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志贤

作品数:102 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膀胱
  • 21篇肿瘤
  • 21篇细胞
  • 20篇前列腺
  • 19篇膀胱癌
  • 17篇前列腺癌
  • 17篇腺癌
  • 17篇聚维酮
  • 15篇手术
  • 14篇阿霉素
  • 10篇灌注
  • 9篇输尿管
  • 9篇尿管
  • 9篇复发
  • 8篇雄激素
  • 8篇浅表
  • 8篇晚期
  • 8篇晚期前列腺癌
  • 8篇激素
  • 8篇癌患者

机构

  • 88篇温州医学院附...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7篇浙江省台州医...
  • 6篇温州医学院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赣南医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肿瘤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市生殖医...
  • 1篇武汉大学人民...

作者

  • 101篇余志贤
  • 70篇翁志梁
  • 43篇李澄棣
  • 30篇陈伟
  • 27篇王思齐
  • 25篇张方毅
  • 20篇吴秀玲
  • 16篇韩子华
  • 14篇谢辉
  • 13篇陈盛烨
  • 12篇张奕雄
  • 10篇邓哲宪
  • 9篇李叶平
  • 9篇蔡冰
  • 9篇陈洪德
  • 8篇吴秀玲
  • 7篇李湘斌
  • 7篇陶志华
  • 5篇陈必成
  • 5篇杨亦荣

传媒

  • 13篇温州医学院学...
  • 6篇2006年浙...
  • 5篇中华泌尿外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浙江医学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医药导报
  • 2篇癌症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2015年浙...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护理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19
  • 4篇2015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13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roplakinⅢ和血管生成因子在侵袭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UroplakinⅢ(UPⅢ)在侵袭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4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本,同期选取10例正常膀胱组织作为阳性对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PⅢ和VEGF的表达情况,并分析UPⅢ与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UPⅢ在侵袭性膀胱癌中的表达(33.8%)与在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表达缺失与膀胱癌高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管浸润呈正相关(P<0.05);VEGF在正常膀胱移行上皮中均为阴性表达,在侵袭性膀胱癌组织中阳性表达53例,表达率为71.6%,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其表达与分级、临床分期及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淋巴管浸润无关.UPⅢ和VEGF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UPⅢ的表达缺失和VEGF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侵袭性膀胱癌的发展,可作为判断侵袭性膀胱癌预后的分子指标.
黄伟平翁志梁余志贤吴秀玲李澄棣
关键词:VEGF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及交感神经节的少见良性肿瘤,文献报道较少,且多以临床及病理研究为主。笔者收集7例,分析其螺旋CT表现特征,以期提高本病的术前诊断水平。
殷薇薇李建策吴恩福余志贤吴秀玲
关键词: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文献传递
后腹腔镜手术118例应用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8月 ,我院共完成后腹腔镜手术 1 1 8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2 7例 ,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 1 8例 ,肾门淋巴管断流术 5例 ,肾癌根治术 1 5例 ,单纯肾切除术 1 2例 ,肾盂整形术 2例。结果 :手术成功 1 1 6例 ,1例肾肿瘤过大术中出血 ,1例副脾误诊为肾上腺肿瘤改开放手术。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损伤小 ,出血少 ,患者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翁志梁张方毅余志贤王思齐张奕雄陈伟李湘斌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后腹腔镜外科手术
原发性局限性膀胱淀粉样变(附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患者一周来出现无痛性全程鲜红色肉眼血尿来院检查。B超检查诊断为“膀胱肿瘤”。膀胱镜检查见距膀胱颈口1cm处9点~1点见一无蒂、基底宽长条形赘生物,呈红色,宽度约1cm,提示“膀胱肿瘤”。术后病理报告示:膀胱淀粉样变。术后...
蔡冰陈洪德张奕雄余志贤
关键词:淀粉样变原发性
文献传递
高危前列腺癌的早期精准影像诊断,治疗策略选择及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高危前列腺癌的常规影像诊断的精确性与治疗策略的选择方法回顾性研究146例根治性前列腺癌的临床病历资料,高危前列腺癌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经两个病理学专家分析确认,将其结果与常规影像学进行比较,试图找出其中...
余志贤黄伟平李叶平殷薇薇李建策陈伟翁志梁
关键词:影像诊断照射治疗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附45例报告)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并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45例,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2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7例,皮质醇症1例,无功能腺瘤10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8例,肾上髓样脂肪瘤2例,肾上腺囊肿7例。病变位于右侧27例,左侧18例。全部病例均采用腹膜后径路。结果45例手术中41例取得成功,转开放手术4例,其中2例因寻找肾上腺不熟练,1例术中出血视野不清,1例出现气胸,均发生在开展手术初期。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病例手术时间40~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失血20~200ml,平均出血量136ml,均未输血。术后1~2d恢复进食,1~3d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时间2~10d,平均4.1d。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术后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法。
陈盛烨翁志梁余志贤张方毅陈洪德韩子华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肾上腺切除术肾上腺疾病术后住院时间后腹腔镜手术平均出血量肾上腺皮质腺瘤
聚维酮联合阿霉素对人膀胱癌细胞系T24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聚维酮(PVP)联合阿霉素(ADM)对T24细胞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粘附作用。结果 2.5%PVP作用24h、72h细胞生长抑制率为 15.11%±2.36%,49.57%±7...
韩子华翁志梁王天济余志贤吴秀玲李澄棣
关键词:人膀胱癌细胞阿霉素T24聚维酮
文献传递
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相对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手术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同期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9例,开放手术11例,分别比较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出血及术后恢复随访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术中高血压发作、低血压发作、最高收缩压、最低收缩压、最快心率、最慢心率、手术时间、疗效等差异无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后腹腔镜组要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经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同开放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手术的效果相当,并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张方毅翁志梁陈盛烨余志贤王思齐陈伟李湘斌李澄棣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特点。方法 :采用直接进镜法对 6 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和取石治疗。结果 :6 4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 5 7例 ,成功率为89 % ;中、下段结石患者 5 9例 ,5 4例成功地取出结石 ,成功率为 91.5 %。几乎所有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 ,肾绞痛 12例 ,均在保守治疗或留置双“J”管后缓解消失。结论 :输尿管镜取石及气压弹道碎石术 ,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尤其是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重要手段。术后留置输尿管导管 ,同时加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可提高取石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
方芬陈梦夫余志贤谢辉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碎石术护理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72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BMI分为超重组(32例)和非超重组(40例),2组患者均采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的治疗方法;并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
陈伟谢辉余志贤张方毅陈盛烨王思齐翁志梁
关键词:晚期前列腺癌胰岛素抵抗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