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天龙
-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探讨血清EB病毒基因、癌胚抗原、铁蛋白联合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NPC)诊断中联合检测血清EB病毒基因(EBV-DNA)、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收的40例NPC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的40例良性鼻炎患者作为B组,再抽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C组,对三组的EBV-DNA、CEA以及SF进行检测,分析这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的三项指标水平高于B组与C组(P<0.05);三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两种指标联合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NPC采取血清EB病毒基因、CEA、SF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 卢天龙
- 关键词:鼻咽癌EBV-DNACEA
- 抗菌肽Dermaseptin S4及其突变体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表达抗菌肽Dermaseptin S4(DS4)及其突变体K4-S4的工程菌,并表达目的蛋白。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法设计和扩增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定向克隆入载体pUC-18中,经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至表达载体pGEX-4T-1中,构建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经IPTG诱导表达,12%SDS-PAGE鉴定。结果构建的抗菌肽DS4及K4-S4基因工程菌所表达的目的蛋白,经SDS-PAGE鉴定可见相对分子质量34 000的特异性目的条带,37℃诱导5 h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多数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结论已成功构建抗菌肽DS4及K4-S4工程菌,并表达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张庆华韩跃武谢俊秋卢天龙任惠子冯惟萍
- 关键词:抗菌肽DERMASEPTIN突变体大肠杆菌
- 反义Ki-67和Bcl-2真核细胞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反义Ki-67和Bcl-2双表达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从SGC-7901细胞总RNA中逆转录扩增Ki-67和Bcl-2 cDNA,T-A克隆到pMD18-T Simple载体。Ki-67经BamHⅠ和ClaⅠ双酶切,Bcl-2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分别反向插入pVITRO2的多克隆位点1(mcs1)和2(mcs2),构建单表达质粒pVITRO2-AsKi-67和pVITRO2-AsBcl-2,再将Bcl-2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反向插入pVITRO2-AsKi-67的mcs2,构建pVITRO2-AsKi-67-AsBcl-2双表达质粒。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表明单表达质粒pVITRO2-AsKi-67和pVITRO2-AsBcl-2以及双表达质粒pVITRO2-AsKi-67-AsBcl-2构建成功。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VITRO2-AsKi-67和pVITRO2-AsBcl-2单表达质粒,及pVITRO2-AsKi-67-AsBcl-2双表达质粒。
- 卢天龙陈建国韩跃武张庆华
- 关键词:KI-67BCL-2反义RNA
- 实时荧光PCR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 2019年
- 目的评价实时荧光PCR技术应用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期间收治的20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次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第二代杂交捕获法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进行检验诊断,对比两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实时荧光PCR技术的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病变检出率(62.77%)、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出率(74.00%)高于第二代杂交捕获法(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卢天龙
-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 血清营养素对妊娠妇女及其胎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血清营养素水平对预测和诊断妊娠期妇女健康,以及胎儿和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目前临床产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本文对近几年妊娠妇女血清营养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从叶酸(FA)、维生素B12、矿物元素3个方面探讨血清营养素对妊娠妇女健康,以及胎儿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为今后深入研究血清营养素水平异常与妊娠合并症和出生缺陷的关系提供新思路。
- 赵玲莉张翔卢天龙李建华
- 关键词:妊娠矿物元素铁蛋白
- PCR技术应用在乙型肝炎检验中的价值探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检验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效果。方法 200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检验,观察组选择PCR技术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R技术对于乙型肝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够准确检出乙型肝炎病毒,值得广泛应用。
- 卢天龙
- 关键词: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150例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状态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方法利用实时荧光Taqman探针法,采用PCR体外扩增,回顾性分析150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EGFR突变状态。结果 150例NSCLC患者标本检测发现EGFR(exon18)突变2例,突变率1.3%;EGFR(exon19)突变18例,突变率12.0%;EGFR(exon20)未检测出;EGFR(exon21)突变27例,突变率18.0%。结论青海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体细胞突变)率较高,可接受EGFR-TKIs治疗。
- 卢天龙杨启英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状态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海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经病理确诊的300例NSCLC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方法检测EGFR第18、19、20和21外显子的突变情况,并行相关分析。结果 300例NSCLC患者标本EGFR(exon18)突变4例,突变率1.3%;EGFR(exon19)突变36例,突变率12.0%;EGFR(exon20)未检出;EGFR(exon21)突变54例,突变率18.0%。结论青海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体细胞突变)率较高,可接受EGFR-TKIs治疗。
- 杨启英卢天龙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 高原地区汉藏回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肽酰基精氨酸脱亚酶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 刘冀杨发满张培莉李蓉汪元浚王卓亚李晓平杨青岩李军敬泽慧卢天龙
- 项目研究选择汉、藏、回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肽酰基精氨酸脱亚酶多态性不平衡连锁分析的方法,首次在高原地区进行了汉、藏、回族RA患者基因水平上病因的探讨,得出PADI4(PADI4-94、PADI4-104、PADI92...
- 关键词: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 天蚕素A-蛙皮素杂合肽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其抗菌活性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构建天蚕素A(1~8)-蛙皮素(1~12)杂合基因抗菌肽(CA-MA杂合肽)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方法采用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设计1对方向相反的引物,其中1个引物引入突变点,应用高保真的PolybestDNA多聚酶进行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CA-MA的PCR扩增,使CA-MA杂合肽第16位密码子由AGT突变为TGG。将扩增片段自身连接,构建CA-MA杂合肽突变重组表达质粒pGEX-4T-1-W16-CA-MA,转化E.coliBL21,IPTG诱导表达突变体蛋白W16-CA-MA,并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分离GST融合蛋白后,进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重组突变表达质粒DNA测序结果表明,在预期位点发生了突变;突变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8%;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75%以上,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已成功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杂合肽突变体W16-CA-MA。
- 冯惟萍韩跃武任慧子陈建国张庆华卢天龙
- 关键词:突变体抗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