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潇

作品数:40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生殖
  • 12篇精子
  • 10篇胚胎
  • 9篇受精
  • 8篇伦理
  • 7篇体外
  • 7篇体外受精
  • 7篇胚胎移植
  • 6篇辅助生殖
  • 5篇生殖技术
  • 5篇体外受精-胚...
  • 5篇IVF/IC...
  • 4篇心理
  • 4篇赠卵
  • 4篇情绪
  • 4篇细胞
  • 3篇抑郁
  • 3篇妊娠
  • 3篇社会支持
  • 3篇伦理问题

机构

  • 40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深圳市第二人...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化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32...

作者

  • 40篇史潇
  • 26篇全松
  • 4篇龙淑芳
  • 4篇王婷
  • 3篇徐辉
  • 2篇李云
  • 2篇陈思梅
  • 2篇孙来保
  • 2篇曹铭辉
  • 2篇郑学礼
  • 2篇李梅娜
  • 2篇王婷
  • 2篇刘厉
  • 2篇詹晓敏
  • 2篇刘勉
  • 1篇周璇
  • 1篇邱卓琳
  • 1篇周瑶
  • 1篇陈东红
  • 1篇吴华平

传媒

  • 8篇国际生殖健康...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护理学报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妇产与遗传(...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省三甲医院医生生活质量现况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医生生活质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广东省四家三甲医院的235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5名医生的生活质量在生理领域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14.14±2.26/13.49±2.24,P〈0.05),并受到性别、科别、职称、收入以及职业满意度的影响。结论医生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提高收入、改善职业满意度可以提高医生的生活质量。
龙淑芳史潇
关键词:生活质量医生
子宫内膜巨噬细胞通过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的表达影响胚胎着床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小鼠子宫内膜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第3.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第0.5)孕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E)、对照组(C)和空白组(B)。E组向左侧宫腔内注射消除巨噬细胞的药物:氯膦酸二钠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s,CL),右侧注射磷酸缓冲盐脂质体(PBS liposomes,PL);C组向双侧宫腔内注射PL;B组向双侧宫腔内注射等体积灭菌PBS溶液。注射后48 h,获取第5.5小鼠子宫和卵巢,统计各单侧子宫的胚胎着床数。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内膜、卵巢内Mφ数量,并观察着床位点和非着床位点VEGFA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子宫F4/80+CD11b+Mφ相对百分比,观察注射CL对子宫Mφ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结果流式细胞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均显示,E组左侧子宫注射氯膦酸二钠脂质体后,与E组右侧和C、B组比较,局部巨噬细胞被显著抑制(P<0.05),抑制率达74%。各组卵巢Mφ数量间则未见明显差异。E组左侧子宫的胚胎着床部位宫腔未闭合,平均胚胎着床数为2.20±1.81个,显著低于E组右侧5.10±1.91个(P<0.05)。在着床位点,伴随子宫Mφ受到抑制,子宫内膜的VEGF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子宫内膜中的Mφ为胚胎着床所必需,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VEGFA的表达,影响宫内膜容受性及胚胎着床。
王京谢多刘勉龚艺史潇韦锦燕全松
关键词:宫腔内注射胚胎着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观察术中静脉应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老年患者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择期行经腹子宫全切术病人48例,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四组各12例:对照组、D1组(右美托咪定组1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组2 g/kg)和D3组(右美托咪定组3 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0 ml在1 h内输注完毕,右美托咪定各组计算好总量后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静脉1 h内输注完毕。术后使用吗啡行患者PCEA,观察术后24 h镇痛情况。记录术后12 h和12~24 h的吗啡用量、电子镇痛泵(PCA)泵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分别于术后0.5、2、6、12、24 h时,采用视觉模糊(VAS)评分法评价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程度,计算镇痛有效率;记录围术期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和阿托品、麻黄碱的使用情况及镇痛期间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 h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D1、D2、D3组较对照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减少(P<0.05),D2组和D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24 h四组患者吗啡用量、PCA总次数和有效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患者静息状态下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和D3组运动状态下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较D1组升高(P<0.05),D2组和D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心动过缓的发生次数和阿托品的使用量,D1、D2和D3组较对照组增加,D3组较D1和D2组增加(P<0.05),D1组和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的发生次数和麻黄碱的使用量,D3组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恶心发生率较其余三组增加(P<0.05),其余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不良反应
徐辉史潇李梅娜孙来保曹铭辉
关键词:镇痛硬膜外
基础焦虑状态对IVF/ICSI妇女妊娠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施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不孕症妇女基础焦虑状态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全面检索与研究目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原始研究。经两人独立提取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对所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分析,并对计量资料进行合并。结果:①状态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有负性影响(WMD状态焦虑=-2.51,95%CI-4.58~-0.44);②特质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WMD特质焦虑=2.57,95%CI-0.58~7.87);③漏斗图分析未提示不对称分布,故纳入文献无发表偏倚。结论:对IVF/ICSI的不孕症妇女,在开始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能改善治疗结局;小样本的研究合并后可以看出特质焦虑对IVF/ICSI妊娠结局并无显著影响。
史潇全松
关键词:焦虑辅助生殖
登革减毒疫苗研究最新进展及面临的问题被引量:1
2009年
由于近年来登革病毒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登革疫苗的研制成为一个严峻的国际性问题。减毒疫苗是目前最有希望研制成功的,其中传统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新型减毒疫苗也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但仍面临许多挑战。本文就登革减毒疫苗研究的进展及面临的问题作一综述。
史潇郑学礼
关键词:登革热减毒疫苗反向遗传技术
生殖细胞胞膜脂质对精子生成的影响
精子生成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分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殖细胞胞膜结构发生重构,其通透性和流动性随之发生阶段特异性改变,而与这一系列变化息息相关则是生殖细胞胞膜中的脂质.脂质是生殖细胞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含量和成分在精子生...
王婷史潇全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妇女情绪、社会支持状态对疾病应对方式影响的调查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使用路径分析法对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VF/ICSI)前妇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探讨调整患者疾病应对方式的心理学方法。方法随机选取389例拟行IVF/ICSI治疗的患者,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贝克抑郁量表(BD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分析焦虑、抑郁情绪、社会支持状态对疾病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 389例患者STAI中状态焦虑分量表(SAI)得分为(42.55±8.57)分,特质焦虑分量表(TAI)得分为(42.68±7.96)分;BDI得分为(4.70±3.90)分;PSSS总分为(60.85±10.57)分;MCMQ面对维度分为(19.43±3.11)分;回避维度分为(14.79±2.87)分,屈服维度分为(8.40±2.61)分。路径分析显示:MCMQ面对维度分与TAI、PSSS相关(路径系数分别为-0.16、-0.03、0.28,P<0.05);回避维度与BDI相关(路径系数为0.14,P<0.05);屈服维度与SAI、TAI、PSSS相关(路径系数分别为0.21、0.31、-0.11,P<0.05)。结论拟行IVF/ICSI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人群低。改善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应对疾病的积极性。
史潇全松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心理
精子染色质扩散实验中精子晕环类型与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结局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精子染色质扩散(SCD)实验中精子晕环类型与体外受精(IV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ICSI治疗且男方接受了精液常规分析及SCD实验的184对夫妇的IVF/ICSI治疗相关数据。依据SCD结果中各类型晕环精子百分比及精子DNA碎片指数(DFI)的第25百分位数(P_(25))及第75百分位数(P_(75))的具体数值,将各晕环精子百分比及DFI各自分为3组:A组(≤P_(25))、B组(P_(25)~P_(75))、C组(≥P_(75))。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结果退化精子百分比A组、B组、C组患者的优胚率分别为(33.1±22.9)%、(31.6±23.6)%、(21.3±20.9)%,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小晕环精子百分比A组、B组、C组患者的流产率分别为22.2%、33.3%、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各晕环精子百分比及DFI的不同亚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化精子百分比可能是预测胚胎质量更为敏感的指标,高小晕环精子百分比可能增加流产风险。
任枚琪王联通温丽琴全松史潇
关键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发育流产
精子非编码小RNA介导获得性状跨代遗传的研究进展
2016年
人类精子RNA的存在已被证实,其在改变早期胚胎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父代饮食结构、应激状态等环境暴露因素可以改变非编码小RNA表达水平,从而作为父代遗传信息传递的携带者及表观遗传的标记物,改变早期胚胎发育和子代生长状况,介导获得性状的跨代遗传,这从非编码小RNA的角度,为精子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在众多研究中,精子piRNA、microRNA、tRNA的研究成果尤为显著,其广泛存在于雄性生殖细胞中,可通过相应的调控机制,介导获得性状的跨代遗传。本文将着重阐述上述3种非编码小RNA在精子表观遗传学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为男性生殖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
周璇史潇全松
关键词:精子PIRNAMICRORNATRNA表观遗传学
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在健康可育男性精子生成过程中,偶然的减数分裂错误可导致少量非整倍体精子产生,并可进一步引起胚胎染色体异常、配偶流产及子代核型的异常。相对常染色体而言,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率更高,但机制尚未彻底阐明。其原因可能与性染色体联会的特性有关,即联会局限于假常染色体区域且仅形成一个交叉。基因突变、高龄、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均可诱导性染色体错误分离或减数分裂检查点监控失败,从而增加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发生概率。本文对既往发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别针对核型正常及异常的男性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发生原因进行综述,旨在为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林垲皓(综述)史潇
关键词:精子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减数分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