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刚
- 作品数:56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莱州市教学研究室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马群”与“群马”辨析
- 2000年
- “马群”与“群马”,尽管都是由“马”和“群”构成的词,只是词素先后顺序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下面试举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例句作一辨析。
- 任永刚刘完小刘艳松
- 关键词:语文例句词语辨析
- 全文增补中
- 抓住一点 突破全文
- 2002年
- 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3课《千里跃进大别山》,讲的是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途中强渡汝河的战斗片断,课文中有一短语集中体现了先头部队的战士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这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短语,在文中反复三次,贯通全文,教学时抓住这个“点”,就能提纲挈领,突破教学重点。
- 任小蕾任永刚
-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千里跃进大别山》
- 考试命题的“导语”利弊分析
- 2012年
- 近几年来,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兴起了“导语”改革热,多见的有考前导语、板块导语、每题导语,少见的还加了卷尾语。笔者试从全国各地期末考试卷上摘几例分析利与弊,愿与有关命题者商榷。
- 宋春梅任永刚
- 关键词:考试命题导语小学语文考试卷命题者考前
- 生活积累与阅读积累同步训练新探被引量:1
- 2003年
- 盛文节任永刚
-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教学
- 儿歌、童话里的“谁”怎么读
- 2019年
- “谁”,疑问代词,通常用于问人。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是一首儿歌,在表现方式上用了拟人手法,四个小节,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以6个“谁”来问6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谁”的注音都是shuí。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和大人一起读”中的《谁和谁好》也是一首儿歌,在表现方式上也用了拟人手法,四个小节,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其中的问句都是“谁和谁好”,10个“谁”(含题目)的注音也都是shuí。
- 姜秀珍任永刚
- 关键词:儿歌《比尾巴》童话统编教材拟人手法
- 再探阅读教学“一点突破法”
- 2003年
- 任永刚尹奎良
-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教学教学方法
- “挺一般”不能给掌声吗
- 2022年
- 前不久,一位知名教师在一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教育随笔——《让学生用心灵鼓掌》。笔者看到题目,心想:我们都是用双手鼓掌,名师为何让学生用心灵鼓掌?心中的疑惑不解驱使读正文探个究竟。文章中说他到学校听语文课,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某一同学发言结束后,老师就让学生给这位同学叫“好”,“用掌声鼓励”,“哪怕这位同学的发言挺一般”,学生“也会随声附和”。于是,这位名师有感而发,十分不满意地说:“学生犹如一台台被老师控制着的机器。”
- 任永刚
- 关键词:教育随笔老师名师语文课掌声
- 关于教科书中几个句子的商榷
- 2015年
- 1."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语文s版六上第12课《秋天的怀念》)助词"地",表示它前面的词或词组是状语。"红红地看",状语同中心词搭配不当。"红",是单音节形容词,AA重叠式应是"红红的",形容非常红。"眼圈红红的","红红的"充当谓语,就无语病了。另一点,句首介词"当"的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时间词,
- 任永刚
- 关键词:教科书单音节形容词《秋天的怀念》句子搭配不当时间词
- 巧选突破点 教学《五彩池》
- 2001年
- 《五彩池》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的一处人间美景——五彩池,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文章是围绕五彩池神奇的特点来写的,语言生动形象,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根据教材的特点,我们运用了一点突破教学法,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得到了语言、思维、学法等多方面的训练,受到了美的感染、熏陶。
- 韩芳马晓明任永刚
- 关键词:《五彩池》讲读课文祖国学法教学学习主动性
- 低年级看图学文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索
- 2000年
- 任永刚张桂芹
- 关键词:看图学文语文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