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丽欣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音乐
  • 3篇教育
  • 3篇乐教
  • 3篇歌唱
  • 2篇电影
  • 2篇音乐教育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2篇城市
  • 1篇电影音乐
  • 1篇性情
  • 1篇修养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修养
  • 1篇音乐教育教学
  • 1篇音乐文化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中国音乐教育
  • 1篇声乐
  • 1篇声乐表演

机构

  • 8篇保定学院
  • 3篇保定师范专科...
  • 2篇河北大学
  • 1篇河北艺术职业...
  • 1篇秦皇岛职业技...

作者

  • 11篇史丽欣
  • 2篇齐易
  • 1篇孙壮
  • 1篇王立改
  • 1篇赵春萌
  • 1篇史改丽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2篇保定师范专科...
  • 1篇教育艺术
  • 1篇戏剧之家
  • 1篇大舞台
  • 1篇时代文学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 1篇世纪之星—交...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影《叶问》配乐分析
2013年
电影《叶问》由著名导演叶伟信执导,日本著名配乐大师川井宪次担任配乐。影片以一代宗师叶问的生活经历为主线,反映的主题是当一个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时期,个人的武术就算再高也无法改变民族命运,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才能救国的道理。该片在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当中,不但摘得了最佳电影奖,还获得了最佳原创配乐的提名。整部影片运用了二十多段音乐,在影片画面的衔接及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史丽欣孙壮
关键词:《叶问》配乐
高校音乐教育模式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音乐教育也在发生着改变,教育模式也随之不断地进行改革,对大学生的音乐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校的音乐教育朝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不断地进步。现在,对高校音乐教育的模式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史丽欣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模式
歌唱声音抽象立体空间概念的构想与探究被引量:4
2013年
歌唱训练是科学发声的保障和基础,为了使声音产生立体的效果并且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使歌唱者真正能感受到它,就需要在大脑意识中构建声音的立体框架结构,并通过感觉对应在其有形的身体器官的各个部位,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歌唱状态,它是既无形又有形,既能感受到、听到,又必须通过科学训练才能做到的,抽象却又真实的概念。建立声音的立体空间状态是在原有声乐训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和发展,这个立体空间概念的构想和形成,将会更有力的保证歌唱声音的科学性,从而使声音更具魅力、感染力。
史丽欣史改丽
关键词:歌唱
评后现代主义音乐的一些观点被引量:3
2008年
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西方音乐的创作、表演等各领域内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在音乐观念、创作手法、表演方式及欣赏心态各方面对音乐有很大影响,对音乐的定义、功能、传统和意义进行了反思,在解构、批判和多元观念的指导下,留下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复杂符号。
史丽欣赵春萌
关键词:后现代后现代主义音乐
跨入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对20世纪末中国音乐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及面临问题的分析,重新审视了音乐艺术教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和作用,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在21世纪得到新的发展。
齐易史丽欣
关键词:中国音乐教育
谈歌唱家的艺术修养被引量:1
2008年
声乐艺术能传达情感,陶冶性情,引起人情感共鸣,能体现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它歌唱人生,通过诗化的语言,优美的形体动作造型,充分展示人的音质音色美、形体动作美、风度仪表美:声乐艺术还能表现人类的思想与智慧,通过和文学、戏剧、表演等非音乐因素的结合,对人自身美的潜质进行挖掘和培养,达到对人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
史丽欣
关键词:歌唱家艺术修养陶冶性情传达情感情感共鸣自我创造
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研究——以保定市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城市广场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是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之余,对精神生活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音乐与大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它走进了寻常百姓的生活,各地群众通过广场这一载体,自发组织了各种音乐团体,搞起了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来充实业余文化生活。本课题结合音乐社会学、声乐文化学、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对这种新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现象做出学理层面的分析,并致力于进一步研究其发展。
史丽欣
关键词:城市广场音乐文化
城市公园群众性歌唱活动调查研究——以保定、石家庄为例
2013年
城市公园群众性歌唱活动在群众日常文化生活中广受欢迎,但大多存在着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学习资料匮乏、居民群众对公园歌唱活动认同度不够等不足,有必要联系专业人士加强指导和训练,提高演唱水平,创新活动形式,使之切实起到娱乐身心、享受美感、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的作用。
史丽欣
关键词:城市公园
谈“首因效应”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03年
应充分注意发挥“首因效应”的重要作用,抓好每一个“第一次”这种给人以最深刻印象和记忆的教育契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史丽欣齐易
关键词:首因效应音乐教育教学
高校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2022年
对于高校的音乐教育而言,声乐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和教学形式具有关键作用。声乐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和实践。在声乐表演理论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将语言教学纳入其中,不断提高声乐专业教学的质量水平,丰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声乐表演教育实践而言,舞台展现力的学习是该部分学习的核心内容,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具备舞台展现力,从而使得学生得到专业化的训练。所以,教学策略直接影响着高校声乐教学的最终效果,要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全面优化教学质量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声乐专业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史丽欣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教学策略声乐表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