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向
-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比较Overlap吻合与π吻合在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LT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TLTG的胃癌患者98例,根据食管空肠吻合方式分为Overlap吻合组(n=56)和π吻合组(n=42)。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肿瘤上缘至食管切缘距离),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与随访并发症(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以及术前与术后3个月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量表(PG-SGA)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Overlap吻合组手术时间[(230.36±25.12)min vs(205.58±20.43)min]、吻合时间[(43.22±6.15)min vs(27.45±5.36)min]均长于π吻合组(P<0.05);两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随访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PG-SGA量表评分与营养状况客观指标水平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erlap吻合和π吻合在TLTG术中各有优势,π吻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和吻合时间。
- 李锋彭德伟李文艺何静黄金向
- 关键词:胃癌营养状况
- 腹腔镜下治疗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行电视腹腔镜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3例.结果 3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术后胃肠功能1~2d恢复,术后平均9~11d出院.无吻合口漏、术后大出血、腹膜炎病例,随访疗效满意.结论 腹腔镜技术非常适合大多数的HD患儿,其优势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对于长段型巨结肠的治疗,选择腹腔镜辅助下Duhamel术式是明智的.
- 张勇刘建祝东强赵伟黄金向
- 关键词:腹腔镜长段型巨结肠外科手术
- 多学科诊疗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在食管裂孔疝诊疗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模式(MDT-ERAS 模式)在食管裂孔疝诊断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至2024 年1 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的100 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MDT-ERAS 模式管理,分为MDT-ERAS 组49 例和常规组51 例。比较2 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肠梗阻、消化道漏、尿潴留、切口感染、腹腔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结果2 组患者的出血量(15.6±6.5 ml比15.8±6.5 ml;t=-0.194,P=0.846)、手术时间(62.6±5.7 min 比62.5±5.8 min;t=0.054,P=0.957)、引流管留置率(1/49 比2/51;χ^(2)=0.000,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T-ERAS 组的术中补液量更少(1353.1±295.2 ml 比1721.6±330.6 ml;t=-5.871,P<0.001)。MDT-ERAS 组较常规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17.6±4.2 h 比25.5±3.0 h;t=-10.823,P<0.001)、首次流质饮食时间(6.6±1.2 h 比18.8±4.8 h;Z=-8.762,P<0.001)、首次半流质饮食时间(24.9±1.3 h 比48.8±3.5 h;Z=-8.750,P<0.001)、首次下床时间(6.7±1.3 h 比25.1±3.1 h;Z=-8.821,P<0.001)、导尿管留置时间(1.2±0.6 d 比1.8±0.7 d;Z=-5.239,P<0.001)更短。2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T-ERAS 组较常规组术后腹胀(1/49 比8/51;χ^(2)=4.137,P=0.042)、恶心呕吐(2/49比10/51;χ^(2)=4.329,P=0.037)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组非感染性发热、吞咽困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T-ERAS组较常规组疼痛VAS评分更低(3.2±1.2比5.2±1.4;Z=-6.175,P<0.001),平均住院时间更短(3.3±0.7 d 比3.8±0.8 d;Z=-3.222,P=0.001);MDT-ERAS 组满意度评分更高(4.4±0.7 比3.6±0.8;Z=-4.38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T-ERAS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0.6±7.2)个月,常规组为(20.1±7.1)个月;随访2 组各有1 例复发,1 例常规组患�
- 邱雨豪黄金向朱小轩罗峰黄河姚晖汪雪
- 关键词:食管裂孔胃食管反流病加速康复外科
- 胆囊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2年
- 胆囊癌已不是少见的恶性肿瘤,且预后极差。为了根治这一恶性肿瘤,必需对胆囊癌的病因、病理分期、诊断及治疗有较深入的了解。手术治疗目前仍然是能够治愈原发性胆囊癌的唯一方法,但仅有20%~30%的患者能够得到根治性切除。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目前提高胆囊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方法.
- 刘建黄金向
- 关键词:胆囊癌
- 基于LASSO变量选择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愈合不良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构建基于LASSO变量选择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吻合口愈合不良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对吻合口预后不良预测效能。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3月~2023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15例结直肠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对所有病人进行为期30天的随访,根据有无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分为两组,愈合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191例。收集病人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应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具有非0系数的相征因素,构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导致病人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及特异度;采用Bootdtrap法进行500次重复抽样进行验证。结果 愈合不良组男性比例大于愈合良好组;愈合不良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不良组手术时间长于愈合良好组,肿瘤直径>4 cm、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7 cm、术前有新辅助化疗、肿瘤分期为Ⅲ~Ⅳ期例数显著多于愈合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筛显示,手术时间、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以及圆周肿瘤生长是吻合口愈合不良的预测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绘制ROC曲线,得到AUC为0.892(95%CI:0.813~0.945),敏感性为75.81%,特异性为89.47%。Youden指数为0.6528;利用Bootdtrap技术绘制模型的校准曲线得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结论 手术时间长、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肿瘤下缘与肛周距离<7 cm以及圆周肿瘤生长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病人发生吻合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可用于吻合口愈合不良人群的筛选且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 黄金向莫琳君刘晓
- 关键词:结直肠癌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意外胆囊癌的诊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发现意外胆囊癌(UGC)的手术方法及预防复发转移的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2月1204例LC术中,7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目前文献报道经验,对UGC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2例术中冷冻活检,5例术后病检均证实为胆囊癌,Nevin病理分期:I期3例,II期2例,Ⅲ期1例,IV期1例。其中腺癌4例,腺鳞癌2例,粘液腺癌1例。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随访24~36个月,IV期1例于术后10个月死于肿瘤广泛腹腔转移;Ⅲ期1例于术后14个月死于肿瘤腹腔广泛转移伴腹壁戳孔处种植。另5例I、II期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2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胆囊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难以早发现、早诊治,导致总体预后差。LC手术中发现的UGC多属早期病变,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手段,可获得良好疗效。
- 祝东强张勇刘建刘恒赵伟黄金向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意外胆囊癌
-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肠瘘原因分析及防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肠瘘的原因及进行有效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 45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肠瘘6例,对其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瘘口自行闭合,痊愈出院.1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后出现严重腹腔感染,行末段回肠造瘘、腹腔冲洗引流术,4个月后行造瘘口还纳治疗痊愈.结论 肠瘘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由于其特殊的局部解剖关系,使肠瘘发生率更高.大多数低位肠瘘可通过保守治疗痊愈,而在术前或术中根据患者情况,果断地进行预防性回肠造瘘,可避免不必要的肠瘘发生.
- 张勇刘建祝东强刘恒赵伟黄金向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肿瘤肠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