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峡 作品数:28 被引量:115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对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11.1%(42/378),二次手术清除血肿者27例,保守治疗7例,放弃治疗2例。预后良好率61.2%(26/42),预后不良率38.8%(16/42)。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预后不良率很高,术后高血压是主要因素。治疗的关键是针对术后再出血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马国峡关键词:脑出血 高血压 手术 再出血 腰椎管内肿瘤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腰椎管内肿瘤误诊原因,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收治的早期误诊后经病理证实的24例腰椎管内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及诊治过程。结果腰椎管内肿瘤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症状,易误诊误治。结论掌握腰椎管内肿瘤特点,详细询问病史,细致体检,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减少误诊。 马国峡 石东付 冯姝兵 刘丽婷关键词:椎管内肿瘤 误诊分析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128例,其中65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63例行常规骨瓣血肿清除术(骨瓣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GCS评分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骨瓣组(P<0.05),小骨窗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骨瓣组,术后并发症低于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GCS评分在9~12分的患者术后1个月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组病死率15.9%,病死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发现,骨瓣组患者总有效率42.9%,小骨窗组患者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好、死亡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王建飞 马国峡 石东付 卢国奇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老年 小骨窗开颅 骨瓣开颅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常规行开颅手术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后,随机分为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组(研究组)和腰椎穿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29例,治疗4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58.6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平均头痛缓解时间及脑梗死、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引流加尼莫地平静脉泵入治疗动脉瘤性SAH,其疗效优于腰椎穿刺治疗。 袁军辉 冀军玲 马国峡 卢榜良 石东付 卢国奇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引流 脊椎穿刺 尼莫地平 以不规则空间内三角形面积数字模拟计算翼点入路上抬额叶及磨除蝶骨嵴时的显露面积 2008年 背景:翼点入路不可避免会出现"骨檐效应",即蝶骨嵴对外侧裂颅底端的显露遮掩,目前都是凭经验磨除蝶骨嵴和抬高额叶来消除这一效应。目的:观察翼点入路上抬额叶高度不同及磨除蝶骨嵴对鞍区显露面积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02在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材料:成人头颅湿性标本6具,动脉用混有红色颜料的乳胶灌注,静脉用混有蓝色颜料的乳胶灌注。方法:6具成人头颅湿性标本模拟典型的翼点入路,在磨除蝶骨嵴外1/3,2/3及全部这3种情况下,测量额叶分别上抬0.5,1.0,1.5cm时,下鞍区手术间隙Ⅰ~Ⅳ的显露面积。主要观察指标:额叶抬起0.5,1.0,1.5cm及蝶骨嵴磨除外1/3,2/3及全部时鞍区显露面积。结果:磨除蝶骨嵴外1/3,2/3及全部3种情况下,鞍区显露面积均表现为额叶抬起1.5cm>1.0cm>0.5cm,各组间显露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额叶抬起同一高度,磨除蝶骨嵴外1/3,2/3及全部显露面积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于鞍区手术,翼点入路的上抬额叶可以显著影响鞍区手术显露;磨除蝶骨嵴外1/3能消除骨檐效应对鞍区手术显露的影响。 王建飞 马国峡 潘亚文关键词:鞍区 翼点入路 额叶 蝶骨嵴 超早期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d内复查头颅CT,血肿完全清除73例,>70%102例,50%~70%6例,术后血肿增加15例。存活175例,死亡21例,放弃治疗5例。术后随访6个月,166例生存者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ialyliving,ADL)分级,ADLⅠ46例,ADLⅡ53例,ADLⅢ43例,ADLⅣ19例,ADLⅤ5例。结论超早期钻孔引流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袁军辉 冀军玲 马国峡 卢榜良 石东付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近5年来显微镜下手术切除的63例幕上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分析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术中肿瘤全切除46例,占73.02%,次全切或大部分切除17例,占26.98%;出院时恢复良好42例,好转19例,偏瘫、失语9例,无一例死亡。63例经随访1~5年,39例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能自理,24例(14例为大部切除患者)复发,其中8例再次手术,死亡4例(非手术死亡),6例(均为大部切除患者)拒绝再次手术,死亡5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脑胶质瘤,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以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马国峡关键词: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重症脑室出血33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石东付 卢国奇 李真慧 马国峡关键词:重症脑出血 脑室外引流 尿激酶 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易感因素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我科1114例颅脑手术后39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开放性颅脑损伤手术13例(33.3%),闭合性颅脑损伤手术5例(12.8%),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5例(12.8%),幕上颅内肿瘤切除术3例(7.7%),幕下颅内肿瘤切除术4例(10.4%),脑室腹腔分流术5例(12.8%),脑脓肿摘除术2例(5.1%),颅骨修补术2例(5.1%)。术后留置引流管26例,脑脊液切口漏12例,切口下积液9例,脑室外引流3例,手术时间>4小时23例。结论:颅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脑脊液耳鼻和切口漏、术中所置引流管和脑室外引流管、手术时间过长、激素的术前应用的等有关。致病菌以肺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大多数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青霉素耐药。 马国峡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颅内感染 易感因素 耐药性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23例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价值。方法 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的 2 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2 3例 ,随访 1~ 3年 ,8例恢复轻体力劳动 ,10例生活自理 ,重残 3例 ,植物生存 1例 ,死亡 1例。 石东付 马国峡 卢国奇 袁军辉关键词:颅脑损伤 脑积水 分流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