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2007年 柯敏 占大兴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 高危 传统开腹手术 术后伤口疼痛 住院天数 普瑞巴林对开胸手术术后皮肤神经痛的临床作用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肺腺癌术后皮肤神经痛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62例术后皮肤神经疼痛的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瑞巴林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7d、14d、28d以及42d分别应用疼痛数字表(NRS)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表(QS)对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并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天NRS评分以及Q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临床显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4%,两组不良反应均属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对肺腺癌术后皮肤神经痛效果更显著,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占大兴 冯晓波 张宗泽关键词:普瑞巴林 肺腺癌 局部浸润镇痛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局部浸润镇痛(LIA)和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LIA组(I组)、TAP阻滞组(T组),每组各30例。所有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I组在关腹之前由手术者给予0.25%罗哌卡因40 m L腹部切口逐层浸润镇痛,T组在术毕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 L。术毕两组患者均使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术后4、8、12、24 h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T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较少、镇痛满意度评分较高(P<0.05)。T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I组(P<0.05)。结论相对于切口LIA,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更有助于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静脉镇痛药用量,降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镇痛满意度。 占大兴 邹高锐 陈超 冯晓波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 剖宫产 术后镇痛 恩丹西酮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曲马多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恩丹西酮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曲马多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疗效的影响。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女性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用恩丹西酮)和试验组(用恩丹西酮),每组20例。静吸复合全麻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术毕给负荷量后接PCIA泵。术后4、8、12和24 h进行随访,记录曲马多用量、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4 h两组患者心率(HR)、血压(BP)平稳,未见呼吸抑制病例,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维持在95%以上。试验组曲马多用量在4、8、12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评分各时点均小于4分,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用其它镇痛药。试验组恶心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呕吐发生率及镇静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曲马多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满意,预防应用恩丹西酮并不能有效地减轻曲马多引起的恶心呕吐,反而减弱其镇痛作用。 郑勇萍 王焱林 张宗泽 占大兴 唐宏钢关键词:恩丹西酮 乳腺癌 曲马多 自控静脉镇痛 断指再植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应用 2000年 柯剑娟 冯晓波 占大兴 王焱林关键词:断指再植术 自控镇痛 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80例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随机分为三组行分娩镇痛:0.1%罗哌卡因组92例(镇痛Ⅰ组),0.2%罗哌卡因组96例(镇痛Ⅱ组),0.1%布比卡因组92例(镇痛Ⅲ组)。三组均辅以小剂量的芬太尼2μg/ml,于产程进入活跃期时使用,首次负荷量10ml,维持量5ml/h,宫口开全后夹闭,会阴伤口缝合期间开放,缝合完毕时拔管。同时期未采用任何镇痛方法者为未镇痛对照组96例。采用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并记录待产过程和分娩结局。结果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为:镇痛Ⅰ组为16.30%(15/92)、12.99%(10/77),镇痛Ⅱ组13.54%(13/96)、13.25%(11/83),镇痛Ⅲ组17.39%(16/92)、27.63%(21/76),对照组33.33%(32/96)、12.50%(8/64),PCEA镇痛的三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Ⅲ组器械助产率与其余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活跃期时间及催产素使用率:镇痛Ⅰ组(171.72±50.30)min、90.90%(70/77),镇痛Ⅱ组(183.53±33.51)min、85.54%(71/83),镇痛Ⅲ组(170.99±37.47)min、93.42%(71/76),对照组为(257.30±67.46)min、68.75%(44/64),PCEA镇痛的三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分娩镇痛能缩短活跃期时间,降低剖宫产率,但催产素使用率和尿潴留率增加;低浓度罗哌卡因感觉和运动阻滞明显分离,阴道器械助产率较布比卡因组低。PCEA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有利于阴道分娩,对母亲及胎儿安全。 黄凤华 占大兴 张元珍 高梅 蔡桂荣关键词:酰胺类 自控镇痛 硬膜外镇痛 产科 分娩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对小儿麻醉后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以及补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啶对小儿麻醉后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CRP)及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拟行手术的患儿60例,根据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浓度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B组患儿予右美托咪啶0.5、0.25μg/kg的负荷剂量静脉推注给药10分钟,然后以0.2-0.7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微量泵入维持患者镇静状态,C组直接以右美托咪啶0.2-0.7μg/kg/h的速度持续泵入维持镇静状态。比较三组患儿麻醉术后的苏醒情况,麻醉前后不同时点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三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A、C两组比较,B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解除监护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24、72 h血清CRP水平更低,术后1、6、24 h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较低(P<0.05),术后1、24、72 h血清补体水平较高(P<0.05)。结论:0.25μg/kg浓度的右美托咪啶对于对小儿麻醉后血清肌钙蛋白I、C反应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影响明显,且有助于患儿术后的苏醒。 严世平 杨红珍 范彬 宋爱敏 占大兴关键词:右美托咪啶 肌钙蛋白I C反应蛋白 补体 国人24h食管pH监测正常参考值初探 2001年 目的 :为研究胃食管反流病 (GERD) ,提供国人 2 4h食管pH监测有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结合我院及国内外资料的有关正常人、GERD患者 2 4h食管pH监测结果分析研究。结果 :生理性反流立位较卧位多见 ;GERD时 ,卧位pH <4百分时间大于立位 ,提示夜间酸反流造成食管粘膜酸暴露时间明显延长 ,促发炎性损伤。结论 :综合 2 3 3例国人正常参考值 (及 95 %可信区间上限 ) ,pH <4总百分时间 ( % ) 1.14± 0 .95 ( 2 .70 ) ,其立位值大于卧位 1.3 6± 1.17( 3 .2 8)、0 .69± 0 .97( 2 .2 9) ;pH <4反流次数 (次 ) 17.85± 11.5 1( 3 6.78) ;反流持续≥ 5min次数 (次 )0 .3 2± 0 .3 5 ( 0 .90 ) ;最长反流持续时间 (min) 4 .4 2± 4 .0 7( 11.12 ) ;总积分 6.0 8± 3 .5 4 ( 11.90 )。 林军 邓长生 孙洁 周燕 占大兴 朱瑞平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参考值 PH值 GERD 咪唑安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的临床观察 2000年 为比较咪唑安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的效果 ,将 3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 (A组 ,n=15例 )和安定组 (B组 ,n=15例 )。麻醉效果稳定后 ,A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0 .0 5~ 0 .1mg/kg,B组静脉注射安定 0 .15~ 0 .2 mg/kg。结果显示 ,咪唑安定的镇静、催眠作用比安定组有效而持续时间短 ,且均无注射痛 ,呼吸抑制不明显 ,并产生顺行性遗忘。提示咪唑安定作为麻醉辅助用药比安定具有更好的临床效应。 吴云 刘茂春 占大兴关键词:咪唑安定 辅助用药 麻醉 不同催醒药对全麻催醒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 1994年 近年来,全身麻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部分患者全麻后苏醒延迟,这样既增加了术后并发症,又加重医护人员的负担。为此,我科试用多沙普仑、纳洛酮、氨茶碱三种药分别为全麻术后患者催醒,并比较相应指标,旨在为临床全麻催醒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依据。 刘环秀 张方玲 王有地 占大兴关键词:全身麻醉 催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