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 作品数:25 被引量:153 H指数:8 供职机构: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计划项目 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04月-2014年08月在我科住院15例恶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后患者气促评分、气道狭窄程度、肺功能指标变化及介入术后并发症。结果 15例患者经喉罩通气全麻下介入治疗后气道狭窄程度由术前的(72.1±8.7)%下降至术后(20.1±10.4)%(P<0.05),气促评分由术前(3.1±0.7)下降至术后(1.1±0.4)(P<0.05),FEV1由术前(57.3±7.5)%上升至术后(78.9±9.2)%(P<0.05)。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安全有效。 朱杰 何海艳 马航 吕学东关键词:喉罩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COPD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8-异前列腺素(8-isoPG)浓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COPD患者(40例)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的血清,用酶标记法检测血清中8-isoPG,同时检测AECOPD患者的第一秒呼气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pH值、PaCO2、PaO2及血白细胞总数。结果①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8-isoPG为35.43±7.29ng/L,高于缓解期(24.71±8.25ng/L)及正常对照组(13.31±6.19ng/L),P<0.05;②COPD患者8-isoPG浓度与痰量呈正相关,r=0.217,P<0.05。结论 COPD的急性发作期,8-isoPG升高反映了氧化应激增强。 马航 陈晓笑 陈金亮 陶一江关键词:呼出气冷凝液 慢性阻塞性肺病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治疗支气管囊肿1例 被引量:2 2015年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是由呼吸系统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因发育阶段不同,病变可发生在不同部位,根据病灶的部位可以分为肺内型、纵隔型和异位型。本病一般自幼年起病,但在病灶小、未产生压迫症状、亦未并发感染时,一般不易被发现。随患者年龄增长,病灶扩大产生压迫症状或并发感染时始被发现,或无症状而于体检时偶然发现。目前支气管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单纯随访或手术治疗, 姚苏梅 何海艳 马航 朱杰 吕学东关键词: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支气管镜 压迫症状 并发感染 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检测EGFR基因突变、EML4-ALK基因融合变异的临床意义 张建辉 吕学东 马航 朱杰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置入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置入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气管切开术后良性气道狭窄拔管困难经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辅助置入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T管置入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呼吸困难评分、嗓音综合质量评分的变化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生活质量评分、PaO_2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嗓音质量综合评分及呼吸困难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喉罩通气全麻下经纤支镜辅助置入Montgomery 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狭窄安全有效,可作为气管插管后气道狭窄致拔管困难患者的一种选择。 何海艳 马航 朱杰 吕学东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MONTGOMERY 气管狭窄 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T型硅酮支架治疗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需要置入T管的患者(治疗组)和15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不行T管治疗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评分、嗓音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情况、嗓音质量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呼吸困难情况、嗓音评分及生活质量等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采用T型硅酮支架治疗,效果肯定,应用安全。 张建辉 吕学东 马航 姚苏梅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拔管困难 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检测EGFR基因突变、EML4-ALK基因融合变异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癌性胸水检测EGFR基因突变、EML4-ALK基因融合变异的情况,观察EGFR基因突变患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30例肺腺癌患者胸水标本,ARMS方法 检测EGFR基因第19和2l外显子突... 张建辉 吕学东 马航 朱杰关键词:肺腺癌 癌性胸水 EML4-ALK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高压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中炎症因子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和不伴肺高压(pulmonaryhyptertension,PH)患者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EBC)中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protein,hs-CRP)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6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探讨全身及肺部局部炎症反应与COPD继发PH的关系。方法:收集COPD合并PH患者(37例)、单纯COPD患者(48例)的血清及EBC标本,并常规行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及超声心动图检查,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EBC中IL-6水平,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及EBC中hs-CRP水平。结果:①COPD合并PH组血清hs-CRP浓度为(17.16±6.25)mg/L,IL-6浓度为(79.67±18.72)ng/L,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的hs-CRP(12.32±7.91)mg/L和IL-6(47.38±14.94)ng/L(P均<0.05);②COPD合并PH组EBC中hs-CRP浓度为(2.03±0.46)mg/L,IL-6浓度为(8.75±2.03)ng/L,均明显高于单纯COPD组的hs-CRP(1.72±0.65)mg/L和IL-6(5.42±1.58)ng/L(P均<0.05);③COPD合并PH组血清及EBC中hs-CRP及IL-6水平均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为0.415~0.875,P均<0.001)。结论:全身及肺脏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COPD继发的PH形成过程。 马航 何海艳 邱海艳 陶一江关键词:肺高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冷凝液 C-反应蛋白 白介素-6 气道内超声弹性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拟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40例,术前予以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淋巴结支气管内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并予以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通过比较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弹性成像评分法与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诊断恶性淋巴结准确性差异,评估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1)常规超声影像学特征中鉴别良恶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低回声、回声不均、边界清楚、短径大于1 cm(均P<0.01);2)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在良恶性淋巴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弹性评分法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明显优于常规超声图像特征中的任何一种。弹性评分≥2.5分诊断恶性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9%,85.7%,85.7%及76.9%,诊断的准确率为82.3%。联合指标中以弹性评分联合低回声、边缘清晰、直径大于1 cm诊断价值最大,AUC为0.911,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88.1%,90.2%及81.5%,诊断的准确率为86.8%。结论:超声支气管镜下弹性成像技术能有效实现对肺癌患者肺门纵膈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比传统的淋巴结支气管内超声的图像准确率高。弹性评分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能提高诊断效率。 何海艳 吕学东 马航 朱杰 黄茂关键词:弹性成像 肺癌 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引导肺门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43例疑似肺癌患者65枚纵隔肺门淋巴结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后常规行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并予以弹性成像异常处行靶向穿刺。比较常规穿刺法及靶向穿刺法诊断阳性率,诊断的准确率及敏感性。结果采用常规穿刺法和靶向穿刺法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7.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3,P=0.361),但通过追加对超声弹性成像异常部位的穿刺,能提高12.3%穿刺阳性率。靶向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96.9%。常规穿刺法诊断的敏感性为84.8%,特异性为100%,诊断的准确性为89.2%。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984,P=0.079)。结论气道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提高恶性肺门纵隔淋巴结的检出率,提高EBUS-TBNA的阳性率。 何海艳 吕学东 马航 朱杰关键词:弹性成像 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