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飞
- 作品数:47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放原因与转归分析
- 王国良马潞林黄毅刘可肖春雷侯小飞赵磊洪锴卢剑田晓军张树栋叶剑飞
- 上尿路中Cajal间质细胞的功能
- 目的:综述国内外文献探讨Cajal间质细胞在上尿路中的功能。材料与方法:搜索Pubmed,以pyeloureteral peristalsis、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等组合成关键词匹...
- 叶剑飞马潞林
- 文献传递
- 后腹腔镜免打结肾部分切除术:一项不缝合与倒刺线缝合的对比研究
- 叶剑飞马潞林
- 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介绍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最初经验。方法:选取2005年11月至2009年1月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5例肾移植后因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而接受结合经腹腔下腹正中切口的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的患者。后腹腔镜下将肾切除后,经膀胱镜行同侧输尿管口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做6~8 cm切口,经腹腔途径将远端输尿管切至膀胱壁内段后,将输尿管完整取出,并经此切口完整取出标本。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53 min,平均术中出血245 mL,3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后腹腔镜肾切除术中无1例中转开放,2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3例肾盂、1例肾盂和输尿管、3例肾盂和膀胱、1例双侧肾盂、4例输尿管、2例输尿管和膀胱和1例双侧输尿管内可见移行细胞癌。平均随访35个月,无1例患者后腹腔内复发或远处转移。5例并发膀胱癌患者中在随访时发现有2例复发膀胱癌,4例行单侧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在随访中发现对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结论: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结合下腹正中经腹腔切口的方法可能是一个治疗移植肾同侧原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安全且有效的选择。
- 叶剑飞马潞林黄毅肖春雷侯小飞赵磊王国良卢剑洪锴田晓军
- 关键词:肾切除术
- 121例尿路上皮癌合并其他多器官原发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UC)合并其他多器官原发癌(MP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UC合并MPC患者121例,通过查阅电子病例系统和电话随访,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合并MPC的UC患者占全部UC患者的9.74%(121/1 242),男女比例为2.10∶1,在上尿路MPC亚组中男女比例为1∶1。MPC患者更常见于老年人,中位年龄为68岁。合并肿瘤共131例次,常累及器官依次为消化系统[41.98%(55/131)]、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20.61%(27/131)]和女性生殖系统[12.21%(16/131)]。上尿路MPC中,累及消化系统肿瘤比例最高[47.37%(9/19)];但在同时性MPC组中,累及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比例最高[占37.14%(13/35)]。部分患者确诊UC前有放化疗史,确诊Lynch综合征2例。合并MPC的U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132个月,其中首发UC患者(包括异时性MPC中首发UC和同时性MPC)的mOS为120个月。同时性MPC组患者的mOS为84个月,短于异时性MPC组(178个月, P<0.001)。结论UC合并MPC发生率较高,合并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最常见。对于确诊UC的患者,特别是有肿瘤既往史或家族史者以及老年患者,筛查MPC有助于患者的早诊早治和改善预后。
- 顾阳春叶剑飞曹宝山王墨培马潞林马力文
- 关键词:尿路上皮肿瘤预后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患者体位优化的应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优化体位方案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60例接受达芬奇四代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体位摆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位,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体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体位摆放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选择低平截石位的优化体位方案高效而且安全。
- 邢文菲王鑫王蕊毕海张帆叶剑飞卢剑邓述华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 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例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2月因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519例资料,其中5例因心脑血管疾病需持续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单纯使用阿司匹林3例,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例)。肾肿瘤R.E.N.A.L.评分4分2例,5分2例,8分1例。在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情况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36.8 min(113~162 min),术中出血量74 ml(20~250 ml),肾动脉阻断时间21.4 min(11~30 min),均无术中和术后输血。术前血红蛋白152 g/L(147~168 g/L),术后第1天129.6 g/L(109~149 g/L)。术前血清肌酐72.6μmol/L(67~81μmol/L),术后第1天89μmol/L(73~139μmol/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 d(4~7 d),总引流量351.4 ml(204~530 ml)。围手术期无心脑血管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3~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对于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肾癌患者,经过高度选择的发生心脑血管意外高风险患者不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相对安全可靠。
- 张洪宪秦艳春赵勋刘茁赵磊叶剑飞王国良黄毅马潞林
- 关键词:肾癌肾部分切除后腹腔镜抗血小板治疗
- 膀胱黏膜下良性肿瘤经尿道2μm激光剜除术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回顾分析2013年5月和2014年12月2例膀胱黏膜下良性肿瘤采用经尿道2μm激光肿瘤剜除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均为女性,年龄47、57岁,均因间断尿频、尿急、尿痛来诊,CTU及膀胱镜检查均提示黏膜下非上皮性膀胱肿瘤,良性可能。手术过程顺利,均完整切除肿瘤,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天均拔除尿管,无明显血尿。术后病理均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分别随访24、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 王国良毕海马潞林叶剑飞刘可
- 关键词:膀胱平滑肌瘤
- 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及下半膀胱切除术治疗T4期前列腺癌一例报告被引量:3
- 2018年
- 患者,男,58岁。2014年11月20日因尿频、排尿不畅5个月就诊。门诊B超检查示膀胱三角区可见一低回声结节,大小约5.2cm×2.1cm,结节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膀胱癌可能。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部多发质脆不规则肿物,活检病理诊断倾向于前列腺腺泡腺癌,性质待定。
- 邓绍晖王国良叶剑飞朱鹤马潞林
-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切除T4期根治性腹腔镜低回声结节
- 经尿道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2um激光剜除术
-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2um激光剜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例膀胱粘膜下平滑肌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探讨其诊治经验.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岁和57岁,均因间断尿频、尿急、尿痛来...
- 毕海王国良马潞林叶剑飞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