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刚 作品数:90 被引量:462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农业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辽宁省(1980-2019年)主要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秸秆综合利用减排增效分析 被引量:4 2023年 本研究以辽宁省主要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花生为研究对象,基于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分别估算不同作物秸秆产量、秸秆综合利用不同形式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9年辽宁省不同作物秸秆资源量呈现前期震荡平稳、后期升高的趋势,玉米、水稻、花生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大豆呈整体下降趋势,2019年秸秆资源量达到4101万t,其中秸秆资源量最大的作物的是玉米,其次是水稻、花生;2019年辽宁省秸秆综合利用量约为2330万t,降低碳排放量780.0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6%。其中:肥料化利用量530万t,占比22.7%;饲料化利用量812万t,占比34.8%;燃料化利用量89万t,占比38.2%;基料化利用量28万t,占比1.2%;原料化利用量70万t,占比3.1%。因此,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是实现辽宁省肥料减施增效、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赵颖 何志刚 韩瑛祚 刘慧屿 宫亮 肖劲松 董环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筛选低温秸秆降解菌群的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低温(10℃)高效的玉米秸秆降解菌群。[方法]采集不同低温菌源的样品,进行低温(10℃)连续富集继代(10代)培养,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处理的细菌群落结构和数量,并测定不同世代的纤维素酶、秸秆失重率等数据。[结果]筛选获得一组高效稳定分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群SLX。该菌群在15 d内产生复合纤维素酶系,对玉米秸秆的分解率达到58.97%。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果表明不同菌源来源是菌群分类的主要依据,复合菌群SLX主要含有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微生物菌株,种分类上,uncultured Acidobacteriaceae,uncultured Sphingomonas等为优势菌株。外切β-葡聚糖酶(C1)与α-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β-葡萄糖苷酶(BG)与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表现正相关;内切β-葡聚糖酶(CMCase)和滤纸酶(FPA)位于第二象限,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表现正相关,可以解释微生物群落结构总变异的34.15%,菌群通过菌种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维持了体系的稳定。固体发酵培养实验结果显示:麦麸∶秸秆粉的比例为7∶3时为最佳配比,水料比的最佳比例为1∶1时,接种量的最佳值为5%。[结论]研究结果为明确低温秸秆降解菌群降解机理和提高纤维素降解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何志刚 刘慧屿 刘艳 隽英华 王秀娟 董环 韩瑛祚关键词:复合菌群 玉米秸秆 微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技术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棕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调控效应 被引量:6 2023年 如何有效运筹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研发高效节氮秸秆还田技术,是目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堆腐旋耕还田)与施氮水平(180、210、240 kg/hm^(2),以纯氮计)运筹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MBN含量及MBC/MBN比值和脲酶活性均显著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无规律性变化。随着生育期推进,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和MBN含量分别呈现单峰和双峰曲线变化,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呈波动式变化,高峰期均出现在春玉米旺盛生长期(拔节期至灌浆期)。随着施氮水平增加,秸秆还田处理土壤MBC、MBN含量均增加,MBC/MBN比值降低,而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行为因秸秆还田方式而异。在保证氮肥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配以15%氮肥后移能够增加土壤MBC和MBN含量,降低MBC/MBN比值。综上,在东北农业产区,秸秆粉碎翻压还田+210kg/hm^(2)氮肥+15%氮肥后移的秸秆还田模式具有优化氮素管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潜力。 隽英华 何志刚 刘慧屿 刘艳 陈玥关键词: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脲酶 硝酸还原酶 一种手持土壤原位取样器 本发明涉及农业土壤取样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持土壤原位取样器,包括第一手柄、取样杆、环刀钻头、拨土杆及清土活塞,其中取样杆一端与第一手柄相连,另一端连接有环刀钻头;所述取样杆为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清土活塞插设在取样杆的一端... 牛世伟 刘慧颖 华利民 张旭 何志刚 刘慧屿一种谷物保鲜配送周转谷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即收谷物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谷物保鲜配送周转谷仓,包括桶身、桶盖和底座;底座中心竖直固定一根锥桶螺柱,顶部带有外螺纹,与桶盖螺母配合旋紧;桶身包括同心设置的外桶和内筛筒,外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内筛筒的... 何志刚 宫亮 张振基 张丽岩 韩大波一种低温秸秆堆腐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秸秆堆腐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其保藏机构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001\CGMCC No.18002,保藏日期为201... 何志刚 隋国民 许月凡 刘惠屿 刘艳 宋艳雨Nitrate Nitrogen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in Groundwater of Typical Planting Areas in Liao River Basin 2016年 The contents of nitrate nitrogen(NO-3-N) in underground water from typical planting areas in Liao river basin were analyz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ational fertilization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NO-3-N content from exceeding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ce of the contents of NO-3-N in groundwater from different typical planting areas was significant. The highest content of NO-3-N in underground water was 37.4 mg/L from flower-growing region, then 22. 3 mg/L from maize-growing region, 21.9 mg/L from vegetable-growing region, and the lowest content of NO-3-N in underground water was 19.2 mg/L from rice-growing region. Except rice-growing region, the contents of NO-3-N in underground water of the samples in all planting areas were exceeding standard limit; potential health risk still existed in rice-growing region. Accordingly 12.5%-87.5%, 9.4%-75.5%, 17.9%-58.9% and 21.4%-96.0% of the samples were exceeding standard limit in maize growing region, rice-growing region, vegetable-growing region and flower-growing region. The contents of NO-3-N in under-groundwater before the rainy seas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O-3-N in under-groundwater after the rainy season at the same depth of the well. 牛世伟 宫亮 蔡广兴 何志刚 陈玥 刘子琪 隋世江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以辽河流域典型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对其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进行分析,为合理施肥及有效防控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辽河流域不同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花卉种植区(37.4 mg/L)〉玉米种植区(22.3 mg/L)〉蔬菜种植区(21.9 mg/L)>水稻种植区(19.2 mg/L),各典型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除水稻种植区外都超标,但水稻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变异系数较大,有超标的风险;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率差异也较明显,其中玉米种植区超标率为12.5%~87.5%,水稻种植区为9.4%~75.5%,蔬菜种植区为17.9%~58.9%,花卉种植区为21.4%~96.0%。另外,对于同一井深,不同种植区地下水硝态氮含量总体均表现为雨季前>雨季后。 牛世伟 宫亮 蔡广兴 何志刚 陈玥 刘子琪 隋世江关键词:辽河流域 种植区 地下水 硝态氮 大垄双行模式下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土壤硝态氮研究 被引量:4 2022年 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大垄双行模式下番茄产量得到显著提高,达到105826 kg/hm^(2),可增产6.2%;果实N、P_(2)O_(5)、K_(2)O吸收量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12.3%、6.2%、9.0%;增加了番茄生长前期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而对作物生长后期的光合参数影响较小,整体改善了作物生长的透光性;有利于降低土壤0~60 cm土层NO_(3)^(-)-N的残留,平均降低43.8%,在0~20 cm土层削减效果最好。由此可见,大垄双行模式是一种适宜轻简化作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种植模式,适用于辽宁地区设施番茄优化栽培种植。 韩瑛祚 王秀娟 刘慧屿 何志刚 董环 娄春荣关键词:大垄双行 设施番茄 生长发育 硝态氮 低温条件下牛粪沼气产甲烷菌多样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12年 为了在低温条件下调查牛粪沼气产气高峰期的产甲烷菌菌群结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16SrDNA基因文库,随机分析文库中60个克隆的16SrDNA基因序列,研究了牛粪沼气池发酵液中产甲烷菌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在60个克隆中,18个属于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sp.)与Methanosarcinasp.AK-16菌株同源程度最高,相似性为99%。7个属于甲烷八叠球菌科(Methanosarcinales),15个属于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利用MEGA4.0软件分析60个克隆的16SrDNA序列,构建相应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60个克隆子主要分为两大类群GroupA和GroupB。其中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sp.)为主要类群,占全部克隆的42%,另一部分以甲烷鬃毛菌属(Methanosaeta)为主要类群,占25%。在整个发酵周期中到投料第18天达到产气最高峰。随着产气高峰期的过后,产气量逐渐下降。1个周期的总产气量504.91mL折合8m3发酵罐产气量21.71m3,其中甲烷气体总量为62%。分析低温(4℃)条件下以牛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产气高峰期的优势产甲烷菌群,结果发现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etasp.)占总数的42%。 何志刚 牛世伟 于涛关键词:产甲烷菌 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