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战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抗菌效力的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研究常用抗结核药物与其它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对多耐药结核菌 (MDR -MTB)的抗菌效力。方法 按照部分耐药浓度 (FIC)方法测定 (MDR -MTB)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时标准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s) ,按照FIC公式 ,计算其是否有协同作用。结果 INH、RFP、EMB、CAM和INH、RFP、PZA、OFLX组合对 13株临床分离的MDR -MTB的FIC <0 5,有协同作用。结论 本体外实验证实 ,INH、RFP、EMB、CAM和INH、RFP、PZA、OFLX两种组合形式对实验所用的 13株MDR -MTB有协同作用。
- 马海战陈峥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药物耐受性抑菌浓度抗结核药物
- 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抗结核作用及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研究无细胞短棒状杆菌纳米级制剂(NCPP)体内抗结核作用及机理。方法:NCPP各剂量组与乌体林斯组豚鼠皮下攻击结核杆菌H37RV后,第3,10,17d肌肉注射给药,于5,7,9周分3批处死动物,取脾查活菌分离数,并做病理镜检。另取小鼠腹腔注射NCPP 10d后测定腹腔巨噬细胞(Mφ)吞噬率、吞噬指数、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水平及脾T细胞增殖指数。结果:NCPP各剂量组豚鼠脾活菌数于5,7,9周时明显低于对照模型组(P<0.05),与对照药乌体林斯组相近。亦可减轻结核特异性病理改变。此外,NCPP各剂量组小鼠腹腔Mφ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P<0.01),但脾脏T细胞增殖指数无明显变化。结论:NCPP对结核杆菌感染的豚鼠模型具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激活Mφ,且使其产生过氧化氢、一氧化氮水平明显提高.达到杀灭结核杆菌的目的。
- 高尚先马海战马淑萍郭威康国华米增仁刘佳文宋静张利宁李守悌
- 关键词:结核病免疫调节剂巨噬细胞
- 结核分支杆菌吡嗪酰胺酶活性与敏感性比较试验
- 1992年
- 本文用Wayne方法测定186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PZA酶(PZase)的活性和用蛋黄琼脂培养基测定PZA敏感性。结果:PZase阳性符合率93.3%阴性符合100%。测定PZase活性代替PZA敏感性试验是一种快速,简单,可靠的方法。
- 覃振林马海战颜世斌
- 关键词:结核杆菌吡嗪酰胺
- 初始多耐药结核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初始多耐药结核的发病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2005年初治多耐药结核68例。结果68例患者全部为初治肺结核,初始耐药至少2种以上。所有患者均采用HKPO为基本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选用未用过或相对敏感的药物,并辅以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结果经过以上治疗,痰菌阴转率61.76%。病情好转率89.70%。死亡率4.4%。结论初治多耐药患者治疗困难,应选择未用过或应用时间较短或较敏感的药物治疗,疗程相对较长,可选用中医中药和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
- 刘前桂李金红冯俐赵双燕康丽君刘伟马海战
- 关键词:结核
- 利福喷汀治疗耐利福平肺结核80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观察评价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喷汀的药敏情况和利福喷汀治疗耐利福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耐利福平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2组,A组(40例)、B组(40例)分别用DEZThT和DEZThP方案治疗12个月。观察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痰菌阴转率:12个月末A、B组分别为55.0%和28.2%;胸部X线改善有效率:A、B组分别为57.5%和33.3%;A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上利福喷汀治疗某些耐利福平肺结核病例仍有一定疗效。
- 赵黎黎马海战曹文利李文杰张培元张进平孙桂芝
- 关键词:药物耐受性利福喷汀利福平
- 一种新的吡嗪酰胺耐药测定培养基的研制被引量:3
- 1991年
- 应用蛋黄琼脂培基测定结核菌对PZA药物敏感程度与应用改良罗氏培基相比,可保证培基pH稳定在5.50~5.65范围内,在此环境中结核菌可以生长,PZA也可以发挥抑菌作用,经对124株新分离的结核菌测定,6周时均能生长。在含PZA 50mg/L培基上仍生长株仅3株(2.4%)。说明此种培基可明显显示出PZA抑菌效果。
- 高东哲马海战颜世斌王笑微邱玉珊
- 关键词:吡嗪酰胺药物耐受性培养基
- 我国部分边远地区未经化疗的结核菌株毒力测定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对我国黑龙江、新疆、四川、海南地区的结核菌毒力进行了测定,以观察各地区间有何重大差别和规律性变化。结果发现上述各地区的弱毒力型菌株均在10%以下,说明我国的结核菌毒力大多属于强、中型。从而为我国的感染、发病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一定参考。
- 高东哲宋守忠覃振林颜世斌邱玉珊马淑萍马海战王笑微门小菲李京生赵亭洪桂芬郭英俐于文凤李俊莲刘季良甘达炳陈马秀
- 关键词:结核菌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