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4
- 1999年
- 1血小板输血的免疫学问题——血小板抗体在输血中的重要意义据报道,在多次输血的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中,30%~70%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和血小板输血紫癜(PTP)[1]。导致PTR主要有两大原因:①非免疫性血小板消耗,多发生在脾肿大、发热、感染、...
- 刘达庄包于勤陆萍朱自严
-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输血
- 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保存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评价
- 2005年
- 目的 评价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在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中保存半年复苏后脐血有核细胞总数、CD34+ 细胞数量和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 GM)的回收率,评价自动液氮储存系统保存效果。结果 85份新生儿脐带血复苏后有核细胞仍获得较高的产率,达到(8.97±4 .12 )×10 8,CFU GM计数达(90 .5 8±84 .5 0 ) /2×10 5,CD34+ 细胞数达到(7.2 8±3.5 7)×10 6。比较脐带血有核细胞冻存前后各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ioArchive自动液氮储存系统储存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效果较为理想,适合于各种脐血库和细胞库的应用。
- 冯明亮陈亮陆琼马庆包于勤高峰
- 关键词:脐带血脐带血库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人血小板抗原5系统基因型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建立人类血小板抗原 (HPA) 5系统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PCR RFLP方法对 2 5名健康献血员的HPA 5系统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结果与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点杂交 (PCR ASO)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以PCR RFLP方法对 2 5名献血员的HPA 5系统分型 :2 4名为a/a型 ,1名为a/b型 ,未发现b/b纯合子个体 ,结果与PCR ASO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使用PCR RFLP方法对HPA 5系统进行基因分型 ,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有利于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陆震宇刘达庄朱自严朱俊包于勤
- 关键词: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人血小板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 10057例上海地区献血者K抗原频率的调查被引量:30
- 2003年
- 包于勤丁苏鄂谢云峥岑文清吴蓉晖唐瑞峰金丽
- 关键词:献血者抗原频率
- 血小板同种抗体与输血效果被引量:30
- 1993年
- 血小板输注是现代医学治疗的一种有效措施,近年来在临床上的使用日益普遍。然而,大量、反复输注血小板的病人约50%以上产生血小板同种免疫(相当于红细胞同种抗体产生频率的几十倍),从而导致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Refractoriness)。
- 刘达庄陆萍王健莲包于勤吴国光
- 关键词:血细胞抗体输血
-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Sib^a抗体)的研究被引量:21
- 1995年
- 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试验(SEPSA),在我国首次从1名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体内检出血小板同种特异性抗体,鉴定确认为HPA-2b(Sib ̄a)抗体。作者对该抗体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我国的Sib ̄a抗原频率约9.1%以上,Sib ̄a抗体是引起我国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抗体之一,对血小板同种异型的研究具有意义。
- 刘达庄陆萍王健莲包于勤吴国光
- 关键词: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 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和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在血小板血型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工作中,方法学的解决是主要关键。本成果突破了此难题。重点攻克了直接指示血小板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关键性指示系统-抗人IgM和抗人IgM致敏红细胞的研究难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特异性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方法,即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
- 刘达庄包于勤王健莲丁苏鄂陆萍金丽朱自严沈伟
- 关键词:致敏红细胞SEPSA血小板抗原
- 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的指示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指示血小板抗原抗体反应指示试剂、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该指示试剂系通过向1~10%羊红细胞悬浮液中加入戊二醛溶液固定,再与鞣酸溶液混合,然后加入等体积的10—150mg/ml抗人IgG抗体致敏1—2小时而制得...
- 刘达庄包于勤陆萍王健莲吴国光
- 文献传递
- 反复输血产生抗-C、抗-JK^a及可能的抗-Js^a抗体1例
- 2000年
- 患者张××,女,53岁,曾因反复不明原因发热,全血三系降低,在上海数家医院就诊。主要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继发性骨髓纤维化。在治疗过程中,曾数十次输注三洗红细胞、少浆血及全血。早期输血治疗时,疗效甚佳,每次输血后,Hb均有明显上升。但随着输血次数的不断增多,患者开始出现怕冷,寒颤等不适症状,伴随有血红蛋白尿,Hb不再明显上升,遂送标本检查。
- 包于勤陆震宇朱俊王健莲唐瑞峰刘达庄
- 关键词:反复输血抗-C抗体寒颤输血治疗
- 全文增补中
- 血小板血型抗体在母婴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应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对1201例正常孕妇和52例早期流产患者的母婴免疫血小板同种抗体进行了研究,显示早期流产妇女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21.15%。显著高于正常孕妇(3.66%)及经产妇(1.37%)血小板抗体与早期流产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X^2=29.32,P<0.005)。血小板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型,仅1例又有IgM型,以血小板特异性抗体与HLA抗体并存者占人多数(54.54%)。在查出的55例血小板抗体阳性孕妇中有6例发生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NAITP),并证实HPA-5b(Br~α)抗体是引起我国NAITP的主要抗体。我们对其中3例抗体效价高于1:32的孕妇进行血浆党换治疗,有效地防止了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早期流产的发生。
- 陈仁彪包于勤刘达庄丁苏鄂王健莲金丽陆萍陆震宇
- 关键词:流产紫癜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