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昕 作品数:48 被引量:30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成都动物园 更多>> 发文基金: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大熊猫饲粮氨基酸平衡的度量 被引量:1 2001年 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 (SRC)法 ,对亚成体大熊猫两种配方饲粮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结果发现 :两种配方饲粮的 SRC得分分别为 84.6 0和 84.38,均能满足大熊猫对饲粮蛋白的需求 .另外 ,找出了两种配方饲粮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苏氨酸 )和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缬氨酸 ) ,并计算出了各自的强化添加量 :A、B配方的苏氨酸强化添加量分别为 49.16、47.78mg/ (g pr) ;缬氨酸强化添加量分别为 6 5 .37、6 4.44 mg/ (g pr) .最后 ,探讨了进一步平衡饲粮氨基酸的 3种方案 . 王爱民 何光昕关键词:大熊猫 饲粮 氨基酸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nca)显带染色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985年 大熊猫系我国特产的世界珍稀动物,素有“活化石”和“国宝”之称。限于材料来源,虽有核型的少数报道(邓承宗等,1980;陈文元等,1984;Newnham et al.,1966),但研究尚不够深入。1980年,Wurster-Hill和Bush首先报道了大熊猫(♂)的显带核型,并与杂交熊等比较,探讨了大熊猫的分类地位。本文对四只大熊猫的G带、C带核型和Ag-NORs作了分析,绘制了G带核型模式图,并提出了某些商榷的意见。 陈文元 王喜忠 王子淑 何光昕 叶志勇关键词:大熊猫 珍稀动物 大熊猫正常个体与生殖障碍个体的染色体脆性位点比较研究 何光昕 王亚军 费立松 汪晓晶 陈红卫 谭言飞 张志和 王喜忠 沈富 该项目通过降低BRDN浓度、适当延长培养时间等方法,首次建立了一套成熟的适于大熊猫染色体脆性位点诱导系统及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0.2染色体着丝粒处的脆性位点在个体间的表达频率有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还提示个体间染色体...关键词:关键词:大熊猫 染色体 大熊猫精子体外获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通过16次大熊猫精子体外获能和精子穿透试验,建立起一套大熊猫精子体外获能的有效方法,特别是促获能物质的筛选,将为今后开展大熊猫胚胎移植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费立松 陈红卫 何光昕 何光昕 张安居 张志和 王喜忠关键词:大熊猫 精子获能 体外获能 大熊猫繁育障碍与染色体脆性位点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01年 通过研究建立起适合大熊猫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的BrdU诱导体系。以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通过较长时间培养(96h),采用低浓度BudU(10ug/ml),短时间(4h)诱导,并结合复制带技术将大熊猫染色体脆性位点的高发生区段准确地定位在No.2和No.12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经生物统计学分析发现,No.2和No.12号染色体脆性位点表达频率在个体中有明显差异,而且前者与大熊猫个体的子代存活率呈负相关(r=- 0.772)。研究结果提示,No.2染色体着丝粒处高效表达的脆性位点对大熊猫个体繁育及其后代的存活是不利的。 汪晓晶 王小行 谭言飞 王亚军 王喜忠 陈红卫 何光昕 费立松关键词:大熊猫 脆性位点 染色体 大熊猫及其近种活化素基因β_A亚基成熟肽序列的克隆分析及其在分类地位上的应用 被引量:17 2002年 借鉴互联网中已经克隆到的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 ,设计并合成 1对兼并引物 ,利用PCR技术从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的基因组DNA中直接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并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载体pBlueScript+ 当中 ,然后对培养产物进行序列测定。DNA序列分析表明 ,三种物种的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长度均为 35 9bp ,无内含子。基因片段编码一个含有 119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在该成熟肽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源性 ,其中核苷酸同源性为 93.9% ,氨基酸同源性高达 99%以上。此外 ,3种动物的核酸限制性酶切图谱也高度相似。与GenBank中收录的其他物种Activin基因 βA 亚基成熟肽序列相比较 ,显示此片段在处于不同进化程度的物种之间仍具有高度保守性。运用系统发育与进化树软件包PHILIP ,并结合克隆序列对大熊猫、小熊猫、马来熊进化与分类地位进行了探讨。采用不同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得到的 3个物种系统发育进化树的拓扑结构完全一致。相比较而言 ,大熊猫与马来熊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而小熊猫与上述两个物种的亲缘关系相对疏远。结果支持将大熊猫与马来熊归为熊科、而将小熊猫单列成科的学术观点。这是首次以生殖相关的核基因作为研究对象 。 汪晓晶 王小行 王亚军 王喜忠 何光昕 陈红卫 费立松关键词:大熊猫 克隆分析 系统发育 大熊猫消化系统同工酶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989年 对身体瘦弱、无病,落水的大熊猫消化系统8种组织器官及1种消化液的LDH、酯酶及过氧化物酶等三种同工酶,进行了凝胶电泳分析,并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讨论了LDH同工酶的变化. 冯文和 何光昕 叶志勇 李洪敖 钟肇敏关键词:大熊猫 同功酶 凝胶电泳 大熊猫疾病死亡因素分析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36 1998年 为保护濒危物种,探寻大熊猫数量减少的疾病死亡因素以及评估这些因素对大熊猫的危害程度,作者对致死大熊猫的几种主要疾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致死大熊猫的各种疾病中,以消化系统疾病最严重,占统计总数(76只)的3816%,其次为营养不良,机体衰竭,占3289%。从统计的60只死亡大熊猫年龄结构分析,以亚成体死亡最高,占6429%。根据大熊猫死亡的病因分析结果,作者提出了研制和推广使用绿色竹粉配合饲料的保护对策。 邹兴淮 曾鲁军 孙中武 闫文 何光昕 吴孔菊 陈玉村 翁妮娜关键词:大熊猫 疾病 BrdU诱导大熊猫染色体脆性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3 1997年 以培养的大熊猫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研究了BrdU所诱导的大熊猫染色体脆性位点.结合显带技术,初步确定了脆性位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其出现频率等.不同的脆性位点,其表达频率会出现显著差异.其中,No.2染色体着丝粒处的脆性位点对BrdU极为敏感,表达频率高达40%.此外还就BrdU诱导脆性位点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王亚军 钱永胜 王喜忠 陈文元 王子淑 张咏梅 费立松 何光昕 宋云芳 陈红卫关键词:BRDU 大熊猫 染色体 脆性位点 五种低山平坝竹饲喂大熊猫的消化试验 被引量:2 1994年 本试验选用3只成年健康大熊猫,采用“色素标记全收粪法”测定了大观音竹、白夹竹、琴丝竹类、小观音竹、苦竹等5种低山平坝竹的干物质(DM)消化率。测定结果依次为30.5%、25.4%、16.5%、11.2%和10.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竹子DM消化率与竹茎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苦竹适口性较好,其采食量为另外4种竹的1.5~2.4倍。 胡元玉 周洪群 李红 何光昕 宋云芳 江华 陈红卫 费立松 张志和关键词:大熊猫 消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