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燕
- 作品数:17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西安交通大学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分离培养新生鼠神经干细胞并获得细胞克隆 ,同时建立良好的传代方法。方法 取新生大鼠大脑室管膜、脑室周围及海马细胞 ,经消化及机械吹打后接种于加有N2添加剂及生长因子的DMEM/F12 培养基 ,悬浮培养 ;用含血清而不含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贴壁培养 ,促使分化 ;最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染色鉴定。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多聚集生长 ,并形成细胞克隆 ,可以传代 ;细胞为圆形或椭圆形 ,经鉴定为nestin抗原阳性 ;分化后细胞分别表达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 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 ,表达神经干细胞的特异性抗原nestin ,是神经系统的干细胞。
- 吕海侠刘勇李敏杰丁海燕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
- 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 2020年
- 地理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抽象力、推理力及创造力的提升,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探索地理现象必备的条件之一。课堂上教师应合理利用地理的形象性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概念及规律;设计合理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合理导入地理感性案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他们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 丁海燕
-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 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培养的人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 (EGF)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以及体外针对该生长调节环路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对 2 1例脑膜瘤原代培养 ,采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EGF和EGF受体 (EGFR)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 ,并选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EGF、EGF单抗和EGFR单抗对脑膜瘤细胞的增殖调控作用。结果 脑膜瘤细胞可表达EGF和EGFR ;EGF以剂量依赖关系刺激培养脑膜瘤细胞增殖 ,而EGF单抗和EGFR单抗皆以剂量依赖关系抑制培养脑膜瘤细胞 ,且EGFR单抗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EGF单抗 (P <0 .0 1)。结论 EGFR单抗较EGF单抗是更为有效的脑膜瘤增殖抑制单抗 。
- 刘重霄师蔚王芳茹刘勇丁海燕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人脑膜瘤生物治疗细胞培养
- IL-3、IL-6和IL-8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和作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3、IL 6和IL 8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和作用 ,以及体外针对这种生长调节环路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可能性。方法 原代培养起 2 1例脑膜瘤细胞。采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法明确IL 3、IL 6和IL 8在脑膜瘤细胞中的表达 ,并选用四唑盐 (MTT)比色法观察上述细胞因子及IL 3单抗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结果 脑膜瘤细胞可分泌IL 3、IL 6和IL 8。IL 3和IL 6皆以剂量依赖关系刺激培养脑膜瘤细胞增殖 ,而IL 8仅在 1 0ng/ml时对脑膜瘤细胞增殖的刺激效应有统计学差异。IL 3单抗以剂量依赖关系分别抑制正常脑膜瘤细胞及 50 %V/V脑膜瘤培养提取液刺激的脑膜瘤细胞增殖。结论 IL 3、IL 6和IL 8为脑膜瘤自泌细胞因子 ;IL 3和IL 6刺激体外培养脑膜瘤细胞增殖 ;IL 3单抗抑制体外培养脑膜瘤细胞增殖 ,为脑膜瘤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 师蔚刘重霄王芳茹刘勇丁海燕
- 关键词:脑膜瘤白细胞介素-3白细胞介素-8
- 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观察
- <正> 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神经干细胞”为神经系统的众多疾病带来了勃勃生机。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分化鉴定技术。通过分离新生SD大鼠脑室下区的组织,经消化及机械吹打后,采用原代贴壁及传代悬浮的...
- 李敏杰刘勇吕海侠张蓬勃肖新莉李捷康前雁邓美英丁海燕
- 文献传递
- 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大鼠不同发育时期不同脑区的分布。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脑的嗅球、室管膜、室管膜下区、顶叶皮质、纹状体、海马齿状回进行nes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光镜观察。结果 nestin从胚胎 1 8d至出生后 7d在脑内表达较强 ,阳性细胞在所观察的部位较多 ,出生后 1月nestin阳性细胞数急剧下降 ,成年鼠和老年鼠仅在嗅球、室管膜、部分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分布有nestin阳性细胞。结论 嗅球、室管膜、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终生具有神经干细胞存在 。
- 肖新莉刘勇徐曦丁海燕
- 关键词: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神经巢蛋白
- 大鼠脑缺血淋巴细胞浸润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脑缺血后淋巴细胞浸润情况。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0只大鼠大脑中动脉局部脑缺血12h、24h、3d、7d和10d后损伤区CD3、CD4和CD8阳性淋巴细胞。结果 缺血12~24h即可见CD3阳性和CD8阳性细胞浸润,3d和7d组阳性细胞最多。这些浸润的淋巴细胞位于反应带以及坏死中心和反应带的交界处。位于坏死区周围的CD3阳性和CD8阳性细胞主要为圆形,有大细胞和小细胞两种形态;位于反应带的淋巴细胞为小圆细胞,呈弥散分布,也可在微血管周围形成血管套。CD4阳性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结论 淋巴细胞及亚群可能参与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
- 马琳刘勇邵小鹏丁海燕
- 关键词: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脑缺血
- 波形蛋白阳性细胞在人胚脑中的分布
- 2002年
- 吕海侠刘勇李敏杰肖新莉丁海燕
-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项目式学习是与课程改革相契合的教学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实践。而初中地理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开展项目式学习是有效的地理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开展项目式学习需要选择项目主题、制订项目目标、设计层次性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评价。文章以“地球的运动”为例,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更广泛的借鉴。
- 丁海燕
-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地理教学
- 人脑不同发育期vimentin阳性细胞的分布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时期人脑 vimentin阳性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情况 .方法 计划生育流产或引产的胚胎(9,13及 2 8wk)大脑经多聚甲醛固定 ,石蜡包埋并连续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光镜下观察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发现 vimentin阳性细胞形态多样 ,大小不一 ,多呈圆形 ,分布广泛 ,特别是嗅球、海马、纹状体以及脑室下区均可见到 vim entin阳性的细胞 ,并且随发育时期及部位不同 ,细胞形态及突起情况各异 .结论 vimentin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不同可能与发育阶段有关 .
- 吕海侠刘勇李敏杰肖新莉丁海燕凌凤东
- 关键词:波形蛋白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