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皎
- 作品数:21 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近年来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对于年龄大于65岁的高危人群,其发病率较高[1]。同时在这一高发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所占的比例较高,抗凝药物使用普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及复发的几率。由于目前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机制尚无统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科药物保守治疗的发展。而国内一项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有明确的治疗作用[2],本研究参考相关临床试验结果,针对部分血肿量少、不能耐受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药物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刘飞皎孙含蓄孙世远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阿托伐他汀药物保守治疗多中心前瞻性术后复发人口老龄化
-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经急诊开颅手术治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术后在常规脱水降颅压、止血及预防脑血管痉挛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结束后,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及血浆S100β蛋白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69.57%)(P〈0.05);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GO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S100β蛋白含量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
- 曹红磊刘飞皎曹红岩孙世远
-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高压氧脑出血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显微血管减压术(MVD)在三叉神经痛(T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86例TN患者分为减压组和射频组,各43例。减压组施以MVD,射频组施以射频热凝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3个月减压组疼痛总缓解率、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射频组(P<0.05);术后3d减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于射频组,髓过氧化物酶(MPO)、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高于射频组(P<0.05);术后3个月减压组β内啡肽(β-Ep)高于射频组,血管活性肠多肽(VIP)、P物质(SP)低于射频组(P<0.05);术后3个月减压组疼痛程度BNI等级、生活质量QOL评分较术前改善,且减压组改善幅度大于射频组(P<0.05)。结论:MVD能有效缓解TN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机体创伤较大,会加剧氧化应激反应,并发症风险较高。
- 钮优生刘飞皎曹淼淯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氧化应激指标
- Hunt-HessⅢ-Ⅳ级颅内动脉瘤的超早期和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超早期和早期手术治疗Hunt-HessⅢ-Ⅳ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Hunt-HessⅢ-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根据手术治疗时机分为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和早期手术治疗组。2组患者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可采用开颅手术夹闭治疗和介入栓塞手术治疗。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定患者预后,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前手术治疗组GOS评分4~5分共18例,预后良好率为64.3%。早期手术治疗组GOS评分4~5分共21例,预后良好率为65.6%。超早期手术治疗组预后良好率和早期手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手术治疗组存活率和早期手术治疗组存活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治疗组并发症(再出血、脑积水、脑梗死、脑血管痉挛、颅内感染)发生率和早期手术治疗组并发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和早期手术治疗Hunt-HessⅢ-Ⅳ级颅内动脉瘤均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近似,可根据患者具体临床情况选择超早期手术或早期手术治疗。
- 刘飞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HUNT-HESS分级
- 谷氨酰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态炎症介质释放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研究添加免疫调节剂的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SHI)患者营养状态、炎症介质释放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06—2020-06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SHI患者分为谷氨酰胺(Gln)组和常规组各47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早期肠内营养,Gln组在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比较14 d时2组患者营养水平、免疫功能、炎症因子、肠道屏障功能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 d时,2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常规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AMC)明显降低(P<0.05),且Gln组TP、ALB、TRF、TSF、AMC及GCS均高于常规组。2组免疫球蛋白A(IgA)、IgG、CD4^(+)及CD4^(+)/CD8^(+)均明显升高(P<0.05),CD8^(+)均明显降低(P<0.05),且Gln组IgA、IgG、CD4^(+)及CD4^(+)/CD8^(+)高于常规组,CD8^(+)低于常规组。2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均明显降低(P<0.05),且Gln组TNF-α、IL-6及sTREM-1低于常规组。2组D-乳酸、降钙素原(PCT)及二胺氧化酶(DAO)明显降低(P<0.05),且Gln组D-乳酸、PCT及DAO低于常规组,Gln组胃肠道不适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HI患者肠内营养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对维持机体营养水平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罗凯曲军刘飞皎杨文涛
- 关键词:谷氨酰胺炎症介质肠道屏障功能
-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PTCI)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脑疝、血压、手术、颅底骨折、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GCS评分≤8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5个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GCS评分≤8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4个因素为影响PT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CS评分、脑疝、低血压、创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为PTCI独立危险因素。
- 刘飞皎孙世远
- 关键词:中重型颅脑损伤脑梗死
- 表现为颅内占位的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表现为颅内占位的巨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文献复习,回顾性分析1例表现为颅内占位的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病例资料。结果病人经术前行CT及MRI增强扫描,曾误诊为颅内占位病变,术中进行巨大动脉瘤的完全切除,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表现为颅内占位的巨大动脉瘤术前易误诊,应尽量完善影像资料,并根据动脉瘤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
- 迁荣军刘飞皎
- 关键词:颅内占位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
- 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4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血肿部位等,在全身麻醉下急诊行开颅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及血肿,控制颅内压,术中减张缝合硬脑膜,术后如果有呼吸困难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本组患者91例,采取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44例,常规骨瓣手术治疗患者47例。结果: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组患者预后评定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致死致残率高,要及时救治,采用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预后。
- 刘飞皎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2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辅以口服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复发、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25%)与对照组(5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KP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两组均出现Ⅰ-Ⅱ级白细胞降低及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脑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与单纯放疗临床疗效相当,但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延缓术后复发时间,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 刘飞皎
- 关键词:三维适形放疗替莫唑胺恶性脑胶质瘤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受伤后6小时内急诊入院的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按照颅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级,均符合重型颅脑外伤诊断标准,随机分为A对照组(40例)、B早期气管切开组(43例).A组按照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维持生命体征稳定、降颅压、控制肺部感染、营养支持及应用神经营养药物综合治疗,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切开的时机选择在伤后48小时后;B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24小时内)行气管切开.比较2组病人的死亡率、3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肺部感染情况.计数资料均以 x±s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0.05 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死亡率B组低于A组(p〈0.05).(2)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p〈0.05).(3)A、B2组病人的肺部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早期气管切开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病人的GOS评分,改善预后.(2)早期气管切开不会增加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肺部感染率.
- 刘飞皎孙含蓄孙世远
-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重型颅脑外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