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经口咽病灶刮除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枢椎肿瘤的临床疗效
- 目的 探讨经口咽病灶刮除后路融合内固定治疗枢椎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例枢椎肿瘤,原发肿瘤3例,转移瘤1例,均为男性;年龄16~67岁。
- 段平国姚浩群刘俊朱先杰宗世璋黄山虎戴闽
- 关键词:经口咽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 门脉高压合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告
- 2013年
- 患者,女,44岁,右上腹胀痛不适1年,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病史。曾因肝功能异常于外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患者近期因进食后恶心,右上腹胀满感明显,于2012年7月6日至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体检:慢性肝病面容,
- 刘俊鄢业鸿李包根李剑锋
- 关键词:胰腺乳头状瘤门脉高压
-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
- 2025年
-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CM)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SM)患者行显微镜下后颅窝减压硬膜成形术(PFDD)联合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SSS)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显微镜下PFDD联合SSS治疗的14例CMⅠ型合并SM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以上,通过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芝加哥Chiari畸形预后量表(CCO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MRI测量L值、D值、S值并计算脊髓空洞改善情况。结果:14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颈椎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末次随访CCOS评分较术后1 d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早期出现切口感染致愈合不良1例、脑脊液漏1例、发热1例及颅神经麻痹症状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一例发生远期并发症。术后L值、D值、S值提示所有患者小脑扁桃体均上移复位,2例患者脊髓空洞几乎消失。结论:显微镜下PFDD联合SSS能够显著改善CMⅠ型合并SM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有效缓解脊髓空洞,具有安全、微创、精细的优势,患者术后神经、脊髓功能改善,恢复速度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南勇刘俊高凯陈龚鑫姚浩群
- 关键词:脊髓空洞症显微外科
- 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寰枢椎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显微镜组(26例,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和非显微镜组(22例,传统寰枢椎侧块松解术)。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颈椎矢状位参数、疼痛程度、功能状态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并发症。显微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非显微镜组,术后C2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低于非显微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显微镜组患者斜坡椎管角(CCA)、延髓脊髓角(CMA)均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均低于本组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时,与传统的寰枢椎侧块松解术相比,显微镜下行寰枢椎侧块松解术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C2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更低,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颈功能状态、减轻疼痛。
- 高凯刘俊黄南勇姚浩群
- 关键词:显微镜寰枢椎脱位
- 寰枢椎假体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寰枢椎假体,包括:基座,基座横切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限位部,限位部与基座横切面的两端贴合固定连接;限位部内侧的一端固定有弹性装置;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为圆柱体沿轴线对称的曲线切出的块体,第一连接块的...
- 姚浩群刘俊肖信茂丁波张帅王亚松
- Chiari畸形Ⅰ型合并脊髓空洞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 2023年
- Chiari畸形(Chiari malformation,CM)也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一种罕见的颅脑交界性疾病,以CMⅠ型最常见,其特征是小脑扁桃体向下疝入椎管内的颅颈交界区,常合并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目前临床对CMⅠ型合并SM的诊断和治疗仍未达成共识。文章就近年来CM及SM的发病机制、CMⅠ型合并SM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寻找CMⅠ型合并SM的最佳诊疗方案提供参考。
- 黄南勇刘俊姚浩群
- 关键词:小脑扁桃体下疝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
- 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伴腰椎椎管狭窄1例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脂肪增多症(SEL)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2月收治的1例SEL患者临床资料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年龄55岁,因腰疼伴左下肢放射痛入院。术前通过问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SEL,行腰椎间盘及部分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椎管内脂肪去除术,疗效良好。结论 SEL临床上少见,大多临床医师对该病陌生,易误诊、漏诊。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相关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并排除相关鉴别诊断疾病,做出早期诊断及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肖信茂黄南勇孙晓芮钟元武刘俊姚浩群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激素手术治疗
- 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
- 一种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用来解决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植入困难且稳定性不好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包括:第一连接块,卡爪,第二连接块,壳体,将卡爪通过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连接块用螺钉连接,然后再把壳体固定在第二连接块上使其形成密闭...
- 姚浩群刘俊 肖信茂 丁波 赵亚杰 张帅 王亚松
- 单一生物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可行性被引量:4
- 2017年
- 背景:为仿生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生理和功能需求,近年来一些研究通过制备双层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来修复软骨缺损。但大多研究使用了不同的复合生物材料,很少文献报道使用单一生物材料制备双层多孔支架。目的:研究一体化双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de),PLGA)多孔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的可行性。方法:使用PLGA作为生物材料,采用室温模压/粒子浸出法制备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①体外实验:将第3代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于双层多孔支架上,接种1周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接种48 h后进行LIVE/DEAD荧光染色;②体内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双层多孔支架复合物、双层多孔支架分别植入裸鼠皮下,4,8周后取出植入物,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DAPI染色。结果与结论:①成功获得一体化双层多孔支架,支架上层(软骨层)孔径为100-200μm,下层(软骨下骨层)孔径为300-450μm,孔隙率为85%;②体外实验:LIVE/DEAD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支架良好存活;扫描电镜可见细胞黏附在支架孔壁上,并可见大量沉积的细胞外基质;③体内实验:植入后8周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支架上层纤维组织中夹杂有少量软骨细胞,下层可见大量骨小梁样组织形成,上下层组织紧密结合,支架部分降解,DAPI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裸鼠体内存活8周;对照组支架上下层可见少量纤维组织,未见软骨细胞及明显的小梁骨组织形成,支架部分降解;④结果表明:单一生物材料PLGA制备的一体化双层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构建组织工程骨软骨具有可行性。
- 段平国郭润生余兴元潘震李晓峰李虎刘俊姚浩群
- 关键词:软骨生物材料软骨组织工程PLG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胰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反复手术治疗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2d前出现发热,伴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于2013年3月4日收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87年,因胰腺囊肿,在当地医院行胰腺囊肿内引流术。2007年,胰腺囊肿复发,遂于当地医院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
- 刘俊鄢业鸿李包根李剑锋罗宇庭
-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