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丙谦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神经外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不同移植点对颅脑损伤的保护
- 2016年
- 背景:骨髓基质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能促进神经组织修复,但具体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目的:探讨β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β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然后用β-巯5基乙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2)选取21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组: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诱导未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诱导剂+培养基组、颅脑损伤组、假手术组,每组42只。制备颅脑损伤模型,按照不同时间点(12,24,36,48,72 h)进行相应的移植物治疗,分别于移植当天,移植1,2,3,4周采用NSS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3)选取75只SD大鼠,同上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只。颅脑损伤模型制备24 h后进行相应的移植物治疗。移植当天,移植1,2,3,4周对各组动物进行NSS评分。移植当天,移植2,4周,分别处死各组5只动物,获得脑组织标本,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结果与结论:(1)在48 h内移植,移植后1,2周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的NSS评分均显著低于诱导未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和颅脑损伤组(P<0.05);各移植时间点,移植后3,4周,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的NSS评分均显著低于诱导未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和颅脑损伤组(P<0.05);(2)在大鼠损伤后24 h移植,移植第1周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组NSS评分显著低于颅脑损伤组(P<0.05),移植第2,3,4周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与诱导未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NSS评分均显著低于颅脑损伤组(P<0.05);(3)移植后2周,诱导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高于诱导剂+培养基移植组和颅脑损伤组(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4)结果表明,β神经生长因子重组腺病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在不同时间点�
- 刘红林刘志军陈小兵胡文忠丁丙谦
- 关键词:骨髓干细胞移植颅脑损伤转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病毒转染
- 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 2002年
- 周玉璞丁丙谦范绍康陈小兵段国庆高明
- 关键词:血肿扩大
- 显微外科治疗Chiaril畸形并脊髓空洞症33例分析
- 2007年
- 刘红林周玉璞陈小兵丁丙谦段国庆高明李玉杰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分析1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疗效和经验。结果:147例患者,133例治愈,12例术后症状无改善,1例因引流管移位进入脑组织致术后偏瘫加重,1例术后1 mon内死于其他疾病。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 刘红林丁丙谦周玉璞陈小兵段国庆范绍康高明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
-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12例复发者再次手术,切取的包膜作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包膜组织的变化。结果11例复发者经再次手术治疗治愈,1例在一周内再次复发,经第三次手术治愈。手术标本光镜下观察发现包膜内血管增生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手术操作轻柔,避免颅内压急剧变化和血肿残留,保持引流通畅,是降低CSDH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慢性硬膜下血肿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法是钻孔引流术。
- 刘红林丁丙谦陈小兵周玉璞段国庆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复发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颅脑损伤模型鼠体内的迁徙与定位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选择有效的手段,标记和追踪细胞在体内的分布、分化及转归,才能深入探讨细胞发挥治疗效果的具体机制。目的:了解BrdU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颅脑损伤大鼠体内的迁徙和定位情况。方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细胞表面标志物鉴定,取第3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BrdU进行标记,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将BrdU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到颅脑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移植后14 d取损伤处脑组织制备组织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迁徙和定位情况。结果与结论: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达CD29、CD44、CD105,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D34和CD45。通过生长曲线可以发现,细胞在接种1-3 d处于调整期,第3-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移植后14 d在脑损伤部位可以观察到BrdU染色阳性细胞,表明移植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体内发生迁徙,经过大鼠的外周血液循环迁徙达到颅脑损伤部位,实现对损伤部位的有效修复。
- 刘红林刘志军陈小兵胡文忠丁丙谦
- 关键词:脐带间质干细胞移植颅脑损伤干细胞脐血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迁徙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分析
- 2006年
- 刘红林丁丙谦周玉璞陈小兵段国庆高明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
- 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度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重度脑室出血的病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持续引流治疗。结果:存活率80.5%(29/36),死亡率19.5%(7/36),CT显示三、四脑室内血肿清除时间3-6天,平均4.3天。结论:及早疏通脑室系统梗阻是脑室出血的治疗关键,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池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 刘红林周玉璞陈小兵丁丙谦段国庆高明李玉杰范绍康
- 关键词:脑室出血引流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的发病原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26例患者诊断治疗正确,15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ARDS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 刘红林丁丙谦周玉璞陈小兵段国庆高明
- 关键词:颅脑损伤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