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孝敏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刑法
  • 5篇犯罪
  • 4篇刑事
  • 3篇刑罚
  • 3篇刑法学
  • 3篇赔偿
  • 3篇赔偿制度
  • 3篇违法
  • 3篇违法性
  • 3篇法性
  • 3篇法学
  • 2篇刑罚目的
  • 2篇正当
  • 2篇中国刑法
  • 2篇中国刑法学
  • 2篇司法
  • 2篇损害赔偿
  • 2篇损害赔偿制度
  • 2篇恢复性司法
  • 2篇法益

机构

  • 10篇江西财经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5篇刘孝敏
  • 2篇王世洲
  • 1篇谢小剑
  • 1篇陈威

传媒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法学研究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政法论坛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法学论坛
  • 1篇法律适用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刑法论丛
  • 1篇刑事法评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种族灭绝罪初探
2007年
种族灭绝罪被视为违反绝对法的犯罪,但是它至今仍是单一法律文件规定的犯罪。构成种族灭绝罪要求行为人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其具体行为方式包括杀害;造成严重的身体或心理伤害;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条件下,以毁灭其全部或部分的生命;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强制转移该团体内的儿童至另一团体。
刘孝敏
关键词:团体《国际刑事法院规约》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正当化被引量:1
2009年
劳动教养制度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创建的,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推进和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与法治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冲突,因此劳动教养问题亟需进一步研究。从劳动教养正当化的角度对劳动教养制度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方案进行了分析,并从程序上进行司法设置,以求得劳动教养问题的合理解决。
刘孝敏谢小剑陈威
关键词:劳动教养正当化
恢复性司法:实现社会正义的一种进路被引量:3
2007年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有效解决犯罪引起的冲突,平衡国家、社会、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思路。报应性司法在保护被害人、改造犯罪人以及有效解决冲突等方面存在缺陷。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与社会正义的价值追求有诸多契合之处。构建中国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时,可以在被害人、犯罪人调解计划的基础上,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保证恢复价值的真正实现和冲突的真正解决。
刘孝敏
关键词:社会正义恢复性司法
关于中国刑法学理论体系起点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4
2004年
科学、理性的理论体系应当是一种体系性、逻辑性思考的结果。在体系性思考中,思考和选择一个恰当的体系起点,是理论体系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以社会危害性为起点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符合中国法治的发展要求和刑法学体系发展的需要,而以刑罚目的为起点的刑法学体系强调刑法的理性运作和规范性特征,其基本逻辑关系表现为:通过证明刑罚目的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来证明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通过证明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来证明规定犯罪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在这个逻辑结构中,刑罚目的的选择是刑法学体系的核心。
王世洲刘孝敏
关键词:社会危害性刑罚目的
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之争被引量:11
2006年
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的争论主要在实质的犯罪概念和实质违法性领域。在实质犯罪概念领域内的争论主要是为了解释现行刑法和指导刑事立法;在实质违法性领域内争论的功能是为符合构成要件行为的正当化提供解释依据。按照中国刑法理论体系,讨论法益侵害说与规范违反说只能在实质的犯罪概念领域中进行。
刘孝敏
关键词:法益侵害说规范违反说实质违法性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认定的中间路径
2024年
帮信罪从设立之初的沉寂到近几年案件数量井喷式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实务中明知认定从仅限(接近)确定性认识转向涵括抽象可能性认识,这两种极端立场均应放弃。帮信罪明知应当以具体可能性认识为前提,对明知推定规则中例示规定、兜底规定和有效反驳的理解均应以具体可能性认识为基础。根据司法解释中列举的基础事实或者个案中帮助内容、帮助对象的行为等证据信息推断行为人存在具体可能性认识,可以认定帮信罪故意的明知,为弥补具体可能性认识与分则明知的刑事可罚性差距,还应当根据行为人回避进一步调查的动机、代价和常情考虑,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认定帮信罪的明知。
刘孝敏
关键词:明知
刑法学知识的引入与运用——以违法性认识的研究为例
2008年
一、导言在中国当前刑法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引入外国刑法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本土可用的刑法学理论资源极其匮乏,要建构一种完善的、理性的理论体系就必须借助于外国刑法学相关理论。在引入刑法学知识后。
刘孝敏
关键词:违法性刑法学理论犯罪论体系中国刑法学刑法学者
法益的体系性位置与功能被引量:51
2007年
法益的体系性位置可以从法益与实定法的关系、讨论法益问题的领域两个角度来分析。在不同领域内讨论的法益,有不同的概念选择,发挥不同的功能。犯罪立法概念中的法益只能是宪法性法益,其功能在于为刑事立法者提供适当的刑事政策标准。犯罪司法概念中的法益,在入罪判断时只能是后刑法法益,可以指导解释刑法规定的行为构成;在出罪判断时只能是宪法性法益,通过法益价值的衡量,对符合行为构成的行为进行正当化处理。
刘孝敏
关键词:法益犯罪概念
美国的刑事赔偿制度(下)
2007年
第二部分刑事赔偿的形式和功能在这个报告中,"损害赔偿"这个词,是指罪犯向被害人做出的——一般但不绝对是——金钱的转移。"损害赔偿令"是司法判决的一部分,指明被告损害赔偿惩罚的期限和条件。"补偿(compensation)"要么按其通常意义使用,要么用作专用术语。作为专用术语,它在两种方式上被运用:在民事程序领域内。
埃米利.希尔弗曼刘孝敏
关键词:刑事赔偿民事程序犯罪被害人证人保护刑事程序
和谐社会的刑事法治模式——恢复性司法初探被引量:3
2007年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的持续过程。报应性司法在保护被害人、改造犯罪人以及有效解决刑事冲突等方面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存在着差距。恢复性司法的基本理念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有诸多契合之处。构建中国恢复性司法的运作模式时,可以在被害人犯罪人调解计划的基础上,扩大参与者的范围,保证恢复价值的真正实现和冲突的真正解决。
刘孝敏
关键词:和谐社会恢复性司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