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槎
- 作品数:17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绍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回归方程探讨男性生化指标与血流变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本文对男性成年人中常见的生化指标与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分析 ,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异常生化指标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 ,粘度计测定血流变指标 ,微量毛细管测定红细胞压积 (HCT)。结果 根据 174例男性人群血液中 2 8项生化指标与 11项血流变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 ,推算它们的关系。结论 血液流变学结果受多种异常生化指标的影响。
- 周国忠安桂仙茅国锋崔可欣杨国灿邱霞娟马先槎章绣天
- 关键词:生化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
- 正常甲状腺功能性病态综合征与肝硬化的关系及预后的探讨被引量:1
- 1997年
- 肝硬化易并发正常甲状腺功能性病态综合征(ESS)。对37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T3、T4、rT3等甲状腺素变化的监测,ESS发生率89.2%。经治疗后它们之间的变化及T3/rT4和T4/rT3的比值关系,可以估计疾病程度轻重及预后情况,结果表明地T3/rT3和T4/rT3的比值分别低于0.5和100,预示疾病危重,后果险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反之,表示疾病较轻,预后好,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 马先槎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预后肝硬变并发症
- (高)三尖杉酯碱的新用途
- 1991年
- (高)三尖杉酯碱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随着人们对该药研究的深入,近年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现将其新用途情况作一简介.一、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吕氏治疗2例均获完全缓解(CR).方法是三尖杉酯碱(Har)2~4mg/d,稀释后静滴,每日一次,连续或间歇使用,直至血红蛋白降至正常,达缓解的中数时间为60天,中数用药时间为34天,平均用药量为98mg(32~193mg).随访11例,7例无复发,复发的4例中2例重复用药,1例伍用马利兰,又获CR.单氏治疗13例(初治5例,复治8例),结果9例(69.2%)获近期疗效.作者认为与传统的治疗药物(马利兰、^(32)P,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和苯丙酸氮芥等)相比,本方法具有疗效好,起效快、缓解时间长,复发少,副作用轻及未发现有致急性白血病等优点.
- 刘忠民马先槎
- 关键词:抗癌药三尖杉酯碱
- 绍兴社区人群脂肪肝与肝功能指标关系的调查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脂肪肝 (fattyliver)的肝功能损害程度 ,探索预防措施。方法 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社区人群2 73 8人行B超检查 ,发现脂肪肝患者作肝功能测定 ,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 2 73 8人中有 461人患有脂肪肝占 16 84% ,其肝功能结果 :谷丙转氨酶 (ALT)、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谷氨酰转肽酶 (GGT)异常明显。白球比 (A/G)、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 (ALP)异常不显著。结论 脂肪肝患者多有肝功能损害 ,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病程发展缓慢 ,预后良好。
- 马先槎王燕萍胡良英
- 关键词:脂肪肝肝功能损害
-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P,CD63对预测血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探讨活化血小板标志物CD6 2P ,CD6 3的阳性表达率 ,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和血栓形成倾向 ,以及防治血栓的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测定 5 0例正常人群 (对照组 )、80例有血栓倾向患者及其中 30例治疗后外周血CD6 2P ,CD6 3的阳性表达率。结果 :疾病组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 <0 .0 0 1,P <0 .0 0 1) ;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P <0 .0 0 1) ;治疗后的CD6 2P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4 17) ,而CD6 3的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血栓倾向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是导致血栓的重要原因 ;抵克力得能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FCM是测定血小板活化既准确又可靠的方法。
- 胡玉卿赵洁詹建刚马先槎
- 关键词:血栓性疾病CD62PCD63流式细胞术
- 季节性应用雷尼替丁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86例报告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 ( PU)易复发的季节性 ,观察雷尼替丁 ( RD)对 PU的预防效果。 2方法 预防组 86例 ,在每年 3月、10月分别用 RD片 0 .3g,连续于临睡前顿服半个月 ,再用 0 .15 g维持 1个月。对照组 82例同期服用安慰剂谷维素片 10 mg,3次 /d。3结果 经过 3年预防用药后 ,胃镜复查 ,结果预防组复发率为 2 2 .1% ;对照组复发率 79.3% ,两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 P<0 .0 1) ,3年内 PU复发部位十二脂肠球部溃疡 ( DU)明显多于胃溃疡 ( GU)和复合性溃疡 ( CU)。 4结论 RD的季节性应用对预防 PU复发是有效、安全、方便和价廉的。
- 马先槎钱宝达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雷尼替丁服法复发
- 幽门螺杆菌与胃窦粘膜肠化生的关系被引量:5
- 1996年
- 幽门螺杆菌与胃窦粘膜肠化生的关系厉有名马先槎许德兴任国平吴炳权王二龙朱艮慧目前,多数人认为胃粘膜肠化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但有关肠化生与Hp的关系报道甚少。本文通过胃窦部粘膜活检的组织学研究,对此加以探讨。一、材料和方法1995年1月~12月在我院胃镜...
- 厉有名马先槎许德兴任国平吴炳权吴炳权王二龙
- 关键词:胃肿瘤胃窦粘膜肠化生幽门螺杆菌
- ESS与肝硬变的关系
- 1996年
- ESS与肝硬变的关系马先槎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内科312000主题词肝硬化/并发症功能正常甲状腺病综合征/并发症Subjectheadingslivercirrhosis/complicationeuthyvoidsicksyndvomes/com...
- 马先槎
- 关键词:肝硬变病态综合征并发症
- 血液流变正常参考值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1年
- 经严格挑选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健康人902名(男495,女407),以微量毛细管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将男性分60岁以上和20~59岁、女性50岁以上和20~49岁各为一组,将HCT按以上性别年龄组分别统一在 M ±2S范围内(男性 35%~ 48%和 37%~ 49%;女性 30%~ 42%和 32%~43%)选定血液流变学正常值研究对象731名(男387名,女344名),测定血液粘度。结果表明,除血浆粘度男女间无显著差异,其它参数男性显著地高于女性,男性全血粘度与HCF同步,50~58岁组开始下降,60岁以上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均非常明显地低于其它各年龄组。女性全血粘度各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全血还原粘度50~59岁和60岁以上组显著地高于其它年龄组。该值与仪器随带的参考值比较259例高粘血症重点对象的全血粘度升高检出率,前者显著地高于后者。该正常参考值适合南方地区临床实际和应用。并首次报道了将HCT按不同年龄、性别统一在M ± 2S范围内选定血流变正常值研究对象及正常值的临床应用效果。
- 安桂仙周国忠茅国锋崔可欣杨国灿邱霞娟马先槎章绣天黄定先沈海鹰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正常参考值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
- 28项生化指标与血液流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关系 ,有助于临床医生分析异常的生化指标与血液参数的关系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日本岛津CL - 72 0 0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普利生LBY-N6A旋转式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指标、微量毛细管法测红细胞压积 (HCT) ,研究了 381例体检人群血液中 2 8项生化指标与 11项血流变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ALT、TP、ALB、GLOB、UA、TCH、APOB、B AI、A G、LDH、TG、CREA、Ca、P、GLU15项生化指标与 11项血液变参数间呈显著的直线相关 (P <0 .0 5~ 0 0 0 1) ,男女有别 ,其中男性仅为前 8项呈直线正相关 ;而女性为 15项 ,其中有多项生化指标与红细胞变形指数及A G与多项血流变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男女的共同点是 :ALT、ALB、TP、GLOB与全血粘度和还原粘度、TP与血浆粘度、ALB与HCT均呈显著的直线正相关。提示血流变参数结果受多种异常生化指标影响 ,本研究仅发现了这些生化指标与血流变参数的相关性。
- 安桂仙周国忠茅国锋崔可欣杨国灿邱霞娟马先槎章绣天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生化指标