8年—2017年我国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急诊分诊文献计量学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2008年—2017年我国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急诊分诊研究现状。[方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高级检索功能,系统检索2008年1月—2017年12月我国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急诊分诊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时间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基金分布、文献类型分布、研究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9篇文献,其时间分布总体呈上升趋势;文献分别发表在53种期刊,其中收录两篇及以上文献的期刊10种;69篇文献中有57篇文献由两名及以上作者合作完成;文献共获得18项课题基金资助;文献类型分布以临床研究最多,其次为经验介绍;研究内容集中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的量化评分、生化指标、影像资料、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分诊流程建立、人员培训、分诊记录单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结论]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病人急诊分诊研究问题已逐渐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关注,但其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方法科学性不强,不断提高护士团队协作能力,发展急诊专科建设,建立急诊护士准入制度是高质量急诊分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海燕 叶改花 李萍关键词:急诊分诊 文献计量分析 PDCA管理模式在ICU护士落实VAP预防集束化措施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索动态循环管理模式(PDCA)对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集束化措施落实率的效果研究。[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级综合医院ICU护士进行知、信、行调查,组建多学科协同团队,找出制度、人员、方法、环境方面主要存在问题,制定VAP预防集束化措施落实具体时点,操作查检表及质量控制表,应用PDCA管理模式提高VAP预防集束化措施落实率。[结果]VAP发生率降低,ICU护士对VAP预防相关知识完全知晓率提高,VAP预防集束化措施正确落实率提高。[结论]通过实施PDCA管理,能够提高ICU护士VAP预防集束化措施落实率,降低VAP发生率,提高重症专科护理质量。 王海燕 谢云 叶改花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士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非抗生素措施的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以最佳证据为基础开展护理工作,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YAP)。方法确定问题;检索有关文献;评价相关实证,制定并实施护理计划。结果实施循证护理后,VA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开展循证护理后ICU机械通气患者68例,并发VAP8例;开展循证护理前ICU机械通气患者92例,并发VAP26例)。结论循证护理的开展,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发展。 杨蔚 曹建梅 叶改花关键词:循证护理 呼吸机相关肺炎 P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实习生心肺复苏培训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及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某院高职护理实习生分成两组。对照组43名护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42名护生在教学中采用PBL及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调查护生对PBL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两组护生在理论、技能及临床应对能力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PBL及情景模拟教学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王海燕 杨蔚 肖江琴 姜萍 许灵 叶改花 江静云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 心肺复苏术 ICU病人身体约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量化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调查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约束病人情况,了解约束病人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运用风险诊断效能分析法,探讨不同影响因素对约束病人的诊断效能。以期在监护室约束病人时能够使用量化指标有目的、有效识别需要约束的病人。方法:运用约束决策轮及等级评估表对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ICU 280例有约束指证的病人进行评估,同时用自制的调查表进行量化评分调查;应用风险诊断效能分析法分析各变量对约束病人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人约束时和解除约束时镇静-躁动评分(SAS)、重症监护疼痛观察量表(CPOT)评分、谵妄评分(CAM-ICU)、非计划拔管风险评分、Morse跌倒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评分(ADL)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CAM-ICU评分、ADL评分、SAS评分、CPOT评分、非计划拔管风险评分,Morse跌倒评分是影响病人约束的独立因素(P<0.05)。筛选变量构建ICU病人身体约束量化指标用于判断病人约束与否,结果显示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993,风险诊断效能和ROC曲线分析法得出约束量表截点值为13.5分。结论:对于有约束指证病人,使用约束量化指标进行评估,若评分≥13.5分,提示病人有约束必要,需采取保护性约束。 王海燕 唐青峰 叶改花 李萍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影响因素 探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护理管理效果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以及相关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接受ICU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9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n=45),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护理(n=4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以及品管圈护理以后效果更佳。 叶改花 王润春关键词:ICU 多重耐药菌 跌伤坠床评分系统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2018年 目的跌伤坠床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我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患者按跌伤坠床风险评估合理安排21例患者的护理工作。统计两组42例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跌倒坠床发生率以及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护理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悉心护理,可避免患者不良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对护理更加满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叶改花 王润春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护理满意度 一种肌体康复训练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体训练康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肌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一侧安装有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上均铰接有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上均设置有若干绑带,若干所述绑带之间均存在间隔,两个所述放置板之间设置... 叶改花 王海燕 汪晶晶 沈燕 程文静 地力努尔·米吉提 刘嘉琪 古丽斯旦·巴吾东 李洁 赵燕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充血与病变体积和功能结局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脑充血与病变体积和功能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2021-05/2024-05月作者医院急救中心收治180例AIS患者,根据血管内治疗后6 h内是否脑充血分为充血组(n=94)和未充血组(n=86),比较两组患者的诱发因素、发作时长等基础信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容量、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HT)、缺血核心体积(ischemic core volumes, ICV)、DWI病变体积生长等临床资料,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来评价两组患者的功能结局。Spearman相关分析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6 h内脑充血与DWI病变体积生长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6、24 h内脑充血与功能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充血组患者血管内治疗后6 h内充血区域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高于同侧未充血区域(P<0.05);血管内治疗后24 h时,充血组充血区域与同侧未充血区域rCBF均降低,充血区域的rCBF明显高于同侧未充血区域(P<0.05)。充血组血管内治疗后6 h内ICV、DWI病变体积高于未充血组,血管内治疗后24 h时新增充血占比、DWI病变体积均高于未充血组(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24 h时脑充血与DWI病变体积生长正相关(r=0.465,P<0.05)。充血组有51例(54.26%)预后不良,未充血组有38例(44.19%)预后不良;Kaplan-Meier曲线发现,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6h内脑充血与功能结局无显著相关性(χ^(2)=0.754,P>0.05)。结论 AIS患者脑充血发生在血管内治疗后6 h内,并且与病变体积生长密切相关;早期出血是患者脑血管损伤的潜在标志,临床可据此选择辅助治疗,防止再灌注损伤、病变体积生长等,以改善疾病预后。 刘鑫 叶改花 王海燕 王成凤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治疗 溶栓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关系: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SHR)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202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患者158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情况将其分为急性加重组与非急性加重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HR对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SHR与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根据SHR将COPD患者分为Q1组(SHR≤0.76)、Q2组(0.761.50),每组395例。Q3组急性加重发生率高于Q1、Q2组,Q4组急性加重发生率高于Q1、Q2、Q3组(P<0.05)。1580例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333例。急性加重组与非急性加重组年龄、BMI、有吸烟史者占比、有糖尿病史者占比、有脑血管疾病史者占比、机械通气者占比、APACHEⅡ评分、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S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吸烟史、糖尿病史、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和SHR是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HR预测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AUC为0.724〔95%CI(0.692~0.727)〕,最佳截断值为1.18,灵敏度为67.9%,特异度为70.2%。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SHR与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呈线性关系(P整体<0.001,P非线性=0.391)。结论SHR是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SHR对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有一定预测价值,SHR与COPD患者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呈线性关系。 乔梦圆 王海燕 叶改花 秦梦真 董钰莹关键词: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