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沂

作品数:22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机械工程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科技期刊
  • 8篇杂志社
  • 6篇集群
  • 5篇集群化
  • 4篇群化
  • 4篇中文
  • 4篇媒体
  • 3篇数字化
  • 3篇出版
  • 2篇新媒体
  • 2篇学术
  • 2篇学术质量
  • 2篇数字出版
  • 2篇砥砺
  • 2篇媒体融合
  • 2篇集群化发展
  • 2篇集约化
  • 2篇光学
  • 2篇奋进
  • 2篇办刊

机构

  • 22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2篇马沂
  • 20篇杨蕾
  • 19篇王晓峰
  • 14篇何卓铭
  • 13篇宋梅梅
  • 4篇张雁
  • 3篇殷建芳
  • 3篇邓迎
  • 3篇王晓琰
  • 2篇童菲
  • 2篇胡艳芳
  • 1篇汤超
  • 1篇丁洁
  • 1篇郑继承

传媒

  • 11篇中国科技期刊...
  • 7篇编辑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出版与印刷
  • 1篇科技期刊发展...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探索与实践——以《光学学报》为例被引量:18
2020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面临重要转型。如何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融媒体技术手段为依托,详细总结了期刊在选题策划、稿件处理、多模式出版、融媒体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以供其他科技期刊学习和借鉴。
何卓铭何卓铭宋梅梅王晓琰马沂宋梅梅杨蕾
关键词:数字化科技期刊媒体融合
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5
2024年
策划出版高质量专题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总结了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三刊近年来出版的各类专题,介绍了学科热点类、重大项目类、知名科学家专栏、纪念类专题、虚拟专题等不同类型专题的策划出版流程,并以计量分析的形式呈现专题的出版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外,阐述了如何利用专家资源由重点栏目孵化连续专题的创新出版模式。最后,提出了基于连续专题举办主题会议以实现刊会融合的发展理念,进而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探讨了基于专题的高效传播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落地的产研结合的发展思路。
沈灵灵李瑞娟沈雅捷李雅新宋梅梅宋梅梅马沂何卓铭杨蕾
关键词:科技期刊
培育世界一流杂志社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激光杂志社10年集群化发展回顾与展望被引量:27
2020年
【目的】回顾中国激光杂志社10年的发展历程,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借鉴。【方法】对标世界一流杂志社,梳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期刊集群化发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和学术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结果】基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英文光学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和生产管理平台,杂志社的中英文科技期刊集群形成双核双集群的共生发展模式,辅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和品牌学术活动的推广,构建全方位的杂志社科技期刊生态系统。【结论】数字时代的期刊出版与知识服务融合发展是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和期刊集群不可或缺的内容。
马沂杨蕾王晓峰
关键词:集群化发展知识服务
中文科技期刊编辑加工外包与质量控制实践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目前绝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采取编、排、校一体的作坊式出版模式,出版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出版效率低下。为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将编辑加工外包的思路引入出版流程。【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介绍了杂志社在编辑加工外包方面的新举措,以及培训和管理兼职编辑的经验。【结果】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期刊的编校质量,控制出版成本的同时,缩短了刊期,并提升了社内编辑工作的附加值。【结论】出版流程模块化运作经验的不断摸索,加快了期刊的集约化、规模化出版之路,为实现期刊集群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殷建芳马沂王晓峰杨蕾
关键词:外包兼职编辑成本控制
《中国激光》50年回顾与展望
2024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激光》见证了我国激光科学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旗舰期刊及最重要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学术交流平台,发表了大量我国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为我国激光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以10年为一个周期,重点回顾了《中国激光》自1974年创刊以来发生的重要事件、发表的重要成果和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举措,概述了历年来期刊出版数据、引证指标和获奖荣誉等,并展望了《中国激光》未来的发展方向。
马沂马沂杨蕾
关键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数字化出版
以Researching为例谈科技期刊英文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从中国激光杂志社实施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国际化战略的角度,总结Researching平台的建设方案先进性和服务刊群发展的有效性。【方法】结合文献调研,分析现有英文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的不足。对Researching平台筹办、建设模式、核心技术、重要功能、刊群服务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梳理和分析。以期刊国际化发展为核心,分享Researching平台服务刊群出版与传播的有效举措。【结果】Researching平台的建设目标是利用云服务模式,构建自主、安全、可靠、可扩展、可复制的英文数字平台。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Researching平台不断深化对集群化理念的实践,极大地促进光学学科优秀期刊的培育和发展。【结论】采用云服务架构和自主研发模式建设英文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既能有效利用现有平台建设的有益经验和数据优势,又能积累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促进科技期刊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探索科技期刊集群“造船出海”的有效途径。
邓迎邓迎刘彧郑继承马沂王晓峰马沂
关键词:数字化云服务
策划创刊周年庆活动对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研究被引量:9
2022年
科技期刊创刊周年庆活动是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调研了250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及27种国外优秀科技期刊的周年庆活动策划情况。通过计量分析周年庆活动策划比例,并归纳分析国内外中英文期刊策划特点。总结了策划比例较高的周年庆活动种类,包括历史回顾、纪念专刊、纪念会议、寄语题词、品牌营销、品牌延伸。最后通过实践案例分析了《光学学报》40周年庆活动带来的品牌影响力,以期为期刊策划周年庆活动提供参考,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办刊思路。
李瑞娟王晓琰王晓琰沈雅捷孙佳璇何卓铭马沂何卓铭杨蕾
关键词:科技期刊纪念专辑
砥砺奋进 成果斐然--上海科技学术期刊发展概述被引量:3
2021年
文章概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整体情况,包括学科分布、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主管主办出版单位分布、编辑人员构成等,分析了比较突出的上海科技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几大模式,简要总结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获奖和项目资助情况,最后,对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杨蕾杨蕾何卓铭马沂胡艳芳何卓铭都玮
关键词:科技期刊集群化新媒体
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关注点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了解不同身份作者的投稿关注点,从而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稿源,促进中文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深层次了解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时的主客观关注点和投稿取向。【结果】作者拟投稿时首要关注期刊的收录类别、审稿周期、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录用率、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出版周期及出版费用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因素。【结论】期刊编辑应依据作者投稿关注点完善各项服务,并提出稳定和提高期刊来稿量、实现中英文期刊差异化发展的一些举措。
宋梅梅宋梅梅何卓铭马沂王晓峰马沂杨蕾
关键词:差异化发展
专题编辑参与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处理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总结《光学学报》采用专题编辑(Topical Editor,TE)送审稿件的经验,为科技期刊提高学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严格的标准遴选了22位TE,并将传统审稿流程中的编辑送审改为TE送审。根据研究方向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来稿中挑选459篇交由TE送审。从稿件送审数量、平均外审周期、审稿意见等方面评价TE送审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TE可以精准地送审稿件,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节省编辑时间。【结论】TE送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杨洪星何卓铭何卓铭张浩佳宋梅梅马沂王晓峰杨蕾
关键词:同行评议学术质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