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礼文
- 作品数:38 被引量:14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基于四图叠合法预测岩性油藏有利区的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四图叠合法预测岩性油藏有利区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岩性油藏预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岩性油藏研究区域进行小层划分,选取待评价油层;对待评价油层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确定四图叠合法的关键因素;获取各待评价油...
- 李智勇刘化清廖建波黄军平龙礼文
- 烃源岩地化参数的测井反演——以雅布赖盆地小湖次凹侏罗系新河组下段为例被引量:3
- 2020年
- 泥岩烃源岩地层中差异压实和生烃增压致使异常高压普遍存在。为了避免烃源岩评价中声波时差去压实校正产生的较大误差,以实测TOC含量为模型检验依据,基于岩石有机质的测井岩石物理响应机理及曲线特征,分析发现自然伽马曲线对有机质的响应比较明显且不受地层压实的影响,与深电阻率曲线重叠可以获得较高准确度的有机碳含量,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构建了有机碳含量测井反演模型,并分别从有机碳含量分布和地层压实角度,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反演TOC结果的整体误差小,在优质烃源岩地层(TOC>1%)的反演误差明显小于传统方法,在差烃源岩地层(TOC<1%)相差不大;在中-强超压带(剩余压力>15 MPa)反演结果较传统方法更加可靠,在弱超压带(剩余压力<15 MPa)二者相差无几。进一步根据自然伽马与深电阻率曲线的叠合距离分别建立了生烃潜量、氢指数的测井反演模型,同时基于深度与热解最大峰温数学统计关系获得热解最大峰温剖面,然后综合利用测井反演的有机碳含量、生烃潜量、热解最大峰温及氢指数,定量评价干酪根类型及有机质丰度,明确各地球化学参数的纵向连续非均质性特征,最后结合烃源岩质量评价标准,解释出单井地层剖面中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厚度。
- 黄小鹏杨占龙张兆辉张兆辉刘化清黄军平
- 关键词:测井反演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
- 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厚层砂体特征及成因——以华庆地区长6油层组为例被引量:8
- 2012年
-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心的石油勘探取得了丰硕成果,仅华庆地区长6油层组已探明石油储量数亿吨。根据大量钻井岩心和测井资料综合研究表明,研究区中部发育大面积深水重力流沉积,砂岩类型主要有滑塌岩、砂质碎屑流砂岩及浊积岩,其中砂质碎屑流砂岩厚度最大,含油性最好。不同成因的砂体纵向叠加,横向复合连片形成了稳定分布、规模宏大的厚层砂体。在延长湖盆演化背景下,厚层砂体的形成和分布范围受湖盆中心深水坡折带的控制。
- 龙礼文廖建波李智勇王宏波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砂质碎屑流坡折带
- 干湿气候交替与内陆湖盆河流扇砂体的形成与分布——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被引量:7
- 2023年
-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陆上最主要的油气盆地之一,三叠系延长组是该盆地的主要含油层位。本文通过大量野外露头及钻井岩芯观察与实测,结合室内鉴定分析,系统研究了延长组沉积时的古气候环境及沉积特征,取得了如下认识:①延长组沉积时期,气候具有三分性:早期为干旱环境;中期转变为温暖潮湿气候环境,生物繁盛,是烃源岩发育的最有利时期;晚期再次转变为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环境;②受干旱气候控制,延长组早期与晚期无大面积汇水区存在,洪水事件主导了盆地中心地区大规模砂体的形成与分布,尤其洪水的接力搬运与多次分选可能是造成延长组砂岩粒级普遍较细的主因;③延长组发育干旱与潮湿两种环境沉积模式,前者以低位域河流扇体系为特征,后者以湖侵期河流-三角洲-湖泊-重力流体系为特色;④干旱环境低位域河流扇砂体与潮湿环境水进域富含有机质泥岩相匹配,形成了延长组“满盆含砂、满凹含油”的特征。该研究发展了大型坳陷湖盆的沉积模式,对丰富陆相盆地沉积理论认识及指导油气勘探实践均有积极意义。
- 李相博刘化清黄军平王雅婷郝彬龙礼文王菁魏立花
- 关键词:干旱环境洪水事件延长组鄂尔多斯盆地
- 酒西盆地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7
- 2020年
- 酒西盆地是中国最早开发的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下白垩统是盆地主要的烃源岩。通过对旱峡地区下白垩统赤金堡组烃源岩孢粉相进行系统研究,首次识别出木质-丝炭组合(孢粉相A)、无定形组合(孢粉相B)和无定形-木质组合(孢粉相C)3个孢粉相,分别发育在赤金堡组的下部、中部与顶部、上部。孢粉相A以丰富的木质组织和较多的丝炭为特征,孢粉相B以无定形为主要组分,含较多孢粉体和木质组织,孢粉相C以木质和无定形为主。有机质母质来源自下而上表现出从以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为主到低等水生生物为主,再到显示混源特征,最终又变为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的演化特征。赤金堡组中部及顶部孢粉相B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具有较好的生油潜力;而下部和上部孢粉相A段和孢粉相C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生油能力差。孢粉相分析揭示赤金堡组沉积期湖盆经历了断陷形成、强烈扩张、充填收缩和再次凹陷4个演化阶段,沉积环境依次为近源冲积扇—滨浅湖相、半深湖相—深湖相、扇三角洲相和局部半深湖相—深湖相。其中,沉积中期强烈凹陷阶段和末期断陷复活阶段的深水缺氧环境中发育了较好的烃源岩。
- 马博吉利明张明震金培红苑伯超龙礼文
- 关键词:酒西盆地烃源岩沉积环境
- 陇东地区致密气富集规律、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油气重大发现
- 刘化清李相博廖建波窦玉坛汪清辉房乃珍张猛刚许建权李智勇洪忠张晶吴青鹏龙礼文刘秋良周齐刚赵玉合
- 《陇东地区致密气富集规律、地震关键技术研究与油气重大发现》项目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分院承担的前瞻性基础理论、技术研发课题。项目研究成果形成以下技术系列:石炭纪、二叠纪山盆耦合演化分析技术;基于时空域变阈值异...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勘探
- 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成因模式及勘探启示被引量:2
- 2015年
- 以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展布规律及作为优质储层的条件。基于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对酒西盆地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古盐度和古温度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分布受到构造应力、断层发育、裂缝发育带、深部热液等因素影响,符合构造控制白云岩的特点。白云岩化作用、裂缝发育、溶蚀孔洞发育等是鸭儿峡志留系白云岩作为优质储层的先决条件。鸭儿峡白云岩δ^(13)C介于-0.59‰^-0.90‰之间;δ^(18)O值介于-14.2‰^-7.00‰;成岩温度和δ^(18)O平衡温度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69.23℃和69.13℃,显示鸭儿峡白云岩具有热液成因特征;Z值范围在108.30~121.17之间,表明白云岩为海陆交互相,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δ^(18)O值较低,白云岩形成可能受到后期淡水淋滤的影响。因此,可以推断鸭西白云岩为构造热液控制白云岩成因模式白云岩。鸭南地区地质构造和鸭西地区相似,鸭南地区潜山高部位可能发育构造热液白云岩,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对于深化鸭儿峡白云岩的成因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类似地区白云岩成因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张光伟潘树新邓毅林张丽萍龙礼文刘震华冯明王宏波马玉虎
- 关键词:酒西盆地碳氧同位素
- 红岗油气田四方台组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 2010年
- 红岗油气田四方台组(K_2s)尚处于待勘探的阶段,因此加快四方台组前期的储层评价工作,落实地质储量对红岗地区天然气产量上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基础地质资料出发,在标志层的指导下,按照"沉积旋回,分级控制"的原则,将四方台组划分为3个沉积正旋回和7个小层,并根据岩性,测井曲线特征和沉积背景等将四方台组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河道间三种沉积微相。在储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特点,选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进行研究区沉积相模型和属性模型的建立,并利用多个实现进行优化对比,建立了四方台组三维地质模型,所建地质模型真实的反映了地下地质体,对后期四方台组的评价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李莉张春生龙礼文冯金义张兴勇
- 关键词:沉积旋回沉积微相储层建模
- 基于GPU/CPU高性能平台的逆时偏移成像系统及油气勘探实践
- 王小卫刘文卿冯超敏苏勤廖建波胡书华徐兴荣龙礼文刘树仁张涛田彦灿谢俊法周齐刚姚清洲刘伟
-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石油天然气勘探。
该项目针对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强非均质储层面临的精确速度建模及地震成像难题,开展了TI介质各向异性逆时偏移成像系统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基于GPU/CPU高性能协同计算平台,通...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储层预测
-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裂缝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通过对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钻井岩心剖面以及野外露头详细研究,证实裂缝是该区域较为重要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之一。为了弄清裂缝对气藏分布的影响,对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储层裂缝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对影响裂缝发育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显示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在飞一段、飞二段和飞三段地层均有裂缝发育,且以低角度横裂缝为主,平均缝宽为1.022mm,开启程度较低。并且裂缝发育的规模、分布状况与研究区域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及孔隙流体性质有紧密的关系。
- 唐永梅廉夫张春生龙礼文陈友智
- 关键词:储层裂缝飞仙关组普光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