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华

作品数:19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4篇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变异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硬化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肝组织
  • 2篇肝组织病变
  • 2篇病变
  • 1篇电针
  • 1篇性疾病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复制
  • 1篇乙型肝炎肝

机构

  • 10篇石家庄市第五...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院

作者

  • 11篇刘彦华
  • 3篇祁文涛
  • 2篇李常法
  • 2篇李朝辉
  • 2篇赵藏朵
  • 2篇何朝霞
  • 2篇倪旭
  • 1篇范景芳
  • 1篇王瑞敏
  • 1篇刘洪德
  • 1篇郑欢伟
  • 1篇郭晓华
  • 1篇张照琪
  • 1篇康海燕
  • 1篇王建彬
  • 1篇田红卫
  • 1篇李长法
  • 1篇邵明亮
  • 1篇赵子龙
  • 1篇王立静

传媒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陕西中医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3
  • 1篇199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药并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则被引量:1
2003年
李常法赵藏朵刘彦华郭晓华李亚
关键词:针药并用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乙肝病毒复制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乙肝病毒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慢性轻度,57例慢性中度,29例慢性重度的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突变特异PCR技术检测HBV前C基因nt1896位点突变情况,并对血清中HBVDNA进行测序。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eAg/抗-HBe、HBVDNA定量、肝纤维化指标。结果(1)抗HBe阳性者在单纯变异株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所占的比例(84.61%)高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24.32%)。(2)随着变异株感染率的增加,HB-VDNA的含量增高。(3)随着变异株感染率增加,肝脏纤维化分期的逐渐加重。结论前C区G1896A变异与乙肝病毒的复制程度相关。
刘彦华倪旭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活血清肝煎剂预防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结节性增生癌变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清肝煎剂预防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早癌转变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伴有不典型结节性增生(HDN)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清肝组。常规组、清肝合组均按照慢性肝炎临床诊常规保肝治疗,给予保肝(复方甘草酸)、抗病毒(恩替卡韦)治疗。清肝组给予活血清肝煎剂配合治疗1个疗程(24周),以健康对照组参考比较清肝组与常规组效果差异以。结果:活血清肝煎剂降低慢性肝病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常规组11.31,清肝组6.23),调节肿瘤相关的糖类抗原指标(CA19-9常规组53.10 U/m L,清肝组23.45 U/m L),抑制甲胎蛋白AFP(常规组33.21 ng/m L,清肝组12.10 ng/m L),降低CD34(常规组2.49,清肝组1.52)免疫组化评分。结论:活血清肝煎剂通过降低血管再生及干细胞性转变及控制肿瘤因子表达,达到预防慢性肝病癌变作用,是理想的延缓病情进展、防癌中药制剂。
张巍郑欢伟刘彦华王瑞敏邵明亮
关键词:慢性肝炎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伴白癜风的抗病毒治疗1例
2012年
一、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0岁,体质量印kg,因体检发现抗-HCV阳性、腹胀20d于2009年9月2日入院。20年前于当地献血600ml,并回输血浆。
康海燕王建彬赵子龙王艳刘彦华
关键词:肝炎丙型肝硬化白癜风干扰素Α-2A
健脾利水冲剂联合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34例
2007年
刘彦华田红卫刘洪德张照琪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疗法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
刘彦华王立静范景芳祁文涛何朝霞
通过HBV前C区基因变异等不同程度的肝脏组织损伤,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G1896A变异株不影响相同病...
关键词:
关键词: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重型手足口病的效果被引量:8
2011年
祁文涛刘彦华聂志琴李朝辉何朝霞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手足口病
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124例(分轻、中、重3个亚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4例,进行肝活检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Masson三重染,同时进行血清nt1896突变株和野生株检测。观察2组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结果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单纯G1896A变异阳性者(M)感染的百分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感染者(Mix)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总的变异率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中、重度各组中,变异株感染者与野生株感染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区G1896A变异不影响相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
刘彦华祁文涛李朝辉
关键词:肝组织病变基因变异乙型肝炎病毒
三针四穴为主治疗面瘫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三针四穴对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0 0例临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三针四穴之针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同 ,但治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针四穴治疗面瘫疗效好 ,取穴少 ,患者易于接受。
李常法赵藏朵刘彦华
关键词:面瘫针刺疗法电针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脏损伤
2008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临床可产生不同的肝脏疾病谱。HBV感染后,肝细胞的裂解主要是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所致,因此HBV感染后临床产生的不同疾病谱主要归于宿主免疫应答不同。乙型肝炎病毒在宿主强大的免疫压力下易出现变异与逃避清除。近年来,从分子病毒学的进展不难发现,HBV变异与临床关系密切,其中有关HBV前C区基因变异的研究较多,本文就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脏损伤程度、病毒复制和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倪旭刘彦华马春华
关键词:病毒乙型肝炎基因变异肝脏损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