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玉盛

作品数:17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航天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头低位
  • 8篇头低位卧床
  • 6篇卧床
  • 5篇头低位卧床期...
  • 5篇卧床期间
  • 3篇运动锻炼
  • 3篇失重模拟
  • 3篇卧床实验
  • 3篇模拟失重
  • 3篇骨丢失
  • 2篇胆碱
  • 2篇电图
  • 2篇乙酰
  • 2篇乙酰胆碱
  • 2篇体育
  • 2篇体育锻炼
  • 2篇头低位倾斜
  • 2篇下肢
  • 2篇下肢肌肉
  • 2篇肌内

机构

  • 10篇航天医学工程...
  • 7篇中国航天员科...
  • 7篇解放军第30...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北京体育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17篇刘玉盛
  • 7篇吴斌
  • 6篇刘兴华
  • 5篇仲崇发
  • 5篇孙喜庆
  • 5篇耿捷
  • 4篇费军
  • 4篇黄伟芬
  • 4篇孙洪义
  • 4篇孙洪义
  • 3篇王俊
  • 3篇董荣菂
  • 3篇曾亚伟
  • 3篇杨长斌
  • 3篇曹新生
  • 3篇金真
  • 3篇刘刚
  • 3篇张舒
  • 3篇王俊
  • 2篇谷志明

传媒

  • 8篇航天医学与医...
  • 4篇中华航空航天...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西北国防医学...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5
  • 1篇199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1d-6°头低位卧床期间运动训练对骨丢失的防护效应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观察 2 1d -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骨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 1 0名男性青年志愿者分为卧床对照组和卧床训练组 ,每组 5人 ,卧床期间训练组每天进行 1h的仰卧位功率自行车训练。分别于卧床前和卧床 2 0d进行了股骨骨密度 (BMD)、血清骨钙素 (BGP)、羟脯氨酸 /肌酐 (HOP/Cr)等指标的测量。结果与卧床前相比 ,对照组平均股骨BMD下降了 5 .8%,而训练组下降 0 .9%,对照组HOP/Cr不仅显著增加而且也显著高于训练组 ,BGP两组均降低 ,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2 1d - 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于骨质丢失具有比较明显的防护效应。
刘玉盛黄伟芬李丽萍仲崇发董荣菂孙洪义
关键词:模拟失重头低位卧床骨质丢失骨钙素
运动锻炼对30d-6°头低位卧床所致下肢肌肉萎缩及其功能改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训练方法和功率车训练方法对30d-6°头低位卧床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和功能改变的防护效果。方法15名男性被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功率车训练组,每组5人,在30d-6°头低位卧床期间,两个运动组共进行了25d(次)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组每天进行16min的训练,功率车训练组每天进行30min的训练。大、小腿肌肉体积分别于卧床前、卧床第28天和起床后第2天进行了3次测量,下肢等动肌力分别于卧床前和起床后第2、7天进行3次测量。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卧床第28天下肢肌力训练组平均大腿肌肉体积和小腿肌肉体积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功率车训练组的变化介于上述两组之间,两个运动训练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起床后第2天对照组左膝伸峰力矩、左膝伸平均功和总功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下肢肌力训练组,但是,右膝的变化则不及左膝明显,对照组卧床后不仅同侧下肢屈伸峰力矩不平衡现象明显增加,而且双膝峰力矩不对称现象也明显增加。结论下肢肌力训练方法对于30d-6°头低位卧床引起的下肢肌肉萎缩及其功能改变具有明显的对抗防护效果。
刘玉盛金真吴斌赵东明孙洪义潘占春李科吴萍谷志明曾亚伟刘刚耿捷孙喜庆
关键词: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运动锻炼肌萎缩
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肌酸比值的影响及等张运动对肌萎缩的作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模拟失重对人体骨骼肌体积和肌内乙酰胆碱 /肌酸 (Cho/ Cr)比值的影响 ,并观察卧床期等张肌肉锻炼的抗肌萎缩作用。 方法  10名健康青年男性志愿者 ,进行卧床 3周的模拟失重试验 ,将其随机分为卧床对照组 (5人 )和卧床运动训练组 (5人 )。使用核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观察卧床前后右侧大腿骨骼肌体积、股四头肌体积和比目鱼肌内 Cho/ Cr的变化 ,使用REV90 0 0等速测力系统测试其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的变化。 结果 两组受试者卧床后右侧大腿骨骼肌体积、股四头肌体积和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除 Cho/ Cr外均较卧床前显著下降 ,以股四头肌体积变化最显著。对照组与训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模拟失重对人体下肢骨骼肌短期内即可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萎缩和膝关节伸肌相对峰力矩的下降。
费军金真曾亚伟刘刚刘玉盛孙洪义仲崇发董荣菂
关键词:模拟失重体积乙酰胆碱肌酸肌萎缩
30d头低位卧床期间下肢运动锻炼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本实验利用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通过观察和比较30 d卧床期间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对失重后心脏功能变化的对抗效果,为制定我国载人航天时航天员失重对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3组,每组5人。对照组仅-6°HDT卧床30 d,不进行任何处理,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在30 d卧床期间分别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实验期间测量心脏收缩泵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左室射血时间在卧床第22、26天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射血分数在第26天显著性降低(P<0.05),每搏量、心输出量在第1天显著降低(P<0.05)。下肢肌力训练组左室射血时间在卧床期间较卧床前均显著降低(P<0.05),每搏量除第5、7天外均显著降低(P<0.05),心输出量在第1、30天显著降低(P<0.05)。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组心脏收缩功能指标在卧床期间均无明显变化,每搏量、心输出量在卧床第1天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30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心脏收缩泵血功能下降,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率计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血管功能,其中自行车功率计训练的对抗效果更佳。
耿捷孙喜庆刘玉盛杨长斌张舒曹新生吴斌
关键词:失重模拟头低位倾斜卧床实验心脏功能
几种中药对小鼠γ射线照射防护效应的观察被引量:2
1992年
为研究某些中药对γ辐射的防护效果,分别观察了小鼠连续7天服用人参总皂甙、女贞子素以及抗微1号复方中药后接受8G_y和6.4G_y^(60)Co γ射线照射后死亡率和存活日的变化。结果表明,人参总皂甙和女贞子素可显著降低受照小鼠的死亡率和显著延长受照小鼠的存活时间,抗微1号复方中药亦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并进一步观察了上述药物对受照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参总皂甙、女贞子素对受照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具有显著降低效果。提示人参总皂甙、女贞子素对受照小鼠的整体效应以及对染色体畸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刘玉盛王淑清念瑾张瑞钧
关键词:放射保护药染色体畸变
噪声和音乐对脑电功率谱的影响被引量:21
2000年
目的观察飞行员在安静、噪声和音乐 3种状态下的脑电功率谱的变化特点 ,为航天员的心理放松训练提供一客观生理依据。方法记录了 1 2名飞行员在安静、噪声和音乐状态下的 1 6导连续脑电图 ,并进行了 6个频段的功率谱分析。结果安静状态和噪声状态下以及安静状态和音乐状态下脑电能量变化的比较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噪声状态和音乐状态的比较从频域上看 ,在音乐状态下 ,脑电能量在α1 频段呈明显减少趋势 ,在θ频段呈增加趋势 ;从空间域上看 ,脑电能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前额颞区和中央区。结论脑电变化与人的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音乐可起到放松作用 ;声音对脑电的影响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放松训练须因人而宜。
袁全刘兴华李大琛王海荔刘玉盛
关键词:飞行员噪声音乐脑电图功率谱
21d-6°头低位卧床运动训练对骨质丢失的防护效应
2002年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刘玉盛黄伟芬彭军李丽萍仲崇发董荣菂孙洪义刘兴华王俊谢俊水李伟刚
关键词:失重模拟血液生化指标骨丢失
30 d头低位卧床期间体育锻炼对立位耐力、运动耐力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和比较30 d-6°头低位卧床期间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对立位耐力、最大运动时间、体质量以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明确体育锻炼方法对失重所致心血管失调的对抗效果,为制定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时航天员失重对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名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3组,每组5人。对照组仅-6°头低位卧床30 d,不进行任何处理,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在30 d卧床期间分别进行下肢肌力训练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实验前后测量立位耐力、最大运动时间,实验期间测量体质量及HRV。结果:卧床30 d,对照组的立位耐力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1),而下肢肌力训练组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的立位耐力较卧床前有所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卧床第30 d,对照组和下肢肌力训练组的最大运动时间较卧床前显著降低(P<0.05),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较卧床前无明显变化,且较对照组和下肢肌力训练组显著升高(P<0.05)。卧床期间,对照组体质量较卧床前有降低趋势,下肢肌力训练组有升高趋势,自行车功量计训练组无明显变化;卧床第10 d,下肢肌力训练组体质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HRV分析发现,卧床期间对照组归一化低频(LFn)、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F/HF)较卧床前有升高趋势,归一化高频(HFn)有降低趋势,两锻炼组上述指标变化与对照组相似。结论:30 d头低位卧床可引起立位耐力和运动耐力显著降低,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均衡性发生改变。下肢肌力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模拟失重后的立位耐力,而自行车功量计训练可提高模拟失重后的立位耐力和运动耐力。
耿捷孙喜庆刘玉盛杨长斌曹新生张舒吴斌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体育锻炼立位耐力心率变异性
运动锻炼对30d-6°头低位卧床所致承重骨丢失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下肢肌力锻炼和功率车锻炼对30 d-6°头低位卧床引起骨丢失的防护效果,为筛选航天员暴露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运动锻炼方法提供参考。方法15名男性青年受试者分为卧床对照组、下肢肌力锻炼组和功率车锻炼组,每组5人,在30 d-6°头低位卧床期间,两个运动锻炼组共进行了25 d(次)的运动锻炼,下肢肌力组每天锻炼1618 min,功率车组每天锻炼30 min。分别于卧床前和起床后测量了全身骨密度(BMD QDR-4500/W Hologic)和腰椎骨小梁比值(CTPhilips-Mx-8000)。结果与卧床前相比,对照组卧床以后全身骨矿含量显著下降(P〈0.05)、左髋总骨密度和右髋大转子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第24腰椎骨小梁比值显著下降(P〈0.05),功率车锻炼组虽然全身骨密度显著增加,但是第34腰椎骨密度却显著下降(P〈0.05),下肢肌力锻炼组全身和腰椎及髋部等承重部位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均无明显下降。结论30 d-6°头低位卧床可引起腰椎和髋骨等承重部位明显的骨丢失,功率车锻炼方法不能改善腰椎部位的骨丢失,下肢肌力锻炼方法对于维持全身和承重部位的骨密度具有明显的防护效果,该结果将对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失重对抗措施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刘玉盛吴斌费军谈诚赵东明孙洪义谷志明吴萍刘兴华王俊仲崇发耿捷孙喜庆
关键词:头低位卧床运动锻炼骨丢失
秋千摆动刺激下胃电图特征的初步观察
1995年
秋千摆动刺激下胃电图特征的初步观察裴静琛,刘志强,常磊,刘玉盛,王俊,刘兴华(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载人航天飞行中,大约50%的航天员出现以胃部不适、恶心和突发性呕吐为主的空间运动病症状。在运动病发生中,胃肠道功能可能是前庭功能紊乱的主要起动和效应器环...
裴静琛刘志强常磊刘玉盛王俊刘兴华
关键词:胃电图运动病航天医学空间运动病工程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