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晓霏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娄底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肠癌
  • 3篇塞来昔布
  • 3篇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受体
  • 2篇细胞株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癌
  • 2篇结肠癌细胞
  • 2篇合酶
  • 2篇埃罗替尼
  • 2篇癌细胞株
  • 2篇肠癌细胞
  • 1篇氧合
  • 1篇氧合酶
  • 1篇抑制剂
  • 1篇早期大肠癌
  • 1篇窄带成像
  • 1篇窄带成像技术
  • 1篇诊治

机构

  • 3篇娄底市中心医...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5篇付晓霏
  • 2篇赵逵
  • 2篇宋丰前
  • 1篇王红
  • 1篇陈曦
  • 1篇朱蓉
  • 1篇方兴国
  • 1篇邝国兵
  • 1篇叶春华
  • 1篇肖四海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右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联合CT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在肿瘤患者术前浸润深度(T)、淋巴结转移情况(N)及远处转移(M)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11月~2018年1月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99例,均在手术前2周内完善经直肠超声内镜及CT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分别对比EUS和/或CT检查对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EUS的T分期准确率为83.3%~90.0%,N分期为25.0%~84.2%,而EUS联合CT检查的N分期则有88.2%~88.9%。结论 EUS及CT检查对肿瘤的TNM分期均有较好的分辨,而EUS联合CT检查能大大提高术前肿瘤TNM分期的准确率,从而为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更多依据,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宋丰前熊甲英叶春华曾异锋付晓霏高帆
关键词:直肠癌超声内镜CT
塞来昔布和埃罗替尼对结肠癌细胞HT-29的协同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及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埃罗替尼、塞来昔布及二者联合用药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塞来昔布组(220μmol/L)、埃罗替尼组(50μmol/L)及联合用药组(塞来昔布220μmol/L、埃罗替尼50μmol/L)四组,作相应处理后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观察细胞抑制率,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GFR、COX-2 m RNA及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 48 h后塞来昔布组和埃罗替尼组对HT-29细胞抑制率分别为(56.6±4.3)%和(56.9±3.9)%,联合用药组抑制率为(86.1±7.1)%,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对HT-2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埃罗替尼组、塞来昔布组均能降低HT-29细胞中COX-2及EGFR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可降低HT-29细胞PGE2的分泌,且联合用药组效果较单一用药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塞来昔布和埃罗替尼均能抑制结肠肿瘤的细胞生长,可同时阻断EGFR、COX-2信号通路,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EGFR、COX-2的表达及PGE2的分泌。
陈曦付晓霏赵逵
关键词: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类抗肿瘤药细胞抑制剂
塞来昔布、埃罗替尼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的抑制作用
目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单独使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埃罗替尼/(Erlotinib/)及联合用药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T...
付晓霏
关键词:结肠癌细胞株塞来昔布埃罗替尼环氧合酶-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文献传递
窄带成像技术对诊治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NBI在诊治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娄底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行肠镜检查的347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4例与对照组173例,所有患者进镜前做好肠道准备。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模式进镜至回盲部,退镜时行乙状结肠时切换为NBI模式,记录病变数量。记录大体形态,评价图像清晰度;对腺管开口及血管分型;根据腺管开口、血管分型对病变的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预测,对比内镜下预测,评估NBI应用价值。结果共发现病变159个,其中对照组67个,检出率42.1%;观察组92个,检出率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图像清晰度进行对比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图像清晰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大肠癌11例,进展癌9例,在肿瘤性病变中,管状腺瘤69例(最多),绒毛腺瘤以ⅢL型为常见;根据血管分型,11例早期大肠癌中,ⅢA为7例,Ⅱ型4例,进展癌全部为ⅢB型。结论 NBI保留了普通内镜全部功能,操作简单,易于对病变进行反复观察;具有可显示浅表毛细血管形态的独特优势,可发现更多内镜下不能发现的病变,在病变轮廓、黏膜开口形态及毛细血管形态显示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提高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是较为可靠的行大肠癌及癌变检查的方法。
熊甲英宋丰前邝国兵颜德中肖四海付晓霏
关键词:大肠癌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和PGE2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COX-2、15-羟基前列腺素脱氢酶(15-hydroxyprostaglandin dehydrogenase,15-PGDH)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影响.方法:采用M T T法分别检测丙谷胺和塞来昔布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的影响;RT-PCR法检测COX-2和15-PGDH m 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OX-2和15-PGDH蛋白质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GE2含量变化.结果:丙谷胺和塞来昔布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胃癌BGC-823细胞的增殖.采用低于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的丙谷胺(6mmol/L)和塞来昔布(50μm o l/L)联合应用,48 h时对胃癌细胞B G C-823的增殖抑制率为65.1%±7.7%,显著高于单独应用丙谷胺(6 mmol/L,38.1%±7.1%)和塞来昔布(50μmol/L,32.6%±3.3%)时的抑制率(P值均<0.05).丙谷胺和塞来昔布两药均能下调胃癌BGC-823细胞中COX-2及上调15-PGDH m RNA和蛋白的表达,联合应用比单独用药更为显著(P值分别<0.05,<0.01).同时,两药也能降低BGC-823细胞分泌PGE2,联合用药作用更加明显(P值分别<0.05,<0.01).结论:丙谷胺、塞来昔布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的增殖,其可能机制之一为通过下调COX-2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15-PGDH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减少PGE2合成与分泌而实现.两药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方兴国赵逵朱蓉付晓霏王红
关键词:丙谷胺塞来昔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