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斌
- 作品数:48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三维可视手术模拟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矫正术中的应用
- 目的 探索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矫形术的三维可视手术模拟流程 方法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胸12腰2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术前我们应用自己设计的软件预测患者术后增加的高度及拟手术的椎体个数,然后薄层...
- 高梁斌张亮张志邱勤业王勒黄健曦黄文东林学扬余博臣刘振华沈慧勇唐勇王鹏叶记超尹景星黄斌王振陈嘉裕
-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
-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并观察评估个体化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关节外科住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排除因并发症不能行手术治疗患者,排除行单纯股骨...
- 李玉希高梁斌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沈慧勇
-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高位骶骨肿瘤
-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切除高位骶骨肿瘤的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骶骨肿瘤患者1 1例.L5-S1 2例,L5-S2 2例,S1-2 5例,S1-3 2例.本组行前后联合入路全骶骨切...
- 沈慧勇高梁斌唐勇叶记超黄霖王鹏
- 下颈椎侧方椎间孔镜入路的应用解剖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进行椎间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40侧成人尸体标本,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对应C3~7椎体作纵切口,由浅入深经臂丛前、后方按临床手术显露椎间孔途径逐层解剖观测至椎体及附件结构,并模拟手术,牵拉相应组织,测量其牵拉角度、范围。结果①臂丛C5~8根长度、根角度及根间距测量结果表明臂丛前、后入路均可直视神经根对椎间孔周围病变进行操作;②C4~6横突与膈神经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膈神经;③C3~7横突与颈交感干的距离测量结果表明与臂丛前入路相比,臂丛后入路不易伤及颈交感干;④胸导管70%在C7~T1水平汇入静脉角,C7水平臂丛前入路要注意保护胸导管,臂丛后入路不易损伤胸导管;⑤在C7横突水平处将椎动脉向外牵拉的距离为(2.5±0.4)cm,臂丛前、后入路均应注意保护椎动脉;⑥C7横突末端下方至胸膜顶的距离为(1.9±0.4)cm,C7水平臂丛前、后入路均可能伤及胸膜顶。结论下颈椎侧方臂丛后解剖间隙可为颈椎间孔镜手术提供安全的手术入路。
- 王鹏高梁斌付敏蔡兆鹏唐勇黄霖杨睿陈铿沈慧勇
- 椎间孔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经皮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及滑脱的初步临床应用
- 目的:初步探讨椎间孔镜下经后外侧安全三角区入路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经皮椎弓根固定术治疗腰椎不稳及滑脱的手术方法,同时比较本方法与MIS-LILF手术、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临床效果、并发症等。
- 唐勇叶记超黄霖王鹏陈铿蔡兆鹏高梁斌沈慧勇
- 关键词:腰椎不稳椎体间融合术
- 高黏度与低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中使用高黏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和低黏度PMMA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为日后临床PVP手术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行PVP治疗的158例OVCF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PVP术中使用的骨水泥黏度将患者分为高黏度组75例(A组)和低黏度组83例(B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以及0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DI)进行疼痛评分及脊椎功能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4.3±3.6)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指数(BMI)、BMD、VAS评分、OD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ODI指数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椎体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渗漏率(9.3%)明显低于B组(25.3%)(P〈0.05)。A组邻近椎体骨折率(6.67%)与B组(4.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其他并发症。结论高黏度及低黏度骨水泥均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而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低黏度骨水泥,在此方面更具优势。
- 陈志鹏秦毅王素伟尹景星刘振华岑水忠王振萧锦瑜何永滔高梁斌
-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椎体骨折骨质疏松骨水泥
- 经皮入路与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创伤、术后恢复影响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对比经皮入路与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棒技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创伤、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84例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经皮组与椎旁组各42例,经皮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技术内固定,椎旁组采用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棒技术内固定,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血清创伤分子[血清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比值、Cobb角)、疼痛(VAS评分)及功能(ODI评分),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皮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椎旁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高于椎旁组(P<0.05),但经皮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或短于椎旁组(P<0.05);手术后当天,两组血清Myo、CK、LDH水平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但经皮组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椎旁组(P<0.05);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两组伤椎前缘相对高度显著高于术前(P<0.05)、Cobb角显著低于术前(P<0.05),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两组各随访时间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神经损伤、严重感染、内固定松动、腰椎术后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腰椎骨折行经皮入路或椎旁肌入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经皮入路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 林学扬王德桂杨建华饶海军朱智奇高梁斌
- 关键词:腰椎骨折术后恢复
- Lin28B在骨肉瘤干细胞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慢性炎症能够激活肿瘤干细胞并引起肿瘤耐药和转移.但是慢性炎症调控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机制并不是十分清楚.Lin28是RNA结合蛋白,研究发现在人类15%的肿瘤组织中Lin28都高表达.Lin28能够促进肿瘤的起始,发展...
- 高梁斌黄霖陈铿刘振华岑水忠陈志鹏
- 关键词:骨肉瘤肿瘤转移肿瘤干细胞IKKΒ
- 保留C7棘突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和颈椎曲度的影响
- 目的 对传统C3-7椎管成形术进行改良,探讨保留C7棘突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颈椎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1年至2009年6月,对37例颈椎病伴多节段椎管狭窄患者行C3-C6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中保留C7棘突(C3-...
- 高梁斌沈慧勇詹勇王鹏黄霖叶记超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进展
- 2023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症状主要为下肢麻木,肌力减退,行动不便等,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本文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作一综述,以便提高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彭晓帅高梁斌沈慧勇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