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立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立体定向放射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脑转移...
  • 1篇照射
  • 1篇治疗肝癌
  • 1篇栓塞
  • 1篇栓塞术
  • 1篇体积
  • 1篇转移瘤
  • 1篇伽马刀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治疗
  • 1篇外照射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合肥脑科医院

作者

  • 3篇高立
  • 1篇宋长龙
  • 1篇潘绵顺
  • 1篇康笃伦
  • 1篇李仲国
  • 1篇李桂香
  • 1篇赵达
  • 1篇黄勇
  • 1篇王鹏

传媒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第二届全国肿...

年份

  • 3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颅内多发性转移瘤保守剂量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评估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经保守剂量的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的生存期、肿瘤局部控制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68例经伽玛刀治疗的颅内多发性脑转移瘤患者,其中45例(26.8%)为2个病灶,58例(34.5%)为3~5个病灶,65例(36.7%)病灶数在6~12个。病灶平均体积20cm3,界于0.02~65.12cm3之间,治疗以5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肿瘤平均中心剂量为26Gy(20~40Gy),周边剂量为13Gy(10~20Gy),总的剂量控制在200Gy以内。36例患者追加全脑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无因伽玛刀治疗诱发严重并发症或致死,平均生存期是11个月,6个月时复查的MRI显示,总有效率为91.07%。平均随访10个月,157例生活能够基本自理,6例偏瘫,需要人照顾,5例死亡,死亡原因为系统性疾病。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颅内多发、深部及重要结构的中等大小(≤20cm3)转移肿瘤的首选,尤其实用于位于重要结构或者手术不能到达区域的转移性肿瘤。
高立康笃伦宋长龙
关键词:多发性脑转移瘤放射外科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肝癌临床分析
本文首先简介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了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伽马刀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采用TALE联合立体定向体部伽马刀技术治疗肝癌是非手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李桂香李仲国高立赵达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伽马刀肝癌
文献传递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常规外照射后复发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常规放射治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可行性,观察近期疗效及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27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复发病例,OUR--TP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放射治疗计划,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体部固定装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靶区为临床所见肿瘤区外放1.0~1.5 cm,计划靶区体积(PTV)中位体积为302 cm3(78.9~514.2 cm3),计划照射剂量为42 Gy,6~7Gy/次,隔日照射.观察急性放射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 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27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8个月(6~14个月),随访率为100%.初次放射治疗至再放射治疗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7个月(12~29个月),再放射治疗肿瘤中位剂量46 Gy(42~48 Gy).近期疗效为完全缓解(CR)26%(7/27),部分缓解(PR)48%(13/27),无变化(NR)15.0%(4/27),进展(PD)11%(3/37),总有效率为74.0%(20/27).根据RTOG分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11%(3/27),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2级15%(4/27);骨髓抑制发生率1~2级8.3%(7.4/27);心脏损伤发生率1~2级7.4%(2/27).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后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早期放射反应较低,患者能耐受,晚期反应及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黄勇王鹏潘绵顺高立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外照射复发病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