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志华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雌激素对基质成纤维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系SDF-1水平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基质成纤维细胞和乳腺癌细胞SDF-1的影响,从而揭示雌激素是否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选取基质成纤维细胞MRC5和乳腺癌细胞MCF-7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雌激素组和雌激素+雌激素受体阻断组,分别加入不同生理浓度的17-β雌二醇作用一定时间以及同一浓度17-β雌二醇作用不同时间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培养液中SDF-1的浓度,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SDF-1 mRNA的表达。结果MCF-7和MRC5细胞基础培养液中可检测到SDF-1分泌。不同生理浓度的17-β雌二醇均可增加细胞SDF-1的分泌水平。当加入10^-7mol/L的生理高浓度17-β雌二醇时,细胞分泌SDF-1水平在2h达到高峰,是对照组的6倍和2.7倍(P〈0.01),该作用可被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消除。此外,SDF-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测得的SDF-1蛋白水平相一致,10^-7mol/L组,2h时间点SDF-1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及阻断组(P〈0.05)。结论在基质细胞和某些乳腺癌细胞系,生理浓度的雌激素可增加SDF-1的分泌,而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雌激素受体来实现。雌激素可通过SDF-1来影响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
- 张锋良康骅徐青高飞龙志华
- 关键词:乳腺癌17-Β雌二醇MCF-7
- 大鼠脊髓损伤后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结肠中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60只体质量(220±40)g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氯胺酮6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 g·cm致伤力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1周、3周和5周时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检测肠道传输功能,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和组织中的P物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物质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肠道传输功能下降,且于造模后3周时肠道传输达到最低值;造模后3周时模型组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降低,结肠组织中P物质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P物质的表达是模型组的(3.12±0.51)倍(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与结肠中P物质的表达降低有关。
- 龙志华高飞张锋良岳军忠王磊王烨刘文国徐青
- 关键词:脊髓损伤P物质
- 脊髓损伤与胆石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脊髓损伤患者胆石症发生率较高,与胆囊的交感神经支配受损有关。脂餐试验常用于胆囊功能评价。本文就胆囊的神经支配、超声检测在胆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及脊髓损伤与胆石症的关系作一综述。
- 王磊岳军忠龙志华徐青
- 关键词:脊髓损伤胆石症超声检查
- 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胆囊息肉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间于北京博爱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相关资料。结果 12013人纳入本研究(824例胆囊息肉)。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性别(OR=0.66),胆囊壁增厚(OR=2.09),HBsAg-/anti-HBc+(OR=2.61)和HBsAg+/anti-HBc+(OR=3.21)。结论男性性别,HBV感染,胆囊炎,为胆囊息肉的危险因素。
- 王磊龙志华张锋良刘文国徐青
- 关键词:胆囊息肉
- 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病理与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手术目前仍是肝外胆管癌(ECC)的唯一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研究ECC病人的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其与手术后病人预后的联系。方法分析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31例ECC病人。回顾性统计各项临床病理特点并用采用Kaplan-Meier分析其与病人预后联系。结果 ECC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18.5%、4.0%,平均生存时间为19.0个月。经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姑息性手术切除治疗肝外胆管癌患者之间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49)。胆管周围组织浸润阴性者较胆管周围组织浸润阳性者的预后好(P=0.044),肿瘤分化程度越好的病人其预后越好(P=0.000)。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根治性手术、肿瘤有无浸润以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是ECC病人主要术后预后因素。
- 陶连元何小东高飞王磊张锋良龙志华徐青
- 关键词:肝外胆管癌外科治疗病理生存率
- 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美国临床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70
- 2010年
- 解读美国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处理指南,分析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阐述脊髓损伤对排便的影响,结合美国指南,讨论治疗康复措施,提出新的治疗、康复和研究方向。
- 徐青高飞王磊岳军忠刘文国张锋良龙志华余微波李建军
-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
- 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调查分析
- 目的 探讨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治疗后性生活质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性功能变化问卷简表(CSFQ-14)及部分自设条目.采用深度交谈及匿名法对9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后性生活质量评估,研究可能导致...
- 徐青远丽岳军忠龙志华陶连元李青石青青
- 关键词:绝经前乳腺癌性生活影响因素
- 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外科总论教学体会被引量:1
- 2013年
- 外科学总论是医学生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纽带环节,本文就康复治疗专业的外科学总论教学进行探讨。
- 岳军忠徐青龙志华高飞
- 关键词:康复治疗本科生外科学总论教学
- 脊髓损伤后大鼠结肠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元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结肠壁病理结构及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血管活性肠肽能(VIP)神经元表达变化,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的病理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非NBD(对照组)和NBD(模型组);大鼠氯胺酮(60mg/kg)腹腔注射麻醉,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gcm致伤力制作第10胸椎节段(T10)SCI模型,手术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壁病理结构,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VI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SCI后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绒毛减少、倒伏、脱落,结肠组织中V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VIP能神经元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鼠SCI后NBD的病理机制之一。
- 龙志华徐青王磊刘文国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管活性肠肽
- 艾司奥美拉唑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化疗增敏效果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研究艾司奥美拉唑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以及化疗增敏效果。方法常规方法培养人MBA-MD-231、MCF-7乳腺癌细胞系和人Huh7肝癌细胞系,用不同浓度的艾司奥美拉唑处理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刺激后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用不同浓度的艾司奥美拉唑处理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艾司奥美拉唑对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杉醇、表柔比星联合艾司奥美拉唑处理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刺激后不同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CCK8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艾司奥美拉唑可以抑制MBA-MD-231细胞、MCF-7细胞和Huh7细胞增殖,而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艾司奥美拉唑处理不同细胞,G_(0)/G_(1)期细胞均显著增加。艾司奥美拉唑可增强化疗药物紫杉醇及表柔比星对MBA-MD-231细胞、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效果,提高化疗敏感性。结论艾司奥美拉唑将乳腺癌细胞MBA-MD-231、MCF-7和肝癌细胞Huh7阻滞于G_(0)/G_(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艾司奥美拉唑可以增强化疗药物对MBA-MD-231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刘冠群董凌月龙志华徐青
- 关键词:乳腺肿瘤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化疗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