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预防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预防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选取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盆底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干预前后盆底肌肌力评分、尿流动力学指标[腹压漏尿点压(ALP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最大逼尿肌压力(MDP)]水平、膀胱颈与子宫颈外口移动度,以及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1.50%(3/200),低于对照组的9.00%(1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盆底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LPP、MDP和MUCP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生活满意度、阴道润滑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性交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膀胱颈与子宫颈外口移动度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可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肌肌力、尿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性生活质量,降低膀胱颈与子宫颈外口移动度,效果优于单用生物反馈电刺激。
- 于玲玲
- 关键词: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生物反馈电刺激尿流动力学性生活质量
- 心理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舒适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病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关系方面达到最愉快的状态,以缩短或降低病人疼痛及焦虑程度,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为主要目的[1]。我院2012-10-2013-10微创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8例,64例采取舒适护理,取得较好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 于玲玲
- 关键词:心理护理腹腔镜手术妇科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痊愈,随访30例,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29例(97%)。结论早期康复干预是提高治愈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护理、减少患儿翻动、保持病室安静是提高患儿生存率的有效措施。
- 尹玉香尹素君于玲玲
-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 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后培训迁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后培训迁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5月1日~2023年9月1日,便利选取4所医院培训基地培训的224名母婴护理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母婴专科护士培训迁移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总分为(124.90±21.11)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与自我效能总分、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总分、护理工作环境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技术职称、参与培训方式、受教育程度、自我效能、护士组织创新氛围、护理工作环境是母婴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母婴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管理者可制订针对性、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推动母婴护理技术在临床实践的应用。
- 于玲玲吴冰冰孙萌张会
- 关键词:母婴护理护士在职培训影响因素
- 盆底康复操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 2022年
-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操锻炼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6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康复操锻炼,比较两组护理后盆底肌力分级、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7 d后,两组盆底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盆底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43%(5/53),低于对照组的37.74%(2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产妇产后进行盆底康复操锻炼,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于玲玲
- 关键词:自然分娩产妇盆底肌力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阐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方法在围手术期中,为了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241例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时,将这25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组:妇科组和调查组。对妇科组的125例妇科病进行体系化护理,对调查组的125例妇科患者进行平常化的护理。之后,统计围手术期中调查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统计围手术期中妇科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将调查组的统计结果与妇科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出最佳的防范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结果妇科组结果好于调查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系化的护理能高效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状况,因此应注重对体系化护理的实施。
- 于玲玲
- 关键词:盆腔手术妇科患者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