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佳 作品数:10 被引量:1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哲学宗教 文化科学 文学 更多>>
英汉情感隐喻“喜悦”,“愤怒”的认知研究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如何理解和概念化情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关系着人们的思维和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是两个不同域之间的映射,揭示了人们是... 刘源佳关键词:隐喻 文化 身体经验 文献传递 现代汉语情感构式研究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情感的表达形式丰富多样,而语言是表达和传递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表达情感... 刘源佳关键词:喜悦 愤怒 悲伤 恐惧 论中性符号的内涵及其表征 2023年 在世界符号学领域里,有两个标志性理论:(1)以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符号学,(2)以皮尔斯非语言学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符号学。而“中性符号”是其汇聚之处和典型代表。它以“语象合治”为意指方式,以“消除语与象的二元对立”为方法,以寻找符号研究的新视域为目标,体现为符号表征的语言与图像之间、意义的虚与实之间、构成的正与反之间、用法上的顺和逆之间的融合,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刘源佳意识形态对于新闻制作和新闻翻译的操纵 被引量:12 2012年 新闻媒体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倾向性,有些媒体甚至沦为特定意识形态的喉舌,即便是一直标榜新闻报道客观性、中立性的美国新闻媒体也概莫能外。本文尝试以批判性话语分析为理论依据,以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2012年1月18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的英文报道以及在此基础上《美国之音》中文版所做的编译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意识形态对于新闻制作和新闻翻译的影响和操纵。 郑庆珠 刘源佳关键词:意识形态 新闻媒体 新闻翻译 新闻制作 人生即选择——罗伯特·弗罗斯特名作《未选择之路》的空间意象图式分析 2020年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解析不仅可以从思想意义入手,更可以从语言学层面进行剖析。这样才能做到对诗歌之美的深度把握。本文拟采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包括G.Fa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G.Lakoff的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和Johnson及Talmy的意象图式理论,也就是从人类认知图式和心理表征的普遍规律出发,以物理(存在)空间、认知(心理)空间和语言(概念)空间为线索,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哲理抒情诗《未选择的路》(“The Road Not Taken”)的空间意象图式及其构筑艺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勇敢而理智地面对纷繁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出更好的规划与选择。 刘源佳关键词:《未选择的路》 诗歌意象 Brooke-Rose多词性隐喻语法学说刍议 2025年 作为一位享誉全球的英国作家和评论家,克里斯汀·布鲁克-罗斯的文学语言学思想以语法修辞为抓手,跨越语言和思维的边界,着力搭建文学批评的语言范式,特别是“多词性隐喻语法”学说,囊括“简单替换”“指向公式”“系动词”“动词组合”和“属格连接”等,独具创见,影响久远。该学说旨在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中隐喻的语法结构和表征形式,及其对文本搭建和意象解释的功效。为了更精确参悟和把握布鲁克-罗斯的学术思想,文本着重解析其隐喻思想、语法结构和分析手法,以便更详细地剖析和透视隐喻的语法构成及其与内涵的紧密关系,精准甄别隐喻在诗歌文本中的位置、构成与表现力,勾勒出隐喻与文学的互动脉络,丰富文学批评的多元视角。 孙毅 刘源佳A Congnitive Study of Emotional Metaphors of Joy/喜悦and Anger/愤怒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如何理解和概念化情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关系着人们的思维和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手段,是两个不同域之间的映射,揭示了人们是... 刘源佳关键词:情感隐喻 文化差异性 文献传递 新媒体视角下的情感构式:“S可能V了假N”的形成与发展 被引量:1 2022年 文章考察了近来流行的“S可能V了假N”构式,认为这种构式主要表达一种对既成事实的假性评价。S主要是第一人称代词,以“我”最为多见,也有第二、三人称代词;V以单音节动词为主,包括行为动词、系动词和心理动词;N一般是表示人、物、时、地的可评价的概念名词。构式还出现了量化变体形式:“S可能V了(数+量)假N”,数词以“一”为主,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分别评价具体事物和具体事件。这种变体形式的出现表明构式的评价对象已经开始从具体事物扩展到具体事件,从自身评价过渡到他身评价,从说话双方扩大到交流的第三方,这是构式语义泛化的一种表现。考察表明,这种构式的形成源于近年来开始流行的表情包,由表情包所浮现的调侃与自嘲构式义,是由语境和言者意图共同作用的结果,成为新构式产生的一种范式。 刘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