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探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及病变部位与HRV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同期行24h动态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43例,获取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依据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依据病变部位分为前降支为主组、左回旋支为主组、右冠脉为主组,所有患者依据Gensini评分分为A组、B组、C组、D组。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HRV的指标SDNN、SDANNI、SDNNI、RMSSD、PNN50均显著降低(p<0.05);2冠状动脉不同病变部位患者之间的HRV无差异(p>0.05);3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SDNN、SDANNI、SDNNI显著降低(p<0.05),RMSSD、PNN50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HRV显著降低,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负相关,但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无关,HRV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张文静刘艳军王蔓莉赵佩葛庆锋李海涛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心率变异性冠状动脉造影
- 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再次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一例报道被引量:4
- 2014年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内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PCI前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应用非常重要,然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盐酸替罗非班)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本文重点介绍1例PCI患者术后首次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未见血小板减少,但因患者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后行PCI再次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通过分析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外文献提示临床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时要严密监测血小板。
- 刘艳军李海涛刁增利闫杰王志军葛庆锋刘培光
- 关键词:血栓形成盐酸替罗非班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 流行性出血热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 2014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4岁,因“间断发热5天,恶心呕吐3天,少尿2天,晕厥1次”于2013年7月20日入院。既往体健,无手术、外伤史,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月经规律,育有1女孩。患者入院前5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0℃,伴乏力、食欲差,当地诊所给予静脉滴注“阿莫西林、阿奇霉素”治疗,效果差。
- 李宏伟刘艳军李海涛葛庆锋
- 关键词: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流行性出血热家族遗传病史间断发热传染病史月经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