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
- 作品数:40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魏初清谈述论(上)
- 2021年
- 汉魏之际,是中国社会政治领域及思想文化领域都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旧贵族的没落,新贵族的出现,人性的解放,经学的衰落和新变,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壮阔灿烂的历史画面。其中,经学的衰落和新变,形名之学及老庄思想继先秦之后的一度中兴,评论人物由道德、学问,转变为重情性,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中心内容的谈论、研究,正在形成魏晋玄学。人文领域的种种变动,催生出思想与精神的奇花异草。本文所要叙述和评论的,便是魏初这个历史阶段。那是魏晋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 龚斌
- 关键词:魏明帝魏文帝
- 论陶渊明的当代文化意义被引量:1
- 2020年
- 陶渊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无上价值。一千五百年来,陶渊明的文化意义不断被挖掘,并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当代中国,陶渊明尤其显出他的重大价值。种种精神危机表明,今天更需要陶渊明。陶渊明的独立人格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会感召我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困境,冲破精神枷锁。陶渊明的真率人格,激励我们努力做真人、讲真话,回归生活的本真状态。陶渊明创造的田园诗,是美育的好教材。陶渊明的巨大的人文价值,应该成为人们自身修为、清洁灵魂的良药;同时,也应该成为改变不良社会风气的一种精神资源。
- 龚斌
- 关键词:陶渊明文化价值独立人格本真美感
- 独立特行的性格与超凡脱俗的学术——评木斋自传《历史的化石》被引量:1
- 2010年
- 木斋是个传奇人物,其自传《历史的化石:知青十五年》诗性地记录了当年他在内蒙草原上的苦难经历。他高远的志向和独立特行的个性在自传中显露无余,令人赞叹和敬佩。木斋近年来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的古诗十九首和词的起源研究极具颠覆性和创造性。他的个性和学术是完全一致的,理解这一点,是理解木斋其人与其文的关键。
- 龚斌
- 关键词:学术
- 《桃花源记》新论被引量:14
- 2013年
- 《桃花源记》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杰作,它是在《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同类题材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桃花源记》的深刻寓意和艺术成就,远超六朝志怪小说。其叙事忽有忽无,变幻莫测,体现了志怪小说的一般特征。其社会思想渊源,与《老》《庄》思想最为密切,有道教影响的痕迹,而与魏晋玄学及佛教无关。
- 龚斌
- 关键词:《桃花源记》《搜神后记》志怪小说魏晋玄学
- 《世说新语》索解(续)
- 2015年
- 品鉴人物是《世说新语》的核心内容,汉末之后的人物审美是魏晋美学发展的源头,影响文学艺术极为深远。从《世说新语·赏誉篇》诸如"世目李元礼"、"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诸人"、"卫伯玉见乐广而奇之"、"林下诸贤各有俊才子"、"杜弘治墓崩"、"王长史叹林公清言"等故事,不仅可以看出《世说新语》对人物品鉴的重视,而且集中反映了始于汉末的人物审美的变化,内涵十分丰富。
- 龚斌
- 关键词:《世说新语》文化涵义
- 说“简”——《世说新语》人物审美谈之一
- 2014年
- 《世说》一书的核心内容是人物品题,即鉴赏人物的容貌、行为、德性、才能、风度及精神气质,定其品级,评其优劣。人的行为、语言、个性、精神气质,总体上不出于形、神两个方面,但具体的表现形态各有不同。种种形神所体现的不同美感,是鉴赏者最感兴趣也最需细致把握的地方,由此归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审美范畴。
- 龚斌
- 关键词:《世说新语》
- 陶渊明哲学思想及与魏晋玄学之关系
- 2022年
- 在陶渊明研究领域,关于陶渊明的思想,是最令人困扰的问题之一。不少人把渊明归入儒家,也有人说他出于庄老,还有人把渊明说成“第一达摩”^(①),或说陶诗“充满禅机”^(②),或说渊明找来了“佛家般若空观”^(③)。我认为,陶渊明的思想很难用任何一家传统思想来规范。这位伟大的诗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及老庄思想的强大影响,又感受着魏晋玄学的新思潮,再根据自身仕隐经历的切身体验,艰苦的农耕生活及晚年贫困的感受,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面貌。他的哲学思想包括三个重要部分:有生必有死的生死观、化迁的哲学观、委运自然的人生观。
- 龚斌
- 关键词:儒家传统思想魏晋玄学老庄思想般若空观农耕生活陶渊明研究
- 说“远”——《世说新语》人物审美谈之二
- 2016年
- 《世说新语》有众多的审美范畴,'远'为其中之一。'远'由说明距离与表达事理,逐渐成为人物审美的范畴之一,其转变的最大契机是东汉末年的隐遁风气。魏晋名士的玄远之谈及超凡脱俗的风度,同魏晋玄学也有莫大关系。晋初普遍崇尚贵无之谈,虚无放诞之论风靡天下。社会现实与哲学思潮的双重转变,使原先遁世隐逸、逃离政治的风气,渐渐变为士人向往和追求的一种精神风度,由此进入审美境界,对中国士人的精神风貌以至文学艺术都产生深远影响。
- 龚斌
- 关键词:《世说新语》隐逸
- 《世说新语》索解
- 2012年
- 南朝宋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志人小说,真实地记录了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哲学、宗教、美学、风尚、名士的生活及精神风貌,历来为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所喜爱。这部著作看似通俗易懂,其实,由于年代久远,《世说新语》无论是语言或文化背景都已成为历史的化石,因此,若要还原其真相,得其言外之意蕴,并非易事。笔者研读《世说》有年,兹对此书中比较难解和费解的内容作些考索,以求正于方家。
- 龚斌
- 关键词:《世说新语》索解历史真相文化意蕴
- 转益多师是汝师
- 2017年
- 1949年之后的中国,出现过几代知识者。其中最特殊的一代,是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完整经历'文革'十年动荡,并做过知青的知识者。由于历史的荒谬与残酷,这代人的大学梦被无情粉碎,尔后上山下乡,长时间无书可读,无师可从。等到风雨骤停,得以重获读书的机遇。回首岁月坎坷,青春逝去大半。因此,一旦得到读书的机会,深感来之不易,几乎人人时不我待,废寝忘食。如果再运气好,碰到好老师,请益求教,恰如逢雨露春风。而高等学府中不少老师,也是劫后余生,珍惜重上讲台的机会,以高度的责任心及对事业的热爱,真诚对待学生。
- 龚斌
- 关键词:中文系文学史转益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