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现磊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9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浅析中药材的现代鉴定方法被引量:5
- 2019年
- 本文查阅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方法最新研究成果与历年文献,收集整理信息,并进行汇总分析,根据使用频次与引用频次,对中药材现代鉴定方法进行概括总结。中药材现代鉴定方法以DNA条形码、PCR、RFLP、AFLP、RAPD、ISSR等分子鉴定为主,中药材现代鉴定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字化是未来发展趋向。
- 刘现磊
- 临方炮制对于临床用药的意义被引量:8
- 2015年
- 中药饮片的临方炮制,是指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辨证施治,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能及患者病情治疗的需要,由药房调剂人员或炮制人员将中药饮片生品进行临时炮制,加工成临床所需要的饮片种类。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医药一大特色。目前三级以上中医院的中药饮片的购进需要从具有相关资质的饮片经营企业或生产企业购进,中药饮片厂加工炮制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同种中药饮片炮制品种单一。
- 刘现磊孙志海
- 关键词:中药饮片临方炮制
- 基于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研究当归-川芎药对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9年
- 比较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1︰0、3︰2、1︰1、2︰3、0︰1)和不同制法(水提、醇提和先水提后醇提)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和黏附分子等相关指标的表达,采用斯皮尔曼方法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归-川芎药对不同配比、不同制法样品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总效应。实验方案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表明,当归-川芎药对1︰1先水提后醇提组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和黏附分子的改善总效应最强(总效应值为6.96);提取方法相同时,当归-川芎药对1︰1的整体作用较好;配比相同时,当归-川芎先水提后醇提给药组和醇提给药组的总效应优于水提给药组。当归-川芎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血清中与血瘀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黏附分子表达,但配比和制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存在差异,为该药对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也为该药对治疗血瘀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 李伟霞王晓艳唐进法张书琦王炎张辉张辉刘现磊孟祥乐李学林
- 关键词:当归川芎
- 当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07
- 2022年
- 当归是临床常用的补血、活血要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含苯酞内酯类)、有机酸类、多糖、氨基酸和核苷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镇痛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肿瘤、保肝等药理作用。在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概述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质量标志物筛选五原则,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不同炮制方法、传统功效、入血成分、网络药理学等多方面对当归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当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李伟霞泥文娟王晓艳刘现磊李琨张书琦陈小菲唐进法
- 关键词:当归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黄芪-丹参药对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研究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黄芪-丹参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相关关系。方法:首先将黄芪-丹参药对中14个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芒柄花苷、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异鼠李素、丹酚酸B、紫草酸、迷迭香酸、丹参素、原儿茶醛、丹参酮IIA、二氢丹参酮I、丹参酮I、隐丹参酮)依据Pharm 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然后采用MAS和KEGG数据库获得靶蛋白的作用通路;最后,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黄芪-丹参药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黄芪-丹参药对中的14个效应成分涉及63个靶点蛋白和69条作用通路。预测结果得到文献印证。网络模型中每个靶点蛋白、每条作用通路出现的平均频次分别为8.31次、7.62次,每个效应成分的平均靶点蛋白数、平均作用通路数分别为4.57、4.93。结论:为深入研究黄芪-丹参药对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提供参考。
- 李伟霞刘现磊唐进法孟祥乐李学林
- 关键词:丹参网络分析
- 对中药炮制的认识
- 2011年
-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的方法.炮制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之一,是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 刘现磊
- 关键词:中药饮片
- 对我院中药饮片处方常见问题的点评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为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对该院2016年2—4月的门诊中药房处方进行点评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300张处方,填写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表,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用药不合理处方共147张,49%的处方不合理,其中不规范处方79张,用药不适宜处方19张,超常处方145张。结论不规范处方应提请医师认真执行规范,饮片剂量超量,应区别情况商酌,建议系统开展针对单药及复方的剂量相关安全性研究,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方药剂量相关的安全性检测平台,尽快推出中药饮片临证应用指南。
- 王红丽孙志海刘现磊
-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点评
- 用正交试验提取解郁安神颗粒中柴胡皂苷的工艺优化
- 2013年
- 目的:优选提取解郁安神颗粒中柴胡皂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柴胡皂苷a、干膏收率等多项指标综合评定提取解郁安神颗粒中柴胡皂苷的最佳工艺。结果:解郁安神颗粒中柴胡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加6倍量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h。结论:加6倍量浓度为8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2h这种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稳定、提取率高,可为测定解郁安神颗粒中柴胡皂苷的含量提供实验依据。
- 孙志海刘现磊
- 关键词:解郁安神颗粒柴胡皂苷正交试验
- 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77
- 2022年
- 丹参因含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挥发油类、多糖类和含氮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抗凝血、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抗肿瘤、保护脏器的作用,并在中药复方配伍和相关制剂中成为常用中药。在丹参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基础上,从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可入血成分及网络药理学预测5个不同角度对丹参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进行分析预测,建议将6种酚酸类(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A和丹酚酸B)和4种丹参酮类(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Q-Marker的选择参考,以期为解决丹参质量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制定高水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 冯科冉李伟霞王晓艳吴娅丽张辉刘现磊陈毓龙李琨唐进法
- 关键词:丹参原儿茶醛丹酚酸二氢丹参酮I隐丹参酮丹参酮
- 市售丹参配方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建立市售丹参配方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和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为其质量一致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Analytical色谱柱(150 mm×4.6 mm,5μm)进行检测,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80 nm,进样量为2μL。建立4个厂家市售的31批丹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层次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查不同批次丹参配方颗粒的差异成分。结果:建立的市售丹参配方颗粒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3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共指认了10个成分,分别为丹参素(1号峰)、原儿茶醛(2号峰)、咖啡酸(3号峰)、丹酚酸D(4号峰)、丹酚酸E(5号峰)、迷迭香酸(6号峰)、紫草酸(8号峰)、丹酚酸B(9号峰)、丹酚酸A(11号峰)、丹参酮ⅡA(13号峰)。31批市售丹参配方颗粒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77~0.999,HCA、PCA和OPLS-DA均将样品分为了4类,在OPLS-DA模型下,以VIP值大于1筛选出了导致各批次间产生差异的3个差异性标志物,分别为咖啡酸(3号峰)、12号峰和丹参酮ⅡA(13号峰)色谱峰。结论:该分析方法简单可行,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快速评定不同厂家市售不同批次丹参配方颗粒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可为市售丹参配方颗粒整体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刘现磊李琨张辉李伟霞王晓艳冯科冉陈毓龙泥文娟唐进法
- 关键词:丹参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