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现启
-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3
- 2015年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伤情复杂、危重,伤残及致死率极高,如果延误诊断及治疗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1]。2012-06—2014-06,我院共急诊手术治疗3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马现启
-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外科手术
-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前循环动脉瘤是颅内常见的动脉瘤,位置较深,周围有重要的穿支血管,且载瘤动脉细小,实施介入栓塞术相对较困难,手术操作空间狭小,难度较大。随着显微外科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广泛开展,微侵袭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1]。锁孔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尽管有一些争论,但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照明设备和操作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接受并掌握了这种手术方法[2]。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3‐4]。锁孔手术主要有眶上入路和经眶上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廉等优点[5],其中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锁孔入路方式之一。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采取单侧眉弓为入颅点,通过颅内的自然间隙即可到达鞍前、鞍上以及鞍后的部分区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前循环动脉瘤、鞍区占位的手术治疗以及视神经管减压术、外伤性额叶血肿清除术等[6]。我院2012‐01—2014‐01收治2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均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动脉瘤,手术均在发病后1~3d内进行,本文对手术技巧、手术适应证和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马现启
-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锁孔入路眉弓动脉瘤夹闭术
- 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小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38例,均采用显微镜下后颅窝旁正中或正中切口开颅清除小脑内血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愈30例(79%),好转8例(21%);其中3例因术后再发出血,经过自血肿腔放置引流管内注入纤溶药物尿激酶后血肿溶解而完全排出并痊愈出院。结论不同部位脑出血需及时行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马现启
- 关键词:高血压血肿清除术
- 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附56例报告)
- 2011年
-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资料中的方法和效果。结果:56例中存活45例(存活率80%),死亡11例(死亡率19.6%)。结论:微创穿刺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较好方法。
- 马现启
-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
- 高压氧疗法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脑水肿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高压氧疗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 82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脑细胞活化剂以及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并采用微创碎吸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高压氧疗法,观察2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4周脑血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第3、7、14、28天的脑水肿体积,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脑血管动力学指标(Vmean、Qmean、R、DR、CP及W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Vmean、Qmean明显高于对照组,R、DR、CP、W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3天2组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14、28d观察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减轻脑水肿程度,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效果。
- 马现启
- 关键词:脑出血高压氧疗法脑血管动力学脑水肿微创碎吸引流术
-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后视神经鞘直径与颅内压及预后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手术后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术后颅内压(ICP)变化及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开颅手术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28例,术后持续监测ICP,每1h检测1次;术后持续监测ONSD,每12h检测1次。以12h为1周期,每个ONSD值对应12个ICP值,将该时间段内超过2.7kPa的ICP差值累加,得到ICP的时间累加值(PTD-ICP)。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ONSD对预测PTDICP>0的效能,获得ONSD的最佳截断值(ONSD-cut)。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ONSD值与PTD-ICP值的相关性。统计病人6个月时预后,对比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ONSD值≥ONSD-cut频次。结果共获得6组、186对数据。ONSD范围3.2~5.8mm,中值4.8 mm(4.1~5.0 mm);PTD-ICP范围0~28.6kPa/h,排除81个为0的检测值后,范围0.2~28.6kPa/h,中值3.0kPa/h(1.6~7.7kPa/h)。ONSD预测PTD-ICP>0的ROC曲线下面积0.922,ONSD-cut=4.8mm。当ONSD≥ONSD-cut时,ONSD与PTD-ICP呈显著正相关(r=0.687,P<0.001),且能够建立线性方程:PTD-ICP=12.902×ONSD-60.687(调整R2=0.326)。预后良好组(n=13)病人的ONSD≥ONSD-cut频次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n=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51,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后ONSD与ICP有一定相关性,ONSD能够预测未来12h内ICP超过2.7kPa的PTD-ICP,且最佳截断值为4.8mm;ONSD≥4.8mm的检出频次越高,病人预后越差。
- 吴环立马现启赵海洋
- 关键词:颅脑损伤视神经鞘颅内压预后
-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总结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方法、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0例均无感染,并发症4例(13.3%),分别为分流管梗塞2例,过度分流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脑积水有效、简单而又经济的方法。
- 马现启
- 关键词:脑积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
- 小骨窗开颅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对6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中存活53例(88.33%),死亡7例(11.67%)。结论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创伤小,能在直视下止血,且颅骨缺损小,不需手术修补。早期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性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 马现启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显微镜小骨窗开颅术
- 重型颅脑损伤并颅内血肿患者34例救治体会
- 2012年
-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21~40岁21例,41~60岁10例,〉60岁3例。受伤到入院时间:〈30分钟14例,0.5~1小时7例,1~1.5小时2例,1.5~2小时3例,2~3小时8例。
- 马现启
- 关键词:颅内血肿患者重型颅脑损伤救治入院时间
-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56例治疗体会
- 2015年
- 河南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共收治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56例,本组病例均床旁在局麻下采用微创颅骨锥孔行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采用纤溶药物尿激酶溶解血肿,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马现启
- 关键词: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局麻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