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巧霞

作品数:43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1篇地震
  • 12篇地壳
  • 8篇浅部
  • 7篇震区
  • 6篇短周期
  • 5篇地震测深
  • 5篇发震
  • 5篇测深
  • 4篇地震定位
  • 4篇余震
  • 4篇震源
  • 4篇深地震
  • 4篇深地震测深
  • 4篇汶川MS8....
  • 3篇地壳结构
  • 3篇地壳浅部
  • 3篇地震区
  • 3篇地震台
  • 3篇地震台阵
  • 3篇岩石

机构

  • 37篇中国地震局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青海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海南省海洋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3篇刘巧霞
  • 13篇段永红
  • 10篇田晓峰
  • 9篇邱勇
  • 9篇周铭
  • 8篇王夫运
  • 7篇杨卓欣
  • 7篇刘志
  • 7篇林吉焱
  • 7篇徐志萍
  • 5篇贾宇鹏
  • 4篇沙成宁
  • 4篇朱介寿
  • 4篇莘海亮
  • 4篇张建狮
  • 3篇张先康
  • 3篇郭文斌
  • 3篇嘉世旭
  • 3篇王宏伟
  • 3篇徐朝繁

传媒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地质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震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第七届世界华...
  • 1篇2014年中...
  • 1篇2015中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背景噪声HVSR法探测雄安地区场地响应和浅层沉积结构
2024年
雄安新区建设是国家战略和千年大计,探查与地震灾害密切相关的沉积结构和地震场地响应特征,可为雄安地区的城市抗震设防提供重要依据。但该地区相对缺少与场地条件相关的研究,一些浅部探察结果由于资料覆盖有限,精度不高。文中利用台间距为1km的短周期密集台阵,基于HVSR法处理台阵背景噪声,结果表明:区域内大部分地区场地的放大系数<5,场地放大作用不显著;场地共振频率和沉积层埋深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西部场地共振频率主要为0.8~1.2Hz,沉积厚度较薄,范围为100~160m。中西部场地共振频率主要为0.5~0.8Hz,沉积层厚度较厚,范围为160~210m;三维沉积层模型与钻孔资料、浅层电阻率法的地质解释图基本吻合,沉积层的起伏特征与断裂带分布、地质构造单元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容西断裂、容东断裂、牛西断裂、牛东断裂、徐水-大城断裂作为雄安地区次级地质构造单元边界,影响了近地表的沉积层结构。文中通过HVSR法得到了雄安地区的场地参数,如沉积层共振频率、场地放大系数,以及高精度的近地表三维沉积层模型。上述结果可为雄安地区今后的地震小区划和抗震设防提供重要参考。
阮明明刘巧霞段永红王帅军郑成龙王亮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2019长宁Ms6.0地震震源区浅部三维S波精细速度结构研究
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级地震(以下简称为长宁地震),是迄今为止四川盆地东南缘震级最大、破坏性最强的地震,同时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发生在盐矿开采区内震级最大的地震。长宁Ms6.0级地震发生在长宁-双河复背斜区,...
刘巧霞周铭田晓峰邱勇王清东王冲鹏
关键词:地震震源
模拟退火地震参数反演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在总结前人应用模拟退火法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目标函数对地震参数进行反演,成功实现了在无任何测井数据作为约束的情况下,用模拟退火法仍可得到较为理想的地震参数反演结果;并且通过理论模型实验表明了模拟退火法可以完全不依赖初始模型。最后,对2种不同的退火计划下的反演结果和计算效率进行了对比,指出更适合于地震参数反演的退火计划。
刘巧霞田仁飞钟宙灿
关键词:模拟退火
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噪声成像研究洪泽湖浅部三维横波速度结构被引量:3
2023年
我国陆内河流湖泊等水系发育,但受实施条件、成本和生态保护限制,针对陆内水域精细三维速度结构和断裂构造的探测工作相对较少,需进一步探索适合陆内水域环境的地震观测及成像技术.本文选取湖水面积大、构造环境复杂且毗邻盐矿开采区的洪泽湖水域作为试验区域,开展了短周期密集台阵地震背景噪声观测与成像试验.基于16台节点式海底地震仪(OBN)所记录的观测时长16天的地震背景噪声数据,利用基于射线追踪理论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获取了洪泽湖东北角0~400 m深度范围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试验结果表明:(1)OBN仪器在水域内布设及回收方便快捷,成本相对低廉,适于在大面积水域内推广应用.(2)在洪泽湖水域下方存在较厚淤泥沉积的情况下,仍可从水域台站噪声互相关函数中获取较为清晰的Rayleigh面波信号.(3)获取了洪泽湖东北角水域0~400 m深度范围的三维横波速度结构.(4)此次试验为今后在陆内水域大规模短周期密集台阵观测储备了技术和经验,为水域下方三维速度结构和断裂构造探测提供了新技术思路,具有较高的实践参考价值.
徐志萍刘巧霞段永红田晓峰周铭邱勇王宏伟
关键词:洪泽湖
2019长宁Ms6.0地震区浅部精细速度结构及盐井矿注水诱发地震研究
长宁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该地区自2006年4月以来,地震活动性显著增加(阮祥等,2008),有研究认为该地区的高频地震活动可能与当地的盐矿开采有关。2019年6月17日,长宁发生Ms6.0地震,易桂喜等(2019)随即...
王冲鹏刘巧霞
关键词:注水诱发地震地震区
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盆地地壳结构与增厚机制探测研究
嘉世旭徐朝繁刘志张建狮林吉焱郭文斌刘巧霞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测深
SPAC法在海口江东新区新近纪-第四纪地层精细划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微动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已成为工程地质勘察及隐伏地质构造探测的重要手段。基于微动探测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SPAC)法基本原理,选取研究区内121个微动测点及6个地质钻孔,比对单点S波速度结构与钻孔岩性结构,结果显示岩性界面探测精度在0.44%~5.54%,表明微动探测法划分岩性差异较大的地层界面是可靠的;结合二维视横波速度剖面识别出区内地层单元及隐伏地质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海口江东新区新近纪-第四纪地层单元划分提供数据支撑。
钟宙灿蔡水库蔡水库刘巧霞章雪松张匡华王富
关键词:S波速度结构
汶川MS8.0地震前后震源区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的比较
汶川Ms8.0地震发生后,已有一系列论文讨论了主震及余震时空分布特征及震源机制,揭示了大地震破裂机制及动力学过程.然而,对大地震前震源区中小地震活动特点研究还不够.本文对Ms8.0震源区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1970年四...
朱介寿曹家敏程先琼刘巧霞
关键词:地震活动震源机制应力场动力学过程
短周期密集台阵探测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基于噪声成像和密集台阵观测手段的发展是地震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的重要变革,该方法已经成为地球深部精细结构探测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随着便携式一体化短周期地震仪改进和完善,该类型地震仪集成了数据采集器、单或三分量拾振器、大...
雷华潘素珍田晓峰刘巧霞
关键词:短周期地震仪
文献传递
玉树Ms7.1级地震部分余震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正>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37秒,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Ms7.1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震中位于33.2°N/96.6°E,震源深度14km。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继2008年5.12...
刘巧霞杨卓欣莘海亮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