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茹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介入封堵术后心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心电监护、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分析,评价应用偏心或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先天性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后对早期心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123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偏心封堵器治疗56例,对称封堵器治疗67例。患者术前、术后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术中、术后行心电监护,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心导管资料及介入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平均肺动脉压(mmHg),Qp/Qs,室间隔缺损直径(cm),距主动脉瓣距离(cm),封堵器直径(cm),手术时间(min),X线曝光时间(min)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心电图及Holter结果:两组内经连续变量配对t检验后,术后室性早博数目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3),室上性早博增加不显著(P=0.05),PR间期、QRS宽度、QTc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间经χ2检验,平均心率(HR),PR间期,QRS波宽度,校正QT间期(QTc),房室交界区早搏(AVE),室性早搏(VE),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NPJT),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NPVT),房室传导阻滞(AVB)和束支传导阻滞(BBB)均未见显著差异;独立变量与室性早博的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与室性早博数目的增加相关(P=0.02),而体重、性别、室缺大小、封堵器直径与室性早搏无关。结论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室性早搏数目明显增加并出现加速性交界性和室性自主心律;但更应防止术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危害,加强患者的术后心电监护。
- 李世杰张毅刚刘茹王临光韩冰付强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
- 船舶靠泊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工作性状研究
- 高桩码头作为一种主要的码头结构型式,在我国沿海及长江沿岸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国内外对于高桩码头靠泊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这一方面尚缺乏可靠的评估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探讨一种直接有效的高桩码头现场试验评估方法,根据实测数据资...
- 刘茹
- 关键词:高桩码头工作性状有限元计算
- 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临床应用及中期疗效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VSD)的安全性及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对26例嵴内型VSD患者行介入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VSD破口直径3~9mm,平均(4.7±4.5)mm.距肺动脉瓣〉2mm,距主动脉瓣〉1 mm,并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26例患者中21例封堵成功,5例失败,成功率为80.8%.术后即刻左室造影示少量残余分流2例,微量残余分流3例,均在术后1 d至3个月消失,术后即刻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1例,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封堵术后1周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即明显缩小(P〈0.01),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无明显变化,术后1个月及以上各项指标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前合并8例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3例LBBB,5例在术后2~14d恢复正常,6例在出院时未恢复正常,包括4例RBBB,2例LBBB.随访1个月时,1例RBBB恢复正常;随访3个月时,1例RBBB恢复正常,余在随访期间持续存在.结论 应用国产偏心型封堵器治疗嵴内型VSD是安全有效的,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 李世杰张毅刚刘茹王诚石怀龄厉志红付强
- Mammotome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评价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ammotome对112例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切除和活检,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82例,乳腺癌2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2例术中皮肤破损,3例出现较大血肿,1例术后2 d切口及针道发红经抗炎治疗后消退,5例皮下轻度青紫。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活检系统具有手术微创、定性准确、切口隐蔽、不需缝合、康复快等优点,在乳腺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曹苏生王伟刘军张佳青张家新袁补全刘大跃鹿存涛刘茹刘敏
- 关键词:MAMMOTOME微创手术乳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