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电子电信历史地理更多>>
- 民国时期河南坠子的发展与女艺人关系摭考
- 2013年
- 河南坠子,又称坠子、坠子书、简板书、响板书等,这些名称主要是因其使用坠子弦伴奏或击节简板而得名[1]68。河南坠子形成于清末民初,产生于河南本土的一种说唱曲种,曾经影响过大半个中国。河南坠子从最初的河南乡村庙会地摊说唱艺术,逐渐演变成一个流行于河南、天津、山东、安徽等地较有影响力的说唱曲种,这与河南坠子艺人,特别是女艺人有着重要的关系。
- 丁炎
- 关键词:艺人民国时期说唱艺术清末民初板书
- 关于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我见
- 2008年
- 艺术由于地域、生态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不同,形成并呈现出各类艺术的特质,这些特质表现在世界性、民族性及多元化,使得艺术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 丁炎
- 关键词:民族性
- 关于民间舞蹈价值及传承的思考——以河南睢县麒麟舞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民间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当地文化的写照,它既有历时性价值又有共时性价值。我们认识其价值可以提高对其保护的意识,加大对其保护的力度。河南睢县麒麟舞是一支流传于黄淮平原的民间舞蹈,据传此舞蹈始于明末,经过多代人的创新与发展已经形成了盘门、地摊表演、桌上表演三段式经典表演套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并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丁炎
- 关键词:民间舞蹈麒麟舞传承
- 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及传承思考——以河南睢县麒麟舞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自编自演的群众性艺术活动,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的生动写照,它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河南省睢县麒麟舞历史悠久,包含着丰富的豫东人民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类的民间舞蹈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严重的发展危机,所以研究民间舞蹈的艺术价值及传承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课题。
- 丁炎
- 关键词:麒麟舞艺术价值传承
- 东路坠子形成发展、生存现状及保护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东路坠子是河南坠子影响最大的艺术流派之一,流传于以商丘为中心的豫鲁苏皖等多省市。在当今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这一曲艺艺术的生存已经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东路坠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艺人、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 丁炎
- 关键词:传承
- 浅谈任光对中国电影音乐的贡献
- 2010年
- 任光是我国无产阶级音乐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电影主题歌《渔光曲》的曲作者,我国电影音乐的开拓者。在他短暂的一生,为《渔光曲》《迷途的羔羊》《大路》等多部电影配乐,写作了《渔光曲》《大地行军曲》《新莲花落》等多首电影歌曲。他是我国有影响的最早电影音乐作曲家,为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 丁炎
- 关键词:电影音乐
- 商丘地区的乡村民歌色彩及其成因探析
- 2011年
- 商丘地区民歌是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当地方言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丘人民创作的反映他们心声和感情的艺术文化形式。它全面生动地反映着当地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统,是研究和了解当地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料和研究相关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对研究商丘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
- 丁炎
- 民国时期洛阳地区戏曲组织及艺人考略被引量:1
- 2013年
- 民国时期河南洛阳地区戏曲音乐活动频繁,戏班和艺人众多,这些戏班和艺人为河南戏曲特别是河南豫剧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文献来略论其状况,以此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丁炎
- 关键词:民国时期艺人
- 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及对策
- 2010年
-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不仅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直接给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滞后性和办学理念的专业化,它已经不能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丁炎
-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教育理念
- “戏曲活化石”——河南民间乡村罗戏的抢救与传承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河南民间乡村罗戏,文献记载称其为"罗腔(戏)"、"逻逻"、"锣戏"、"猡戏"等,民间有称其为"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大乐戏"等。罗戏在河南戏曲发展史上曾盛极一时,影响较大,哺育过很多地方戏曲剧种,有中国戏曲"活化石"、"戏曲鼻祖"之美誉。2008年同卷戏一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丁炎
- 关键词:地方戏曲活化石乡村传承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