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栽培
  • 10篇栽培技术
  • 7篇高产
  • 6篇高产栽培
  • 6篇高产栽培技术
  • 3篇水稻
  • 3篇向日葵
  • 2篇有机肥
  • 2篇玉米
  • 2篇田间
  • 2篇田间管理
  • 2篇马铃薯
  • 2篇播前
  • 1篇定植
  • 1篇多氨液肥
  • 1篇选地
  • 1篇选地整地
  • 1篇盐碱
  • 1篇秧苗
  • 1篇秧苗素质

机构

  • 20篇长岭县农业技...
  • 1篇吉林省农业广...

作者

  • 20篇鲁艳华
  • 8篇李岩
  • 6篇王绍忠
  • 5篇张喜印
  • 3篇姜立文
  • 3篇宋晓科
  • 2篇李晓瑞
  • 2篇夏玉春
  • 1篇于海侠
  • 1篇王晓莉
  • 1篇郭丽平
  • 1篇高丽平
  • 1篇刁立伟
  • 1篇刘焕军
  • 1篇张晓英
  • 1篇冯桂翠
  • 1篇姜丽文
  • 1篇徐兴兵
  • 1篇侯淑梅
  • 1篇秦文艳

传媒

  • 6篇农村科学实验
  • 6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中国果菜
  • 2篇垦殖与稻作
  • 1篇农家致富顾问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下...
  • 1篇中国园艺文摘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惠满丰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为了验证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我们于2003年和2004年连续2a进行水稻叶面喷施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2叶1心期、有效分蘖期和孕穗期各一次叶面喷施惠满丰腐殖酸活性液肥,增产幅度高达12.47%。
徐兴兵高丽平鲁艳华宋晓科侯淑梅刘焕军
关键词:惠满丰水稻秧苗素质
棚室葡萄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2010年
介绍棚室葡萄栽培的优良品种,苗木定植,定植后的管理以及棚室栽培的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扣膜上架、调节棚室内温度、施肥灌水、整枝、结果量调整及病虫害防治。
鲁艳华李岩李伟高丽平李晓瑞冯桂翠
关键词:葡萄栽培栽培技术
李子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
总结了李子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苗木繁殖、合理密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参考。
孙自力鲁艳华
关键词:高产栽培苗木繁殖合理密植肥水管理
马铃薯栽培技术
2020年
本文介绍了马铃薯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薯处理、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鲁艳华李野
关键词:马铃薯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2019年
此论文主要介绍了西瓜品种的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
张丹丹鲁艳华欧静
关键词:西瓜栽培技术
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进行玉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施,可使玉米生育性状表现突出,产量明显增加,其中尤以增施有机肥45 t/hm2最佳,较当地推荐施肥量增产18.2%,在生产中宜大力提倡。
夏玉春姜立文张喜印鲁艳华李岩李伟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玉米
生物有机肥(普通型)在马铃薯上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0年
生物有机肥具有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和生物缓释调控作用。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的生长非常有利,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土传病,促进根系生长,培肥地力,增强土壤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水利用率。生物有机肥,既能肥沃土壤,又能增加土壤透气性,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夺取高产创造条件。试验研究表明,在正常施用化肥的前提下,适当施入生物有机肥,对马铃薯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影响。
姜立文张喜印李岩鲁艳华王晓莉王绍忠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马铃薯
高油大豆栽培技术
2014年
一 播前准备 (一)选地种植大豆要以合理轮作为前提,保证不重茬,不迎茬。一般宜选择前茬是玉米、高梁或谷子的地块种植大豆。(二)整地播种前精细整地,做到土壤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利于培育壮苗。所以要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施肥和耙耱。
李伟鲁艳华宋晓科刁立伟
关键词:高油大豆栽培播前准备合理轮作根系发育培育壮苗
豇豆栽培技术被引量:8
2012年
豇豆的栽培、整地、播种、施肥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进行了介绍。
宋晓科鲁艳华
关键词:豇豆栽培技术
水稻机械化栽培获丰收
2010年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太平山镇吴大屯村八社社员宋洪秋.是我县开发水田最早.机械化水平最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好的种稻大户.2009年虽然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的影响.但他家的7.63公顷水田仍然获得了丰收.总产稻谷6万公斤.以每公斤稻谷1.60元计算.总收入可达9.6万元.扣除当年各项费用41965元.纯收入达54035元。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李岩鲁艳华王绍忠贾忠武
关键词:机械化栽培水稻机械化水平特大干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