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标

作品数:57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历史地理
  • 13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9篇外交
  • 8篇政治
  • 8篇主义
  • 8篇五四运动
  • 7篇民族
  • 6篇民初
  • 6篇民族主义
  • 5篇袁世凯
  • 4篇记忆
  • 4篇公众
  • 3篇谣言
  • 3篇清末
  • 3篇清末民初
  • 3篇威尔逊主义
  • 3篇民国
  • 3篇华盛顿体系
  • 3篇国家认同
  • 3篇国民外交
  • 3篇巴黎和会
  • 3篇博弈

机构

  • 47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52篇马建标
  • 1篇林曦

传媒

  • 5篇近代史研究
  • 4篇历史研究
  • 3篇安徽史学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复旦学报(社...
  • 3篇江淮文史
  • 3篇史林
  • 2篇中共党史研究
  • 2篇晋阳学刊
  • 2篇安徽大学学报...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学术月刊
  • 1篇世界历史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上海青年管理...
  • 1篇复旦国际关系...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方的博弈:余日章、蒋梦麟与华盛顿会议被引量:2
2011年
余日章与蒋梦麟以"国民外交代表"身份参加华盛顿会议,是特定背景下多方政治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北京政府希望借助余、蒋为其外交政策辩护,以获得公众舆论的支持。在华盛顿会议后期,蒋梦麟等人发回国内的电报演变成鲁案在京直接交涉的"谣传",而广州政府和直系军阀吴佩孚则利用"谣传"攻击梁士诒内阁,将外交危机的祸水引向政敌,体现了政治利益高于外交利益的民国政治原则。然而,余日章和蒋梦麟作为城市资产阶级推出的国民外交代表参与华盛顿会议,仍有其政治象征意义:中国城市资产阶级利用五四运动以后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时代环境,趁华盛顿会议召开之机,以"国民外交"的名义进行一次广泛的政治动员,从而把中国的"国民运动"推向高潮,给陈腐的中国政治带来新气象。
马建标
北洋政府时期社会舆论中的外交系被引量:3
2005年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以后,王正廷、顾维钧、王宠惠等人纷纷回国入主北京内阁,而且一度左右北京政坛。时论对他们参与内政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党派之争又使他们的身份复杂化,要客观地评价他们,既要注意其自身的因素,也要兼顾到当时的社会舆论。
马建标
关键词:公众舆论
秩序的崩溃:193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跨国史论坛综述
2023年
2022年9月17日,秩序的崩溃:1930年代的中国与世界跨国史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20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近60位学者参会。本次论坛的主题设置旨在打通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的边界,与会学者立足跨国史视角,探讨中外在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医疗卫生.
马建标陆祯严
关键词:世界史研究主题设置中国史历史学系
“盐湖城海鸥”:海伦·斯诺与中国70后的“集体记忆”
2016年
海伦·斯诺出生于美国犹他州的摩门教家庭。尽管海伦·斯诺在来到中国之后,有意地淡化她的摩门教背景,但这不意味着摩门教文化对海伦·斯诺的人生观没有造成影响。正是摩门教的勇敢、无畏的探险精神促使海伦·斯诺及其丈夫埃德加·斯诺成为最早抵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对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袖进行深入采访的美国记者。随着斯诺夫妇的《西行漫记》和《续西行漫记》在中英文世界的出版,中国共产党革命政权开始在国际社会呈现比较正面的形象。因此,海伦·斯诺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美恢复邦交的背景下,海伦·斯诺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交往作为一种历史记忆被重新发掘。在此背景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中学英语教材收入了《盐湖城海鸥》这篇文章,以此纪念海伦·斯诺的故乡——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由于这是全国统编教材,前后历时20年,故而《盐湖城海鸥》这篇英语课文深刻塑造了70后的集体记忆,并成为70后集体记忆的象征。
马建标
关键词:摩门教海伦·斯诺集体记忆
五四时期的民族情感与反日运动的展开被引量:2
2019年
五四时期反日运动在北京、天津、济南、上海、武汉等重要城市的开展,与所在城市的教育会、学生会、省议会以及基督教青年会等社团的支持有密切关系。各地“学生烈士追悼会”的举办大体上是由绅、商、学界的领袖人物发起的,追悼会承担了塑造反日“民族英雄”的宣传功能,并经由报纸的传播,构建起一个以“反日爱国”为主旨、地方与全国互动的“民族情感共同体”。青年学生充当各地抵制日货的急先锋,利用民族主义情感动员商界抵制日货,却漠视了民族救亡与商界利益的内在冲突,由此决定当时的反日运动只能是暂时的行为。
马建标
关键词:追悼会
从“历史知识”到“历史记忆”:一战时期中国民族精英如何发挥历史的救亡功能被引量:1
2019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刚刚经历从帝制向共和制的转型,中国人现代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观念也在萌生和形成过程中。晚清的疆域变成中国公众所熟悉的国家领土主权知识,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比如,在当时的教科书中有关晚清以降中国领土主权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呈现出来的?从事这些教科书编纂工作的民族精英们,又是如何处理晚清的疆域知识与民国所继承的现有领土边界的历史关系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一战时期的中外关系中,日本对于中国国家主权的侵犯及在此后民族记忆的塑造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所以在一战前后,我国教科书中有关日本侵华的“历史知识”的比重突然增大,成为塑造中国近代国家记忆的一个重要凭借。换言之,对清末民初的中国而言,日本的敌国形象恰如一面近代民族国家的镜子,从中反映出中国民族精英的危机感和塑造民族国家认同的急切心理。
马建标
关键词:民族精英民族记忆现代民族国家历史记忆民族国家认同
从“臣民”到“国民”:清末民初袁世凯的身份认同被引量:2
2018年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还是一场涉及人们的时间观念、服饰发型等日常习俗的文化变革。辛亥革命对帝制时代身份等级制度的解构,引发时人的文化认同危机:"我过去是谁","我现在是谁"和"我将来是谁"。以袁世凯为例,他虽然在辛亥革命前后表面上完成了从"臣民"到"国民"的身份转变,但他内心深处一直处于文化认同危机的状态。在更广阔的国家和文化认同层面,袁世凯在民国初年的身份选择,不仅是他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还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以来日益凸显的文化认同问题。
马建标
关键词:袁世凯文化认同臣民民族主义
报界与现代中国“国民意志”的表达被引量:2
2021年
"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较二十二年前已有显著的发展,热切的渴望自主和领土的完整,不仅反对日本侵略山东,也同样反对英国的力量侵入西藏,苏俄的武装侵占库伦。"这句话出自美国驻华公使舒尔曼(Jacob G. Schurman) 1921年12月3日发给美国国务院的中国国情报告。;舒尔曼对中国的评论源于他在中国的亲身体验,也是其深思熟虑后的经验总结。在三个月前的9月5日,舒尔曼作为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到北京外交部进行礼节性拜访,当日他与北京政府外交总长颜惠庆进行首度会晤。在会谈中,舒尔曼对颜惠庆不无感慨地说道:"鄙人一路所受优待,莫名感激。鄙人曾于二十二年前游历贵国,此次目睹贵国情形,改革甚大。"颜惠庆回答说:"不独外观颇有改革,即人民之心理,亦完全变化。";所谓中国人民心理的"完全变化",就是舒尔曼事后给美国国务院报告中总结的那句话: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较二十二年前已有显著的发展。
马建标
关键词:美国国务院舒尔曼亲身体验
近代外交的“通信变革”——清末民初国际宣传政策形成之考察被引量:2
2013年
清末民初的国际宣传活动得益于两个历史条件:其一是晚清时期所形成的国际电信网络,这促使中国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时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观念。其二是民初出现了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外交决策群体。北京政府在一战之后已经把国际宣传政策提上议事日程,并在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上推行积极的宣传计划。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国际宣传效果非常有限,但由此折射出来的国家认同意识却是引领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的精神动力。
马建标林曦
关键词:电信网络
国家之敌:1918年的反对中日军事结盟运动被引量:1
2017年
1918年春,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第三次出任国务总理,随之与总统冯国璋发生冲突,引发新的"府院之争"。在外交上,段祺瑞政府奉行亲日政策,与日本进行秘密的军事结盟活动。段祺瑞的亲日政策旨在巩固皖系军阀的势力,却有损于中国的国家利益。冯国璋担心皖系的强大会削弱直系的力量,故而他将段祺瑞政府正在进行的中日军事结盟秘密谈判"泄露"出去,立即引发学生界领导的反日运动。此次反日运动表明,学生界已经充分意识到日本是中国的"国家之敌"。而段祺瑞政府则继续奉行亲日政策,与学生界的反日立场针锋相对。此次反日运动虽然昙花一现,却为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在思想、组织和舆论上进行了良好的预备,堪称五四运动的前奏。
马建标
关键词:段祺瑞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