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春
- 作品数:2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公意”视阈下的“中国梦”被引量:1
- 2015年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主权者"拥有建立在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关系到共同生存及公共幸福的"公意"。"中国梦"属于一种"公意"。今天的"中国梦"是以现代梦和复兴梦为基础的人民幸福梦,它的提出时间切合了"公意"的一种表现——法律提出的时间规律;"公意"与"众意"不同,"中国梦"不是某个政党梦、政府梦,也不是所有"我的梦"的集合,它的基础是公共利益;"公意"的实现没有统一模式,需要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个人的力量的结合,公共权威促进这种力量的结合,中国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要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要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
- 马喜春于伟峰
- 关键词:社会契约论中国梦公意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价值被引量:3
- 2008年
- 加强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从文化价值来说,有助于当代和未来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创新;从精神塑造和道德价值来说,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树立正确而高尚的荣辱观;从现实社会应用价值来说,有助于抑制和消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产生的文化危机、道德失范和价值观的混乱,形成良好有序的道德局面;从生活价值来说,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增添人生情趣;从发展动力价值来说,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 于伟峰孙素梅王丽马喜春
-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天津市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认同度和对传统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存在深度浅、范围小的问题;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基本不存在校际差异;文理科学生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存在差异。
- 于伟峰商植桐齐景爱王丽马喜春
-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朱德荣辱观初探
- 2009年
- 朱德的荣辱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优秀的革命道德,并且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道德判断标准。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是朱德荣辱观的核心;艰苦奋斗是朱德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团结友爱、实事求是、注重科学技术、遵守纪律是朱德荣辱观的重要内容;英勇奋斗是朱德荣辱观的突出内容;谦虚谨慎是朱德荣辱观的一个基本点。
- 马喜春于伟峰
- 关键词:荣辱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友爱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被引量:1
- 2008年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重视其现实应用价值,就必须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情操和道德人格的人,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培养起学生的重德意识、责任意识、团结互助意识、诚信意识、自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成才、成功,才能有益于家庭和社会。
- 于伟峰王鑫王丽马喜春
-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
- 试论树立和弘扬正确高尚的荣辱观与坚持党的先进性
- 2007年
- 树立和弘扬正确高尚的荣辱观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正确高尚的荣辱观的过程;要明确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 于伟峰商植桐马喜春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 邓小平荣辱观初探
- 2007年
- 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荣辱观,把知荣明耻放在树立荣辱观的首位,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逻辑起点;崇尚教育和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尊重劳动,这是邓小平荣辱观的突出内容;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强调“义”对“利”的反作用,并由此出发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主张积极推进社会道德建设,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鲜明时代特色;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是邓小平荣辱观始终强调的一个基本点;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始终是邓小平荣辱观的核心。
- 于伟峰马喜春
- 关键词:邓小平荣辱观人格
- 高校德育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河北省高校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高校师生对高校德育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高校德育课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不够明确,导致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效果欠佳;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相关知识储备和研究较少,导致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不足;高校德育课堂功利化倾向与生命教育格格不入;高校德育课堂教学缺失个别关怀影响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因而要挖掘高校德育课程的独特资源渗透生命教育;全面提升高校德育教师生命教育的素养;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模式;注重人文关怀。
- 马喜春于伟峰张全雷
- 关键词:生命教育
- 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的对策分析——以天津市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提高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需要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积极引导;重视和加强文化传播载体建设;选择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基于文理科学生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 于伟峰王丽齐景爱商植桐马喜春
-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 试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的理论贡献被引量:1
- 2007年
- 知荣明耻,邓小平构建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逻辑起点;正本清源,把被颠倒了的荣辱观念重新澄清过来,把没有搞清楚的荣辱观念重新搞清楚,还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本来的面目,这是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一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把处理义利关系作为荣辱观的基础,关注人格和尊严,并由此生发出重视国格和民族尊严这个基本点,邓小平在新时期赋予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鲜明的时代特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邓小平明确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核心。
- 于伟峰商植桐马喜春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