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健

作品数:59 被引量:316H指数:10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流感
  • 8篇健康
  • 7篇病毒
  • 6篇影响因素
  • 5篇结核
  • 5篇健康教育
  • 5篇骨节
  • 5篇大骨节病
  • 4篇职业病
  • 4篇流感病毒
  • 4篇流行性
  • 4篇结核病
  • 4篇结核病防治
  • 4篇疾病监测
  • 4篇病监测
  • 3篇乙型
  • 3篇水质
  • 3篇突发公共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机构

  • 58篇甘肃省疾病预...
  • 9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3篇复旦大学
  • 2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兰州市疾病预...
  • 1篇嘉峪关市疾病...
  • 1篇庆阳市疾病预...
  • 1篇酒泉市疾病预...
  • 1篇武山县疾病预...

作者

  • 59篇何健
  • 10篇于德山
  • 9篇格鹏飞
  • 8篇李红育
  • 8篇李保娣
  • 8篇邵建赟
  • 7篇张慧
  • 7篇陈国华
  • 6篇何玉红
  • 6篇陈晓燕
  • 6篇蔡美
  • 5篇李萍
  • 5篇鱼素琴
  • 5篇寇振霞
  • 5篇刘新凤
  • 5篇王铂
  • 5篇杨枢敏
  • 5篇王燕玲
  • 5篇张静
  • 4篇赵文莉

传媒

  • 6篇中华地方病学...
  • 4篇中国初级卫生...
  • 4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地方病通报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环境卫生

年份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气气溶胶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系统的研制
邬家龙何健王赟张飙王延俊罗伟立孙卫
本课题针对大气气溶胶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系统,从气溶胶采样点选择、气溶胶采样设备和γ能谱分析设备选择、监测系统控制软件设计、系统集成、系统工作稳定性测试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本课题研制的监测系统对于大气气溶胶中放射...
关键词: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放射性核素连续监测系统
一起偏远藏族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调查和分析本次藏族小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发生原因及处置效果,为今后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处置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并对疫情进行调查和处置。在发病数最多的3个班级开展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mps-containing Vaccine,MuCV)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的回顾性队列研究。采集现症病例血标本和咽拭子标本,进行腮腺炎病毒IgM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发现26例,罹患率为11.2%,均为学生。临床表现以腮腺肿胀和疼痛(100.0%)、发热(61.5%)、咽痛(53.8%)和头痛(42.3%)为主,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流行曲线提示为人传人模式。男、女学生罹患率分别为12.6%、8.2%(χ~2=1.163,P>0.05)。五年级发病人数最多,罹患率为20.5%,其次为一年级(16.3%)和二年级(15.6%)。教室和宿舍内二代病例续发率分别为8.4%、4.0%。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有73.7%的学生接种过一剂次MMR;有、无免疫史学生罹患率分别为16.7%、30.0%,相对危险度(RR)=1.8(95%CI:0.87,3.72),VE=44.4%。实验室检测10例腮腺炎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6例,阴性4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发生在偏远藏族小学校的流腮暴发。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建议加强学校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在小学校入学前开展MuCV的加强免疫。
王平贵张丽杰张丽杰张国民何健张晓曙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暴发流行
成人大骨节病膝关节生物力学测量与WOMAC评分的多重回归分析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成人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患者膝关节生物力学与膝关节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由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科确诊的389例成人KBD患者的膝关节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正、侧位片。测量膝关节DR正、侧位片中股骨角、胫骨角、股骨胫骨角、关节间隙角、Insall-Salvati指数(LT/LP)、髌韧带长与胫骨结节高比值(LT/HI)等参数,并采集患者WOMAC评分,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389名患者的股骨角、胫骨角、关节间隙角、股骨胫骨角、LT/LP、LT/HI比值分别为(76.32 ± 2.05)°、(110.65 ± 4.68)°、(4.73 ± 0.91)°、(137.56 ± 2.29)°、0.98 ± 0.12、1.73 ± 0.11,WOMAC评分为(61.35 ± 7.68)分。采用多重线性回归逐步法分析,股骨角(X1)、胫骨角(X2)、股骨胫骨角(X4)、LT/LP(X5)、LT/HI(X6)进入方程,剔除了关节间隙角(X3)。建立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方程:Y=-77.307-6.327X6 + 1.360X1 + 1.310X5 + 0.331X4-0.147X2,调整后决定系数(R2)= 0.958。拟合的回归方程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 790.391,P 〈 0.05)。经双尾显著性水平检验,上述进入的变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成人大骨节病膝关节下肢生物力学角度与膝的临床WOMAC评分有相关性,其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股骨角、胫骨角、LT/LP、股骨胫骨角、LT/HI。
陈国华邵建赟何健王燕玲舍炜陈晓燕格鹏飞
关键词:X线
2017年甘肃省克山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观察和评价甘肃省克山病健康教育效果,为科学制定克山病健康教育干预(简称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选择甘肃省10个克山病病区县(区)作为项目县(区),每个县(区)选择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中心小学校4~6年级开展克山病健康教育活动;在每个乡(镇)选择3个村,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为期6个月的克山病防治知识宣传,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和举办讲座等干预方法,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目标人群(50岁以下居民和5年级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评价克山病知识知晓率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0岁以下居民分别为450和451人,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5.4%(2041/4500)上升到干预后的79.5%(3583/451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5.9,P<0.05);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5年级小学生分别为948和906人,小学生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0.8%(4818/9480)上升到干预后的84.2%(7631/906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3,P<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和居民克山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对克山病的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鱼素琴何健邵建赟李萍陈晓燕陈国华柏淑英
关键词:克山病健康教育
2017年甘肃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网络调查分析
目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传播,了解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省结核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3月19—25日,采用微信平台在全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通过全省微信用户参与结核知...
王铂杨枢敏刘芳何健
关键词: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
文献传递
1993—2003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06年
格鹏飞任晓岚何健魏志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疾病监测
2006~2010年甘肃农村地区0~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0~6岁儿童贫血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甘肃清水、康乐、古浪、陇西0~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共检测5 454人,男童贫血患病率8.60%,女童贫血患病率8.26%;2006~2010年不同年份男、女童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变迁儿童血红蛋白均值有所提高,不同年龄组儿童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间儿童贫血高峰均在24月龄以内,最高峰集中在12月龄及以下,随后逐渐降低。结论:甘肃省0~6岁儿童贫血状况不容乐观,重点地区在农村,尤其针对2岁以下儿童加强贫血防治,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陈瑞何健杨海霞王文龙蔡美赵文莉
关键词:儿童贫血血红蛋白
制药行业有机溶剂暴露对女工生殖健康的影响
总结国内外有关制药行业女工暴露于有机溶剂对其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如在药物生产中使用的甲醛、乙醇、乙醚、丙酮、苯系物、四氯化碳以及药物本身对人类生殖障碍、发育异常、某些癌症及有关生态效应的影响.提出制药行业女工生殖健康所面...
何健寇振霞寇嘉宁何玉红
关键词:制药行业女性职工生殖健康
甘肃省大骨节病患病情况与生态环境影响因素的关系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索大骨节病x线患病情况与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2014年甘肃省37个大骨节病病区县生态环境资料和大骨节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包括海拔、温度、降雨量、蒸发量、无霜期、年日照时数、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主食购入比例、退耕还林还草占原耕地比例、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比例.以及7~12岁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情况。采用四分位数回归方法(将与大骨节病有关的11个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引入四分位数回归模型),估计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对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三个分位数点的效应。结果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与海拔、温度、蒸发量、人口密度、人均收入、改种经济作物占原耕地比例6个因素无关,与降雨量、无霜期、年日照时数、主食购入比例、退耕还林还草占原耕地比例5个因素有关。无论在任何分位数点.降雨量越高(估量值:0.0033~0.0064)、无霜期越长(估量值:0.0292~0.0438)、年日照时数越长(估量值:0.0016~0.0018)、主食购人比例越高(估量值:0.0197~0.0276),大骨节病X线检出风险越高;退耕还林还草占原耕地比例越高(估量值:-0.0372--0.0133),大骨节病x线检出风险越低。结论甘肃省大骨节病患病情况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陈晓燕何健高文龙邵建赟陈国华廖永建李萍鱼素琴柏淑英
关键词: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甘肃省2010—2018年度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0—2018年度流感监测结果及流行特征,为流感防控策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方法在甘肃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标本,全省各级流感网络实验室采用Real-time 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用犬肾细胞(canine kidney cell,MDCK)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培养。结果2010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共检测ILI标本93334份,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3440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4.40%,阳性标本中乙型流感病毒所占比率最高(37.02%),其次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病毒(35.25%)、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26.78%)。不同时期优势型别不同。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流感高峰期,其中5~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20.34%),其余年龄组发病率相近,不同年龄组流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153,P<0.001)。男性、女性流感病毒感染无统计学差异。对16101份ILI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共分离到3892株流感病毒,其中乙型流感病毒占比最高(37.82%),其次为季节性H3N2型流感病毒(33.04%)、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28.96%)。结论甘肃省流感病毒的流行规律较为明显,呈冬春季单峰流行,要加强对学龄期青少年儿童的流感防控。
张慧李红育徐丛杉李保娣姜中毅于德山刘子梅何健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