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先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人民医院(青年)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缺氧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新生大鼠
  • 3篇性疾病
  • 3篇血管
  • 3篇缺血
  • 3篇缺氧诱导
  • 3篇缺氧诱导因子
  • 3篇缺氧诱导因子...
  • 3篇脑损伤
  • 2篇血管变态反应...
  • 2篇血管神经性水...
  • 2篇支持细胞
  • 2篇神经性水肿
  • 2篇嗜酸
  • 2篇嗜酸性
  • 2篇嗜酸性粒细胞
  • 2篇曲张
  • 2篇缺血缺氧

机构

  • 11篇山西省人民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12篇卢先锋
  • 5篇杨晓丽
  • 5篇秦琴
  • 3篇张芳
  • 2篇刘晋婷
  • 2篇高爱梅
  • 2篇刘建荣
  • 1篇贾俊松
  • 1篇袁彩霞
  • 1篇王毅民
  • 1篇甄双平
  • 1篇刘燕
  • 1篇栗红
  • 1篇李娜
  • 1篇牛勃
  • 1篇席秀琴
  • 1篇武师润
  • 1篇贾云霞
  • 1篇阴怀清
  • 1篇张德全

传媒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喘息性婴幼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Caspase-3、Bcl-2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及Bcl-2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喘息性婴幼儿120例作为试验对象,分为2个月-1岁组45例,1-2岁组35例,2-3岁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健康体检婴幼儿,年龄4个月-3岁。每组入选病例均取空腹静脉抗凝血3份,每份4 ml,分别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及Bcl-2表达的检测。结果各喘息组与对照组比较,喘息组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喘息组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活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喘息性婴幼儿外周血中Caspase-3活性表达水平降低及Bcl-2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减少的原因。
卢先锋杨晓丽刘晋婷
关键词:喘息嗜酸性粒细胞CASPASE-3BCL-2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SP70的合成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利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HIBD/)动物模型,观察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脑细胞形态变化、HSP70的合成及细胞死亡形式,探讨HIBD后HSP7...
卢先锋
关键词: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SP70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大数据框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测系统
本发明展示了一种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创新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风险预测系统。核心创新在于多项精确定义的数据指标,如早期应激综合评分(ESCS)、营养状态指数(NSI)、炎症响应指标(IRI)和影像学...
曹玉玲贾云霞刘燕高爱梅卢先锋甄双平贾俊松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Caspase-3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的活性表达,探讨Caspase-3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120例作为试验对象,分别为2个月~1岁组45例,~2岁组35例,~3岁组40例;设健康体检婴幼儿30例作对照组,年龄4个月~3岁。各试验组入选患儿均取空腹静脉抗凝血,分别进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活性表达的检测。结果: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中Caspase-3活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喘息性婴幼儿外周血中Caspase-3活性表达水平降低,可能是由于某种因素抑制了凋亡因子的激活,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减少从而导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杨晓丽卢先锋席秀琴
关键词:喘息嗜酸性粒细胞CASPASE-3
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SP70的合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后HSP70的合成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日龄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HIBD后2h,6h,18h,24h,48h,72h组)共8组。利用HE染色法观察脑皮质细胞形态变化;利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皮质HSP70阳性细胞数;利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脑皮质凋亡细胞指数。结果HIBD后2h即可在皮质部位观察到HSP70阳性细胞数,HIBD后48h达到高峰,至HIBD后72h时,HSP70阳性细胞数仍比对照组高(P<0.05)。HIBD后2h,皮质部位出现凋亡细胞,到18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HIBD后48-72h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HSP70的促损伤作用在HIBD后18h内,主要以促进脑皮质细胞凋亡为主;在HIBD后18h以后,主要以促进脑皮质细胞坏死为主。
卢先锋阴怀清武师润张德全栗红
关键词: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SP70细胞凋亡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10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2017年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Henoch-Schnlein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腹痛伴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好发于5-13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卢先锋刘晋婷高爱梅杨晓丽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甲泼尼龙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血管神经性水肿儿童时期消化道出血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又称Henoch-Sch觟nlein 综合征,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腹痛伴消化道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还伴有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好发于5~13 岁儿童, 男性多于女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二季居多,近几年发病有增多趋势.如何正确有效地治疗过敏性紫癜,从而减少过敏性紫癜导致的其他并发症显得尤为重要.过敏性紫癜病因不清,目前尚无统一的特异性治疗方案,主要以去除病因、抗过敏等对症处理为主.总结我院儿科2009 年5 月至2012 年12月收治的56 例该病小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卢先锋杨晓丽
关键词:小儿过敏性紫癜孟鲁司特钠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血管神经性水肿儿童时期去除病因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热休克蛋白70合成与TNF-α的关系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HSP70合成与TNF-α的关系。方法 7日龄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HIBD后2、6、12、18、24、48、72h组)共9组。用HE染色法观察脑皮质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脑皮质HSP70阳性细胞数,放射免疫平衡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 HIBD后2h即可在皮质部位观察到HSP70阳性细胞数,HIBD后48h达到高峰,72hHSP70阳性细胞数仍比对照组高(P<0.05)。HIBD后2h,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出现TNF-α,12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HIBD后48、72h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HSP70和TNF-α共同参与了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卢先锋秦琴杨晓丽
关键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热休克蛋白70肿瘤坏死因子Α
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库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构建人源性抗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单链抗体(ScFv)库。[方法]提取经免疫具有乙肝表面抗体的正常人淋巴细胞总RNA,采用反转录、触减PCR扩增人免疫球蛋白G(IgG)重链可变区基因(VH)和轻链可变区基因(VL),用Linker连接肽经重叠PCR将VH和VL基因连接成VH-Linker-VL形式的ScFv基因。将ScFv与pCANTAB-5E载体通过相同的酶切位点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经M13K07辅助噬菌体拯救,构建成全套人源性抗HBsAg ScFv库。[结果]成功构建了人源性抗HBsAg噬菌体ScFv库。[结论]人源性HBsAg噬菌体ScFv库的构建,为进一步筛选特异性高,具有治疗作用的乙肝抗体奠定基础。
秦琴王毅民卢先锋牛勃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
缺氧诱导因子-1α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介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精索静脉曲张(VC)大鼠生精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山西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大鼠组(N组)、VC模型组(V组)、VC+HIF-1α慢病毒组(H组)和VC+荧光素酶(Luc)慢病毒组(L组),每组6只,构建慢病毒载体沉默VC大鼠睾丸HIF-1α基因,观察各组大鼠生精小管的形态学变化;测定大鼠睾丸组织VEGF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和睾丸细胞凋亡,比较VEGF和Caspase-3蛋白在两组间的表达差异,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N组比较,V组大鼠睾丸生精小管细胞,分布紊乱,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增多,H组生精上皮损伤程度有所改善,生精上皮排列有序,生精细胞凋亡减少;V组大鼠睾丸VEGF表达显著高于N组(0.981±0.196比0.471±0.068,t=-4.922,P<0.01),H组显著低于V组(0.546±0.090比0.981±0.196,t=4.033,P<0.01),且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546±0.090比0.471±0.068,t=0.924,P>0.05)。V组大鼠睾丸组织切割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组(0.823±0.162比0.451±0.090,t=-4.492,P<0.01),H组显著低于V组(0.408±0.118比0.823±0.162,t=4.629,P<0.0,1),且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08±0.118比0.823±0.162,t=-0.267,P>0.05)。结论VEGF在HIF-1α介导VC大鼠睾丸细胞凋亡中具有促进作用。
李娜卢先锋王单峰张芳袁彩霞刘建荣秦琴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