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言国
- 作品数:30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医学卫生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血管活性药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目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影响世界上数千万人们卫生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近年来发生率也增加了,如同急性心肌梗死和多发创伤的急诊病人一样,在脓毒性休克发生后的初始治疗是否及时和恰当直接之间关系到了患者的预后。在脓毒性...
- 高言国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多巴酚丁胺血流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利多卡因湿敷联合酮铬酸丁三醇在痔疮手术后镇痛的护理效果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湿敷联合酮铬酸丁三醇在痔疮术后镇痛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肛肠外科患者111例,依据是否实施利多卡因湿敷减轻疼痛等护理措施进行临床分组,分为对照组(55例)和利多组(56例),研究两组患者首次排便的FPS-R评分、术后首次换药FPS-R评分、镇痛药剂量、满意度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与利多组患者首次排便的FPS-R评分[(8.60±1.15)vs(3.83±1.79)分,P=0.025]、术后首次换药FPS-R评分[(7.42±0.98)vs(3.48±1.02)分,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组患者镇痛针剂药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常规组[(90.10±12.56)vs(180.31±10.46)mg,P=0.002]、利多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66±1.46)vs(2.13±0.91)分,P=0.016](P<0.05)。结论痔疮患者术后给予利多卡因湿敷联合酮铬酸丁三醇能够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镇痛针剂药剂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 林学梅张晶张月秋高言国
- 关键词:痔疮手术镇痛
-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血管性认知障碍非痴呆型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讨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62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rTMS真磁刺激组和rTMS假磁刺激组,进行10 d治疗。应用蒙特利尔认知测评量表(MoCA)和画钟试验(CDT)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结果:药物治疗后各组MoCA、CD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rTMS真刺激组与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磁刺激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有治疗作用。
- 姚文艳董志扬顾薇孙菲高言国
-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效
- 硫酸镁联合冰水刺激咽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分析硫酸镁联合冰水刺激咽部反射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和B组(21例)。两组均采用硫酸镁静脉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采用冰水刺激咽部反射治疗,B组采用机械刺激咽部反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律效果、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复律成功20例,复律无效2例,复律成功率为90.9%;复律时间为(5.0±3.6)min;B组复律成功13例,复律无效8例,复律成功率为61.9%;复律时间为(15.0±8.6)min。A组复律成功率高于B组,复律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阵发性Ⅰ°Ⅰ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房性早搏(房早)1例,潮红、心悸出汗、头晕恶心、口干等症状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8%(7/22);B组发生阵发性Ⅰ°Ⅰ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房早1例,颜面部潮红、心悸出汗、头晕恶心、口干等症状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6/2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05)。结论冰水刺激咽部反射比机械刺激咽部反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更有效。
- 尹利明邵丽楠陈金林高言国
- 关键词:硫酸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 右颈内静脉加压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右颈内静脉加压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影响。方法:选取需进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低血容量性或脓毒性休克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40例和颈内静脉加压组(P组)39例。所有患者均去枕平卧、Trendelenburg体位和头左侧偏转15°~30°,C组进行常规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P组在C组基础上于患者右侧锁骨上窝靠近胸锁关节外侧凹陷处以食指中指二指并拢向内下方用力按压颈内静脉,以颈内静脉压瘪为宜。记录两组患者三次穿刺置管成功率、回血通畅率、穿刺失败率及血肿发生率。结果:P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回血通畅率、穿刺失败率及血肿发生率均优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压迫明显有助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成功,减少了并发症。
- 高恺张月秋高言国
- 关键词:休克胸锁关节置管术
- PAX8蛋白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PAX8蛋白在脑胶质瘤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选取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确诊的脑胶质瘤患者98例,根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级标准,分为I级12例,Ⅱ级18例,Ⅲ级21例,Ⅳ级47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测定所有脑胶质瘤患者PAX8蛋白表达。Ⅱ级、Ⅲ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级,且Ⅲ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Ⅳ级患者PAX8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Ⅱ级、Ⅲ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X8蛋白表达与年龄、病理学类型相关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理学分级、瘤周水肿、浸润深度相关性明显,且病理学分期越高、瘤周水肿程度越高、浸润深度越深,PAX8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阴性组总生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X8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正相关,PAX8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PAX8低表达的脑胶质瘤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存率及生存期均明显高于PAX8阳性组。
- 孙飞倪世慧马艳娇高言国
- 关键词:脑胶质瘤生存期
- 血清S100-β蛋白的定量指标对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对预后的关系,以及其对患者充足疗程的治疗指导临床意义。方法:将81例急性CO中毒患者分为3组:A组轻度组、B组中度组和C组重度组,应用ELISA法对81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浆S-100B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度组与中度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中毒组(P〈0.05),且重度组血浆S-100β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P〈0.05);究迟发性脑病患者均发生在重度组,其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与其它组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组中的CO中毒死亡只有3例,未做统计。结论:检测急性CO中毒患者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有助于评估急性期脑组织受损的严重程度及预测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 高言国刘彤敏张彧
- 关键词:CO中毒S-100Β蛋白脑损伤迟发性脑病
- 目标温度管理对脓毒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温度管理对脓毒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影响。方法 30只平均体质量20 kg的健康杂种犬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温非感染组(NTNS)和温度管理非感染组(TMNS)各5只、常温感染组(NTS)和温度管理感染组(TMS)各10只。NTS和TMS感染组麻醉后,经股静脉以0.5 m L/(kg·h)的速度注入大肠埃希菌(1×109CFU/m L)制作犬高动力循环脓毒性休克模型。NTS和TMS组制模后,利用低温恒温槽及血泵装置,对TMNS组及TMS组实施体外血液冷却至温度维持于(33±1)℃。经左侧股动脉置入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 CCO)动脉热稀释导管,通过压力传导系统与Pi CC连接,取0.5、24、48、72 h为观察时点,监测各组的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血管系统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NTNS组与TMNS组:心率(HR)、收缩压(SBP)、心排血量(CO)、外周血管阻力(SVR)和左心室收缩力指数(dp/dtmax)在0.5 h时点和24~72 h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 h各时点,NTS组和TMS组HR呈上升趋势,各时点TMS组低于NTS组;NTS组和TMS组SBP、SVR、dp/dtmax呈下降趋势,各时点TMS高于NTS组;NTS组和TMS组CO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各时点TMS组低于NTS组。两组上述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NS、TMNS不同时点间H-FABP无变化;NTS和TMS组24、48、72 h的H-FABP呈上升趋势,各时点间TMS组H-FABP低于NTS组。结论目标温度管理能改善脓毒性性休克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能降低H-FABP水平,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
- 高恺晁娇娇刘思伯高言国
-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 垂体后叶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对百草枯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健康级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百草枯组和治疗组,各20只,并在第4、6、12、24小时4个时间点每组各取5只进行实验。百草枯组和治疗组采用百草枯灌胃染毒法制作SD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灌胃30min后,治疗组经颈内静脉泵入垂体后叶素,对照组和百草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测定大鼠血浆和肺组织中百草枯含量,同时测定肺组织核因子(NF)-κB、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干湿比指标等指标,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血浆药物峰浓度和肺组织中药物峰含量均显著低于百草枯组[(1695±274)比(5377±576)ng/ml,P=0.003和(7.67±0.91)比(13.27±0.95)μg/g,P=0.002];治疗组药时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百草枯组(10482比43441,P=0.000);治疗组大鼠血浆中TNF-α、肺组织NF-κB水平、BALF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百草枯组[24h时分别为:(1.85±0.22)比(2.59±0.13)ng/ml(P=0.020)、(88,0±2.7)比(101.8±2.8)ng/g(P=0,003)、(125.9±4.2)比(192.7±6.5)μg/ml(P=0.003)];治疗组肺干湿比指标低于百草枯组(12h:3.50±0.14比3.73±0.15,P=0.043;24h:3.41±0.06比3.61±0.09,P=0.047);与百草枯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表现出肺水肿及炎症反应减轻。结论垂体后叶素能降低染毒大鼠的血浆和肺组织中的百草枯含量,减轻急性肺损伤,可作为治疗百草枯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的辅助药物。
- 高言国杜贵宾吴莹汪秋艳李锐
- 关键词:百草枯垂体激素类后叶急性肺损伤
- 芝麻油灌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研究芝麻油(SO)灌肠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方法:25只健康SD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SO组(NC+SO组)、模型组(M组)、模型+低剂量SO组(M+SO1组)及模型+高剂量SO组(M+SO2组),每组5只。M组、M+SO1组、M+SO2组建造UC模型。M+SO1组结肠灌注SO 0.5 mL/100 g;NC+SO组与M+SO2组结肠灌注SO 1 mL/100 g;NC组与M组予以食用植物油灌肠0.5 mL/100 g。观察并比较肠黏膜损伤评分及病理表现,比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MDA)。结果:M组病理表现为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隐窝出现破坏现象,说明建模成功。M组结肠损伤评分高于NC组(P<0.01);M+SO1组与M+SO2组结肠损伤评分均低于M组(P<0.01);NC+SO组结肠损伤评分高于NC组(P<0.05)。M组中MDA含量高于NC组,而SOD含量低于NC(P<0.01);M+SO1组与M+SO2组的MDA含量均低于M组(P<0.01);M+SO1组与M+SO2组的SOD含量均高于M组(P<0.01)。结论:SO可通过提高UC大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反应,发挥治疗作用。
- 高言国陈金林张月秋邓兆滨
- 关键词:芝麻油溃疡性结肠炎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