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学莲

作品数:59 被引量:21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6篇基因
  • 21篇综合征
  • 12篇基因检测
  • 12篇儿童
  • 8篇蛋白
  • 8篇多态
  • 8篇多态性
  • 8篇白血
  • 6篇文献复习
  • 6篇细胞
  • 6篇急性
  • 6篇复习
  • 5篇突变
  • 5篇紫癜
  • 5篇患儿
  • 5篇STEVEN...
  • 5篇表型
  • 4篇遗传学
  • 4篇遗传学分析
  • 4篇癫痫

机构

  • 29篇武汉市儿童医...
  • 17篇华中科技大学
  • 13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9篇何学莲
  • 48篇赵培伟
  • 26篇乐鑫
  • 14篇刘智胜
  • 13篇吴革菲
  • 12篇尹薇
  • 11篇蔡晓楠
  • 10篇胡家胜
  • 9篇康世秀
  • 8篇丁艳
  • 7篇林俊
  • 6篇李建新
  • 6篇孙丹
  • 5篇万春辉
  • 5篇李晖
  • 5篇熊昊
  • 4篇王芳琳
  • 4篇栾江威
  • 3篇毛冰
  • 3篇周诗琼

传媒

  • 18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华实用儿科...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全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基因组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孤独谱系障碍伴发癫痫患者二例被引量:1
2019年
例1女,1岁10个月,因'广泛性发育迟缓'来我院康复科治疗.查体发现患儿与人目光交流少.双眼视力差,右耳外形轮廓畸形.语言发育落后,仅可说'不'字,可扶站,不能独立行走.Gesell量表结果:适应性31,大运动33,精细动作27,语言26,个人社交34.GMFM-88项测试:卧位与翻身88%,坐位88%,爬与跪0%,站立位0%,行走与跑跳0%.
蔡晓楠何学莲赵培伟林俊
关键词:基因芯片畸形
HPRT1基因相关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1例报告
2020年
目的探讨HPRT1基因相关的神经系统异常综合征(HRND)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发育迟缓、高尿酸血症为表现的HRN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全外显子测序和验证结果。复习文献,比较相似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表型,并在RNA水平探讨基因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患儿,男,3岁4个月。面容未见异常,语言、运动发育均落后,四肢活动受限,双下肢可部分持重,双足外翻,四肢肌力低下,活动及情绪紧张时四肢肌张力增高,不自主动作增多。尿酸1404.7μmol/L,Y痕迹蛋白1.64 mg/L,乳酸脱氢酶539 U/L,乳酸脱氢酶同工酶84 U/L。脑电图、肌电图、头颅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HPRT1基因存在c.319-2A>T剪接位点突变,其母亲为携带者,该突变可导致HPRT1基因编码的RNA错误加工(缺少外显子3)。结论HPRT1基因c.319-2A>T剪接突变是导致HRND的遗传病因,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可协助临床确诊。
赵培伟毕博谭黎林俊何学莲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检测其致病基因BTK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的特点,同时复习XLA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等相关文献,尤其是有关XLA基因检测的研究。结果 1例XLA患儿反复感染,表现为肺炎、急性支气管肺炎并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3 mg/L),各种免疫球蛋白均下降,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19+B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为0。基因检测,BTK基因EXON7至EXON19缺失,下游基因TIMM8A也缺失。结论 XLA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免疫球蛋白下降,外周血B细胞下降。检测BTK基因可帮助临床诊断。
赵培伟何学莲丁艳康世秀乐鑫李隽尹薇
关键词: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基因检测
mTOR基因多态性与小儿癫癎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两个SNP位点rs2295080和rs2536的多态性与小儿癫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480例癫癎患儿(包括116例难治性癫癎)以及503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方法进行两个SNP位点的多态性检测,比较两组儿童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癫癎组SNP位点rs2295080的基因型(TT、TG、GG)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位点rs2536的基因型(AA、AG、GG)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癫癎组的等位基因G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OR=1.344,P=0.042,95%CI:1.010~1.789)。结论 mTOR基因SNP位点rs2536与癫癎的易感性可能相关。
乐鑫赵培伟刘智胜吴革菲涂飞胡家胜何学莲
关键词: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多态性儿童
卡马西平引起Stevens-Johnson综合征HLA-B*1502基因阴性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CBZ)诱发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易感基因检测的意义,特别是HLA-B*1502基因阴性的患者。方法分析1例由CBZ诱发SJ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学检测结果,同时对CBZ诱发SJS与HLA-B*1502基因呈强相关的东南亚及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等地区所报道的CBZ诱发SJS HLA-B*1502基因阴性患儿等相关文献的基因学检测结果进行复习并总结。结果该例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BECT)患儿在CBZ治疗加量过程中出现发热、皮疹,进而发展至颜面部出现水泡、破溃及口腔黏膜糜烂,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丙氨酸转氨酶升高(96 U/L),诊断为CBZ诱发SJS。基因检测发现该患儿为HLA-B*1502阴性,其HLA-B基因型为HLA-B*5101/1511。文献显示,在东南亚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虽然超过90%的CBZ诱发SJS患者为HLA-B*1502阳性,但仍有近10%为HLA-B*1502阴性,主要有HLA-B*1511、B*1521、B*1558、B*1508、B*4001及B*4601。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HLA-B*1502基因指导芳香族类抗癫药物的使用,同时也应该警惕即使是HLA-B*1502基因阴性者仍存在其他易感基因而诱发SJS不良反应的可能。
何学莲刘智胜吴革菲孙丹赵培伟江军王芳琳胡家胜毛冰
关键词:卡马西平易感基因
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的缺失突变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EB病毒LMP1基因C端区的缺失突变与肿瘤的关系。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fCNKI,时间从1995年1...
李隽何学莲赵培伟王智楠徐忠强李建莎
关键词:肿瘤发生缺失突变
脑组织铁沉积神经变性病患儿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7例脑组织铁沉积神经变性病(NBIA)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疑似NBIA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对WES检测阳性的患儿通过Sanger测序验证;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研究纳入7例患儿,患儿首发症状为步态障碍、姿势异常、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倒退等。WES检测发现7例患儿均分别携带NBIA相关的致病基因,其中PANK2基因1例、FA2H基因1例以及PLA2G6基因5例。PANK2基因异常的患儿临床表现为步态障碍及姿势异常、视网膜色素变性-苍白球变性综合征等典型的症状;FA2H异常的患儿表现为语言落后、步态异常以及肌张力障碍;PLA2G6异常的患儿起病较早,表现为发育落后、肌无力、苍白球低信号铁沉积及小脑萎缩。结论NBIA患儿临床表型复杂且不同类型NBIA患儿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神经系统异常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赵培伟张蕾孟庆杰何学莲
关键词:临床表型
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我国中部地区汉族儿童中白细胞介素(IL)-4(rs2243250)及 IL-13(rs1800925)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并比较 HSP 和 HSPN 血清中2种细胞因子的差异。方法采取病例对照的方法,分别收集383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其中 HSP 患儿320例(HSP 组),HSPN 患儿63例(HSPN 组),409例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PCR-RFLP)的方法测定2个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血清中 IL-4、IL-13的水平,并利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 IL-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多态性在健康对照组、HSP 及 HSPN 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L-13基因的 SNP 位点的多态性与 HSP 相关(P =0.037),且 T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27);试验组(HSP 组+ HSPN 组)中 TT 基因型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32);HSPN 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87),且 HSP 组与 HSPN 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129)。2. IL-13基因 SNP 位点多态性与血清中 IL-13水平相关,TT 基因型的患儿血清中水平高于其他基因型的患儿(P ﹤0.05);IL-4基因的3种基因型之间血清中 IL-4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HSPN 组 IL-13的水平高于 HSP 组(P ﹤0.05),而血清中 IL-4的水平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3基因的 SNP 位点(rs1800925)的多态性与 HSP 相关,且该 SNP 位点多态性影响血清中 IL-13的水平;HSPN 患儿血清 IL-13的水平高于 HSP 组,IL-13升高可能是 HSP 发展为 HSPN 的危险因素。
赵培伟乐鑫丁艳涂飞尹薇何学莲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基因多态性
一例MBD5基因2q22.3重复患儿的基因型与表型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应用染色体微阵列(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对1例不明原因的全面性发育迟缓患儿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CMA技术对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分析,用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结果 患儿全基因组CMA检测发现染色体2q22.3q23.3区域存在约2.5Mb的重复(hg19:148 680 762~151 210 898),涉及ACVR2A、KIF5C、MBD5、EPC2、LYPD6、LYPD6B、MMADHC以及ORC4等8个基因.其中MBD5可能是引起患儿表型的关键基因.结论 2q23重复是引起该患儿全面性发育迟缓的关键因素,该区域包含的MBD5基因可能是引起2q23主要临床表型的关键基因.
何学莲黄玉凤罗素坤蔡晓楠曾超林俊
奥卡西平诱发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基因表达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诱发的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基因HLA-B*1502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由奥卡西平诱发的SJS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基因学检测特点,同时对SJS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发病机制等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尤其是对芳香族抗癫药物诱发SJS的基因学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本文1例继发性癫患儿在奥卡西平加量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皮疹,进而发展至大疱及脓疱,并出现表皮松弛脱落。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升高、ALT升高(337 U·L-1)、AST升高、尿蛋白++。结合该患儿的临床资料判断皮损为奥卡西平所致。利用基因学检测提示HLA-B*1502阳性。该患儿停用奥卡西平后改为托吡酯等治疗,住院2周后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临床痊愈出院。结论奥卡西平诱发的SJS是临床少见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皮损、发热及内脏器官损害,基因学检查显示该药物不良反应和HLA-B*1502基因呈显著相关,对HLA-B*1502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可预测芳香族抗癫药物诱发的此项不良反应。
何学莲王芳琳吴革菲孙丹康世秀胡家胜毛冰何彩英刘智胜
关键词:奥卡西平STEVENS-JOHNSON综合征易感基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