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康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SCT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合并三维后处理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0例经临床或相关提示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的MSCT进行回顾性分析,三维后处理采用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TR)和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重建,分析椎间小关节病变情况。结果180例病人中发现椎间关节病变161例,发现椎间关节病变左侧共353个,右侧391个,双侧255个,其中椎间关节增生、硬化、肥大104例,椎间关节狭窄87例,椎间关节变性31例,椎间关节半脱位33例,合并其他病变如椎间盘病变91例,黄韧带肥厚45例,椎体侧弯36例,椎管狭窄19例,椎体滑移21例。结论 MSCT合并三维后处理可充分显示椎间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对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一定的影像学价值。
- 何康钱琦樊闯姜黄维陈莺林敏
-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X线计算机
- 磁共振SWI在鉴别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鉴别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0例,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MRI SWI扫描,分别测量各组黑质致密带宽度(WPCSN)、中脑直径以及WPCSN与中脑直径比值,并观察黑质致密部背外侧部“燕尾征”显示情况,评估其在鉴别PD和VP的应用价值。结果PD组的WPCSN和WPCSN/中脑直径比值明显小于V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组的WPCSN和WPCSN/中脑直径比值也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间中脑直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PD患者中,26例未显示“燕尾征”,VP患者中,9例未显示“燕尾征”,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 SWI在鉴别PD与VP中显示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胡成一何康钱琦姜黄维林敏
- 关键词:原发性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磁敏感加权成像
- 3D-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椎动脉走行迂曲130例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椎动脉走行途径的显示及在椎动脉走行迂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30例经临床及相关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重建等技术进行重建,分析椎动脉迂曲走行的情况。结果:130例患者260支椎动脉,发现55例患者共79支椎动脉走行迂曲,双侧迂曲24例,单侧迂曲31例,其中左侧迂曲46例,右侧迂曲31例;左侧迂曲51处,右侧迂曲36处。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椎动脉走行迂曲情况,对临床上有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何康林敏王鹏
- 关键词:椎动脉体层摄影术椎基底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