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显

作品数:33 被引量:138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1篇地震
  • 7篇水库
  • 6篇紫坪铺水库
  • 5篇地震前
  • 5篇震前
  • 4篇地震前后
  • 4篇波速
  • 4篇波速比
  • 3篇地震活动
  • 3篇遥感
  • 3篇区域地震
  • 3篇热红外
  • 3篇S7
  • 3篇长波辐射
  • 3篇M
  • 2篇地温
  • 2篇蓄水
  • 2篇引潮力
  • 2篇玉树地震
  • 2篇云图

机构

  • 22篇中国地震台网...
  • 9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中国科学院遥...
  • 4篇中国科学院空...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23篇卢显
  • 10篇张晓东
  • 5篇马未宇
  • 3篇孟庆岩
  • 3篇刘杰
  • 2篇魏鸣
  • 2篇薛艳
  • 2篇闫伟
  • 2篇顾行发
  • 2篇蒋海昆
  • 2篇黎明晓
  • 2篇周龙泉
  • 2篇姚琪
  • 2篇赵静
  • 2篇康春丽
  • 2篇任静
  • 1篇杨志高
  • 1篇姚丽
  • 1篇徐晓枫
  • 1篇宋金

传媒

  • 6篇中国地震
  • 4篇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 1篇遥感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0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检验方法在评价水库地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引入t检验方法对中国1975年以后的30例水库地震震例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中首先分别统计水库蓄水前、后水库区水域线20 km范围内的地震年频度作为统计检验的2个样本,然后通过F检验和t检验方法对2个样本的标准差和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进行检验,根据标准差和均值检验结果判定水库蓄水是否诱发了地震活动。结果显示:①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和平均值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则水库蓄水诱发了地震。②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无明显变化,但地震年频度平均值变化显著,则水库蓄水可能诱发了地震。③如果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地震年频度标准差和平均值均无明显变化,则水库蓄水没有诱发地震。
钟羽云周昕卢显张帆
关键词:T检验水库地震显著性差异
水库诱发地震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关系——以紫坪铺水库为例被引量:40
2010年
为了解水库蓄水过程中,水库诱发地震活动的动态响应机制,本文建立了针对水库诱发地震(Reservoir-induced seismicity,RIS)定量化研究的数理模型,并以紫坪铺水库为例,对库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结构条件、水库蓄水后库区小震活动时空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水库蓄水过程中弹性附加应力场、有效附加应力场、孔隙压力和断层稳定性的动态变化,讨论了RIS时空演化与库水加卸载及渗透过程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RIS诱发机制的定量化模型可分为2个层次:一是以孔隙介质为载体的流体渗流对岩体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由流-固耦合形式的岩体变形与孔隙渗流模型进行描述;二是对断层相关的RIS定量研究可将水库附加水头压力沿断层面(区)的扩散与断层库仑应力变化联系起来.两种形式模型方法的结合能为RIS定量研究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力学框架;(2)断裂渗透结构对孔隙压力变化下断裂的力学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区主干断裂可能属于一种上盘破碎带导水、下盘地层及断层核阻水的"下阻上导型"的渗透结构类型,不同程度的具有使地表水体向深部渗流的通道性.库区深部岩体渗透稳定性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诱发地震活动对岩性条件的依赖.(3)紫坪铺水库蓄水后,小震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条带状分布、丛集分布和地震迁移的特点,小震震源深度优势分布在地下4~10km范围内,在通济场断裂与安县—灌县断裂的深部汇聚区域震源分布最为密集.同时,小震活动主要集中发生在脆性程度高、渗透稳定性低的碳酸盐岩地层中,而在岩性较软弱、渗透稳定性高的三叠系须家河组砂泥岩和煤系地层中很少有地震发生.在水库蓄水后地震活动的时间响应特征上,水库西南侧和东北侧两个丛集区的小震活动可能属于"快速响应�
周斌薛世峰邓志辉孙峰蒋海昆张晓东卢显
关键词:水库诱发地震紫坪铺水库
基于偏度的地震热红外异常提取被引量:4
2020年
地震热异常的存在已被大量震例研究所证实,但天气仍是热异常精细提取的限制因素。为此,文中在提取热异常时先采用时间域差值,后计算空间域差值以去除天气因素的影响;引入偏度异常数据监测算法,针对不同样本数选择不同阈值判断热异常。基于以上新算法分析了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S6.2、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和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的热异常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先采用时间域差值、后计算空间域差值将减少云对温度空间分布差异造成的热异常假象;2)在样本数满足异常判断需求的前提下,当背景场数量发生变化时,不同样本数对应不同阈值的热异常面积基本不变,热异常判断阈值的稳定性更强;3)九寨沟MS7.0地震的震前热异常整体围绕震中从NW军功断裂向NE陇县-宝鸡断裂以顺时针移动;呼图壁MS6.2地震的震前热异常从南往北整体向震中移动;精河MS6.6地震的震前热异常整体从NW的塔斯特-巴尔雷克断裂附近向震中移动且呈条状;4)分析多年热异常与地震间的关系发现,TPR随震级的增大升高,即震级越高则震前发生地震热异常的概率越大,该发现对未来地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刘文宝孟庆岩张继超张颖卢显孟亚飞
关键词:偏度背景场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初步研究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水源调节工程,对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经济建设和抗震减灾方面的实际意义。
卢显张晓东
关键词:区域地震水库蓄水水库地震紫坪铺水库波速比地震活动
文献传递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前后的地温变化研究
2022年
1研究背景对于地面温度LST(Land Surface Temperature)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已取得诸多研究结果。如:马未宇等(2018)利用NCEP(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的地温数据,计算出江西九江地震前后不同层温度的变化,探索天体引潮力附加构造应力(ATSCTF)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地震可能是地温变化的一个原因,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天气变化,并且地温升高与ATSCTF变化同步波动;陈顺云等(2018)通过潜埋钻孔监测不同深度的岩床温度,探索地壳应力变化,重点研究了康定M_(S) 6.3地震的同震响应,结果显示,基岩温度变化与地震发生具有同步性。本文拟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以2018年印度尼西亚大地震为例,研究大地震发生前后地温变化的过程。
卢显马未宇
关键词:大地震卫星云图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波速比计算及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波速比,结果显示,紫坪铺水库西南区绝大多数的波速比值为1.6~1.8,平均值为1.74,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表现为正常-降低-发震的关系。水库西南区发震概率与水库蓄水相关性最为明显,该区域在蓄水高峰期都有地震增多的现象,且较大地震几乎均发生在水库卸载阶段,在此时段内的波速比值下降。水库西南区的平均波速比高于水库东北区的平均波速比,初步判断这与水库西南区的断裂构造分布及地下介质性质有关。
卢显张晓东周龙泉杨志高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波速比地下介质
天山中东段中强地震与地面气温的关系研究
2021年
通过对中国国家级地面气象站的每日最低地面气温数据进行预处理,应用K值偏移指数方法对去除研究区域多年背景信息及历史地震影响的地面气温数据进行异常特征提取,获得天山中东段每日地面气温特征变化信息,构建该区域2015—2017年的每日地面气温特征信息库,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并进行回溯性地震检验,得到地面气温高值异常时段的有震对应概率,以及中强以上地震前后的地面气温变化规律。本研究对新疆地区的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卢显耿飞张晓东孙珂孟庆岩闫伟
关键词:地面气温地震
西藏地区地震前后地面温度特征提取分析
2022年
基于我国气象站气温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地表温度数据,对西藏地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5次M_(S)5.0以上地震开展地面温度数据的变化提取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2次地震前出现了气温增强现象,13次地震前出现了地表温度增温异常,在震前同时出现两种温度结果增值现象的地震有10次,且两者的温度峰值日期非常接近,相互印证了西藏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存在地面温度增强的现象。
卢显孟庆岩张晓东刘杰任静
关键词:地震地面温度气象站NCEP
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地震活动平静特征参数W_(q)值强震预测模式及其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以青海、新疆、西藏地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总结了该区域2010—2020年5.0级以上地震前W_(q)值的时空演化特征,并以2020年新疆于田6.4级和西藏尼玛6.6级地震为实例进行阐述。得出以下三点认识:(1)地震一般发生在W_(q)值异常扩展时段或扩展—减小时段,6.0级以上W_(q)值异常的震例中,约81%发生于异常出现后的9个月内;(2)地震一般位于W_(q)值异常面积扩展区或扩展—减小恢复区附近,近70%的震例发生在W_(q)值异常区内;(3)建立了震级与W_(q)值异常区面积间的正相关统计模型,二者的相关系数(R)为0.85,为预测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地震的强度提供了定量关系。青海、新疆和西藏地区W_(q)值方法对6.0~6.9级地震的预测效果(W_(q)值异常的地震报准率为61%)优于5.0~5.9级地震(W_(q)值异常的地震报准率为26%),为我国地球物理观测程度较低地区开展强震中短期(-年内)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黎明晓王钦军卢显解孟雨姚琪薛艳闫伟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初步研究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水源调节工程,对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经济建设和抗震减灾方面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利用双差定位法,对紫坪铺水库台网8个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
卢显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汶川MS8.0地震双差地震定位法波速比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