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金清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母婴
  • 2篇儿童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缺陷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疾病
  • 1篇新生儿疾病筛...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液基薄层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薄层细胞...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医患
  • 1篇医患沟通
  • 1篇医患关系
  • 1篇遗传代谢
  • 1篇遗传代谢缺陷...
  • 1篇婴儿

机构

  • 9篇茂名市妇幼保...

作者

  • 9篇何金清
  • 2篇林丽琴
  • 1篇陆俏群
  • 1篇陈秀莲
  • 1篇孔敏莉
  • 1篇李祥顺
  • 1篇陈桂婵
  • 1篇陈海玲
  • 1篇黄梅霞
  • 1篇黄瑞霞
  • 1篇杨寿
  • 1篇刘春华
  • 1篇卢亘华
  • 1篇郭文平
  • 1篇黄越
  • 1篇卓海燕
  • 1篇陈琦琳

传媒

  • 5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南方论刊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监测及干预对策应用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孕产妇人群中艾滋病和梅毒的流行现状和趋势,对艾滋病和梅毒阳性的孕产妇采取干预对策。方法:将2008年首次来院做产前检查和孕期未检查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后组,进行HIV、RPR及TPHA常规筛查监测,对阳性者进行干预治疗;以2005年自愿参与HIV和RPR监测的孕产妇作为干预前组。两组检测方法相同。结果:干预后组5 214例孕产妇中,检出HIV阳性4例,RPR阳性46例,检出率分别为0.77‰、8.82‰;检出新生儿HIV阳性1例,梅毒孕妇经干预治疗后分娩30例,发生先天梅毒14例,母婴传播率分别为46.67%。干预前组1 670例孕产妇中,检出RPR阳性7例,检出率为4.19‰;发生先天梅毒6例,母婴传播率为85.71%。干预后组的监测率、HIV和RPR阳性检出率比干预前组提高,而显性梅毒和先天梅毒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期进行HIV和RPR常规筛查监测可及早发现艾滋病和梅毒感染者;对其实施干预对策可有效阻断艾滋病和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降低母婴传播率,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安全;减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性,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郭文平陈桂婵黄梅霞卓海燕何金清陆俏群刘春华
关键词: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干预母婴传播
茂名地区120773名新生儿疾病筛查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了解茂名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发病情况,统筹茂名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PKU及CH患儿的追踪、预防和治疗工作,探讨茂名地区实施新生儿遗传代谢缺陷病的控制作用。方法:收集茂名地区出生满72h并喂足8次奶后的新生儿采集的滤纸干血斑标本,采用荧光斑点法检测G6PD活性筛查G6PD缺乏症,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筛查CH,荧光分析法检测苯丙氨酸(Phe)筛查PKU。结果:采血筛查新生儿120 773例,确诊CH患儿91例,G6PD缺乏症8 741例,苯丙酮尿症(PKU)1例。医院覆盖率71.53%以上,筛查率42.66%以上。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使缺陷儿智能发育和体格发育基本正常,实现了控制遗传代谢缺陷病的三级预防目标。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何金清林丽琴陈海玲陈琦琳李祥顺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遗传代谢缺陷病人口素质
铅污染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铅污染环境对造成儿童健康影响的情况。方法:取被检查儿童的末稍血40μl于已准备好的稀释液中,马上盖上瓶盖、搅拌混匀,使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血铅值,铅≥100血μg/L(1μg/L=0.004 83 mol/L)者为铅中毒。结果:被检查的426例儿童中,测得血铅最大值为257.2μg/L,最小为15.6μg/L,平均值为79.47μg/L,血铅≥100μg/L的儿童有74例,占17.4%(74?426)。结论:环境铅污染已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发育,应加强城乡铅含量检测,防止铅污染环境而影响儿童健康。
何金清
关键词:儿童健康
家长对婴儿早期教育知识知晓状况和教育服务需求调查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了解家长对婴儿早期教育相关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对早期教育服务项目的需求情况,给拓展儿童保健服务项目和加强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36名1岁以内婴儿的家长采用问卷评分的方式进行早期教育知识及对早期教育服务项目的需求调查,同时对家长进行针对性培训教育,于教育后再次进行早期教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家长对婴儿早期教育相关知识项目基本知晓率为66.4%,绝大部分家长对各项早期教育服务表示有不同需求;接受培训后家长早教知识基本知晓率从教育前的66.53%上升为90.52%,有明显提高。结论目前家长对婴儿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仍不够普及,而且家长对婴儿早期教育服务表现出很高的需求,儿童保健工作应该抓住时机,深入开展早期教育服务活动。
何金清
关键词:教育服务
规范化孕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促进作用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孕期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2007年6月~2008年12月参加规范化孕期健康教育的孕妇共2692人次,选择其中住院分娩的1500例孕产妇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的150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教育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剖宫产率、孕产期并发症、低出生体重儿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帮助孕产妇全面掌握围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其遵医行为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孔敏莉卢亘华黄瑞霞黄越何金清李英杨寿
关键词:孕期健康教育母婴健康
茂名市城区集体儿童10年膳食营养及体格发育分析
2006年
目的 分析城区2—6岁集体儿童10年间的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格发育变化趋势,为开展干扰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城区1996~2005年集体儿童体格检查资料及膳食营养状况进行纵向比较。结果 膳食营养方面10年间热能、蛋白质有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对推荐量的满足程度较1996年均有提高,其中热能、蛋白质有过剩趋势。来源于脂肪的热能比例提高到30.25%;集体儿童身高、体重达均值率呈上升趋势;各种与营养不足的疾病患病率逐年下降,而儿童肥胖率逐年提高(增长了4.7%)。结论 10年间儿童膳食营养不断改善,生长发育速度上升,但膳食营养均衡问题已突现出采,对儿童膳食营养的监测、管理及宣教仍是今后工作重点。
何金清
关键词:集体儿童膳食营养体格发育
安必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和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安必平(LBP)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BP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对本院妇科门诊的1105例妇女进行宫颈脱落细胞检测,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结果:1105例LBP细胞学检查结果阳性119例,阳性率10.8%。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45例(4.1%),鳞状上皮低度病变(LSIL)68例(7.4%),鳞状上皮高度病变(HSIL)5例(0.5%),鳞状上皮癌(SCC)1例(0.1%)。结论:安必平(LBP)液基薄层细胞学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工具之一,每年对妇女宫颈癌细胞进行普查普治,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林丽琴何金清陈秀莲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子宫颈癌
茂名地区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视觉发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茂名市区17间幼儿园2690名4~6岁儿童以常规视力检查和基础屈光检查的方式进行视觉发育状况调查。同时以问卷形式进行了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本组儿童视力平均达标率为76.13%。弱视患病率为4.22%。以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比例最高占75.33%;视力正常达标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x^2=155.32,P〈0.01),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视力不良及相关眼病家庭史者、分娩时有窒患者、体重≤标准体重-2s者的低常视力发病率比无这些影响因素者增高(均P〈0.01)。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达标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弱视是儿童时期影响正常视觉发育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在学龄前期开展眼保健健康教育。把视力、屈光状态、眼底检查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何金清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
加强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院被引量:3
2008年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医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医院,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但在全社会人文意识日益强化的今天,由于人们对医疗卫生行业高风险的特点不够了解,以及个别医务人员在医德层面的服务意识相对欠缺,
何金清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医患沟通十六届四中全会医患关系人文意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