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红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对偶三角瓣及梭形切口在1例唇部畸形中的应用
- 2000年
- 刘美蓉仪红白桦
- 关键词:唇部畸形对偶三角瓣梭形切口
- 两种根尖预备终末宽度和终末冲洗方法对根管清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比较两种根尖预备终末宽度和终末冲洗方法对根管清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正畸减数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60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颗。一组根管预备至25号、0.04锥度(25/0.04组),另一组根管预备至40号、0.04锥度(40/0.04组)。每组根据终末冲洗方法不同再随机分为注射器冲洗组、EDDY声波冲洗组和对照组(不进行终末冲洗)三个亚组,每组10颗。根管预备完成后,测量根尖碎屑推出量,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并对根管壁玷污层进行评分。结果25/0.04组采用注射器冲洗和EDDY声波冲洗的根尖碎屑推出量均低于40/0.0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一根尖预备终末宽度下,注射器冲洗组和EDDY声波冲洗组的玷污层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根尖部EDDY声波冲洗组低于注射器冲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注射器冲洗组和EDDY声波冲洗组根尖部的玷污层评分明显高于根冠部和根中部,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根冠部和根中部的玷污层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根尖部的玷污层评分高于根冠部,差异有显著性(P<0.05)。40/0.04组采用注射器冲洗的根管壁玷污层评分在根冠部、根中部、根尖部均低于25/0.04组,采用EDDY声波冲洗的根管壁玷污层评分在根中部、根尖部均低于25/0.04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均会有碎屑从根尖孔推出,根尖终末宽度预备至25/0.04时的根尖碎屑推出量较少。在根尖部根尖终末宽度预备至40号对根尖部根管壁的清理效果优于预备至25号,且EDDY声波冲洗的清理效果优于注射器冲洗。
- 吴苗苗仪红柯瑞蓉刘洋沈志安姜莹莹
- 关键词:玷污层碎屑
-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联合原花青素对牙本质小管封闭作用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联合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A)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阻生或正畸治疗而拔除的磨牙20颗,每颗牙可截取两个牙本质切片,共得到40个牙本质切片,将其作为试件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组,每组10个试件。A组应用CPP-ACP处理牙本质表面,B组应用PA处理,C组应用CPP-ACP联合PA处理,D组不做处理。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试件的牙本质小管封闭情况,计算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率和矿化物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最大沉积深度,并测量试件表面的显微硬度;再进行耐久性实验(酸性溶液处理和刷牙处理),然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牙本质小管的封闭率。比较各组牙本质小管未封闭面积及封闭率、显微硬度、耐久性实验前后的封闭率。结果牙本质小管的未封闭面积C组B组>A组>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矿化物在牙本质小管内的最大沉积深度达到16.04μm(C组)。B组的表面显微硬度值最高(P<0.05);经酸性溶液处理及刷牙处理后,C组仍表现出最高的牙本质小管封闭率(P<0.05),且耐久性实验前后封闭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PP-ACP联合PA可有效封闭牙本质小管,并表现出更高的封闭率和再矿化深度,且形成的再矿化层具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耐磨性。
- 沈志安姜莹莹吴苗苗柯瑞蓉仪红
- 关键词:牙本质敏感原花青素
- 龋病的洞形改良及临床效果
- 2000年
- 刘美蓉仪红白桦栾景雯
- 关键词:龋病随访观察术后预后
- 全文增补中
-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论在口腔种植学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口腔本科生在五年本科基础教育阶段,对口腔种植学的学习是模糊低效的,这将导致目前我国对成熟种植医生的需求增大。根据以成果为导向理论,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种植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找到一个最优教学方案。
- 宋颖韬吕艳超仪红
- 关键词:口腔种植学
- 胃食管反流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利用快速尿素酶检测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牙菌斑和唾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160例,将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7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无明显胃部病变的8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集其口腔中的唾液样本及牙菌斑样本,对牙菌斑样本进行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检测,对唾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比较两组口腔唾液样本和牙菌斑样本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两组均存在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且观察组患者中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该病有可能增加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此类患者更应注重口腔定期检查和清洁。
- 刘洋仪红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口腔幽门螺杆菌酶联免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